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宁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机床
  • 2篇旋压
  • 2篇旋压机
  • 2篇旋压机床
  • 2篇压机
  • 2篇数控
  • 2篇同步控制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喷涂
  • 1篇电火花
  • 1篇电火花加工
  • 1篇电机
  • 1篇电机驱动
  • 1篇乙烯
  • 1篇疏水
  • 1篇疏水性
  • 1篇数控编程
  • 1篇数控机
  • 1篇数控机床
  • 1篇双电机

机构

  • 5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济南黄河河务...

作者

  • 5篇王宁
  • 3篇辛世界
  • 2篇郭超
  • 2篇张玉萍
  • 2篇李丽
  • 1篇邵杰

传媒

  • 2篇机床与液压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表面技术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强力旋压机床自动编程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3D65CNC强力旋压机床的轴分布具有不同于一般数控机床轴系统的结构特点。基于AutoCAD 2010的平台,结合Sinumerik840D数控系统的功能,采用VB和Visual LISP等二次开发工具,开发一套由零件二维轮廓图生成NC代码的数控编程系统,以提高复杂旋压零件加工时的编程效率和准确性。
王宁辛世界
关键词:旋压机床二次开发AUTOCAD数控编程
旋压机床同步伺服进给控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同步控制在机电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强力数控旋压机床的同步控制问题,研究了双电机驱动同步控制系统。对伺服进给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选用了一般主从控制方式和偏差耦合控制方式,并从转速同步和转矩均衡两方面对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安装调试结果表明:此控制方案具有响应速度快、动态过程同步误差小的优点,不仅满足了高精度同步控制的要求,也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安全系数。
张玉萍辛世界郭超王宁
关键词:双电机驱动同步控制伺服进给
西门子840D龙门轴功能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同步控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840D的龙门轴功能为例,介绍了龙门轴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文中详细描述了龙门轴的定义,回参考点的方法以及如何完成同步过程。使用龙门轴功能来实现同步运动,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张玉萍辛世界郭超王宁
关键词:同步控制数控机床
超声辅助混粉电火花加工7Cr13Mo钢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利用超声辅助混粉电火花加工(Ultrasonic-assisted Powder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US-PMEDM)对7Cr13Mo钢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方法用US-PMEDM和传统电火花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DM)对7Cr13Mo钢分别进行表面改性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表面的表面形貌和重凝层进行分析,用TR200粗糙度测量仪和FM800型显微硬度仪分别测量加工试样的粗糙度和表面硬度。结果和常规电火花加工相比,US-PMEDM加工表面更加平整,裂纹减少。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放电凹坑变得大而浅,当脉冲宽度增加到120μs时,裂纹数量增加。随着峰值电流的增加,US-PMEDM重凝层的连续均匀性变差,但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重凝层更加致密、均匀,与基体结合良好,厚度增加到10.30μm以上。US-PMEDM加工表面粗糙度随脉冲宽度和峰值电流的增加均增加,与电火花加工相比,相同放电参数下,其表面粗糙度降低,最大降低40%左右。随着峰值电流的增加,US-PMEDM的显微硬度增加,随脉冲宽度的增加,其显微硬度先增加后降低。与电火花加工相比,US-PMEDM的显微硬度提高约50%。结论用超声辅助混粉电火花复合加工改善了放电环境,使表面质量和表面硬度均得到提高。
张威李丽邵杰王宁任建华刘宪福
关键词:表面粗糙度表面改性
聚四氟乙烯/Al_(2)O_(3)-13%TiO_(2)复合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首先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工艺在N80钢基体上制备Al_(2)O_(3)–13%TiO_(2)(AT13)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不同功率下所得涂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然后在AT13涂层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涂层的水接触角及耐蚀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的AT13涂层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40 kW和44 kW功率下喷涂的AT13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分别为4.210μm和3.992μm,孔隙率分别为7.673%和4.295%,水接触角分别为30.2°和47.9°,对应的PTFE/AT13复合涂层的水接触角为130.0°和139.1°。与AT13涂层相比,PTFE/AT13复合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表现出更优的耐蚀性。
王宁李丽孙绪民蒋盟张威刘宪福
关键词:管线钢大气等离子喷涂聚四氟乙烯疏水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