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爱民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
  • 2篇川崎
  • 2篇川崎病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常规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血小板减少综...
  • 1篇亚群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指标
  • 1篇乳房
  • 1篇乳房假体
  • 1篇神经功能

机构

  • 7篇长江大学
  • 3篇荆州市中心医...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荆门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李爱民
  • 3篇李爱民
  • 3篇付强
  • 3篇付强
  • 2篇余孔贵
  • 2篇封其华
  • 1篇张娟
  • 1篇郑美娟
  • 1篇唐临飞
  • 1篇黄华丽
  • 1篇董洁
  • 1篇艾建华
  • 1篇张克难
  • 1篇贺文涛

传媒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共刺激分子CD40在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患儿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40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5例EG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和15例健康对照儿童的外周血CD 40表达及淋巴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4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急性期EG患儿外周血CD40、CD3^+、CD4^+、CD4^+/CD 8^+、CD19^+CD 23^+表达,血清IL-4水平和EOS计数均高于缓解期EG患儿和对照组,CD8^+低于缓解期EG患儿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EG患儿和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EG患儿外周血CD40的表达与CD4^+,IL-4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CD 40可能参与了EG的发病。CD 40介导CD 4^+T细胞分泌IL-4增多,导致EOS异常增多可能是EG的发病机制之一。
付强付强封其华余孔贵唐临飞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流式细胞术儿童
隆乳术后并发症49例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隆乳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提高隆乳术效果和安全性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隆乳术后并发症4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9例全部治愈,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手术操作规范,选择高质量乳房假体是减少隆乳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张克难艾建华李爱民董洁
关键词:隆乳术乳房假体并发症
苇茎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疗效及对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苇茎汤加味在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来我院就诊百日咳综合征患儿11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苇茎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公斤潮气量(VT/kg)、呼吸频率(RR)、吸呼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白细胞计数(WBC)、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M),记录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每天痉咳次数、每天痉咳时间、痰鸣分别为(0.25±0.06)分、(0.23±0.07)分,(0.27±0.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69±0.15)分、(0.58±0.13)分、(0.48±0.11)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T/kg、TI/TE、TPTEF/TE、VPEF/VE水平分别为(8.94±1.85)ml/kg、(0.84±0.23)%、(38.72±7.45)%、(36.14±6.28)%,均高于对照组的(7.04±1.38)ml/kg、(0.76±0.18)%、(35.85±6.12)%、(32.05±6.39)%(P<0.05),观察组的RR为(25.13±4.36)次/min,低于对照组的(27.25±4.69)次/min(P<0.05);观察组WBC水平为(12.36±1.45)×10^(3)/L,低于对照组的(17.29±1.54)×10/L(P<0.05),观察组IgG、IgM水平分别为(7.62±1.41)g/L、(1.57±0.27)g/L,高于对照组的(6.21±1.12)g/L、(1.21±0.26)g/L(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1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苇茎汤加味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疗效好,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潮气呼吸肺功能、机体炎症水平,并增强患儿免疫力。
路芳李爱民许姗姗
关键词:百日咳综合征儿童
糖皮质激素对静脉丙种球蛋白非敏感性川崎病患儿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背景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副交感神经功能降低,目前主要使用阿司匹林及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治疗无效者需加用糖皮质激素,但传统观点认为糖皮质激素可改变迷走神经兴奋性,并促进血液凝固,增加冠状动脉瘤形成风险,不建议早期应用。对于早期具有IVIG耐药征象的患儿如果不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目前关于糖皮质激素对KD患儿自动神经功能变化的影响尚无报道。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对IVIG非敏感性急性KD患儿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1-01至2019-06-30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期KD患儿40例,按有无合并冠状动脉损害(CAL)分为合并CAL组(14例)和不伴CAL组(26例),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5例为对照组。观察3组儿童24 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全程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节段平均心搏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心搏间期差值>50 ms个数百分比(pNN50)、全程相邻心搏间期差值均方根值(RMSSD),并观察IVIG非敏感性KD患儿在应用甲泼尼龙治疗前及甲泼尼龙治疗后体温稳定48 h时24 h动态心电图HRV变化。结果对照组、不伴CAL组、合并CAL组SDAN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伴CAL组、合并CAL组SDNN、pNN50、RMS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CAL组、不伴CAL组SDNN、pNN50、RMSSD较对照组均降低,合并CAL组SDNN、pNN50、RMSSD较不伴CAL组均降低(P<0.05)。共有6例IVIG非敏感性KD患儿,且均合并CAL。IVIG非敏感性KD患儿加用甲泼尼龙治疗后体温稳定48 h时SDNN、SDANN、pNN50、RMSSD与加用甲泼尼龙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KD患儿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可能与冠状动脉扩张有关。糖皮质激素对IVIG非敏感性KD自主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
付强付强黄华丽
关键词:自主神经功能冠状动脉损害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迷走神经
417例川崎病患儿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总结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对2011-2016年在荆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417例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三组:A组(2011-2012年) 70例,B组(2013-2014年)139例,C组(2015-2016年) 208例,比较三组K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变化情况。结果:KD患儿的入院构成比从2011年的3.18/10 000上升至2016年7.86/10 000,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0~1岁组49例(11.8%),>1~2组岁173例(41.6%),>2~5岁组170例(40.7%),>5~14岁组25例(5.9%)。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率31.2%。不完全KD(IKD)早期易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脓毒症、呼吸道感染等导致KD延迟诊断。IVIG耐受组KD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可较快退热,缓解病情。结论:2011-2016年荆州市中心医院KD患儿的入院构成比呈逐渐增高的趋势,1~5岁为高发年龄,CAL发生率明显增高,IKD早期易误诊为其他疾病。GC对IVIG耐受KD患儿治疗有效。
付强付强封其华余孔贵李爱民
关键词:川崎病儿童
瘦素、瘦素受体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瘦素(LEP)及瘦素受体(LEPR)水平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LEP基因rs2167270、LEPR基因rs1137100多态性与川崎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3例汉族川崎病患儿为实验组,年龄6个月~5岁;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3例汉族儿童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分析各组LEP基因rs2167270、LEPR基因rs1137100多态性。结果实验组中发热53例(100.0%),皮疹40例(75.5%),非化脓性眼结合膜充血48例(90.6%),口腔黏膜充血29例(54.7%),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46例(86.8%),手足硬肿32例(60.4%),指趾端脱皮20例(37.7%),肛周脱皮14例(26.4%),冠状动脉扩张4例(7.5%)。实验组LEP水平为(0.290±0.055)ng/ml,高于对照组的(0.209±0.03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LEPR水平为(10.951±2.530)ng/ml,高于对照组的(7.238±1.78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P基因rs2167270位点的多态性表现为G突变为A,基因型为AA、GA、GG。LEPR基因rs1137100位点多态性表现为A突变为G,基因型为AA、AG、GG。实验组LEP基因rs2167270位点GG、GA、AA基因型分布分别为32、18、3例;对照组分别为34、7、12例。两组LEP基因rs2167270位点GG、GA、AA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EPR基因rs1137100位点AA、AG、GG基因型分布及A、G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P、LEPR水平可能有助于监测川崎病病程;LEP基因rs2167270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有关,携带AA基因型可能使川崎病发病率降低,而GA基因型可能使川崎病发病率增高;LEPR基因rs1137100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无关。
晏敏亮张娟叶晓敏李爱民
关键词:川崎病瘦素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儿童
细胞因子及炎症指标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与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与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入院时细胞因子、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水平的差异,为两者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SFTS患者34例(A组)、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9例(B组)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入院时炎症指标水平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结果:①A组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明显低于B组(P<0.05);A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B组(P<0.05),且2组PLT均低于正常范围;B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A组(P<0.05)。②B组PCT、CRP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A组PCT仅个别病例升高;B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均明显高于A组(P<0.05);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均升高,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LYM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ROC曲线分析显示,SFTS患者WBC、NEUT、PCT、CRP、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结论:在SFTS与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初期,患者血液中PCT、CRP、WBC、NEUT、PLT、NLR、RDW、FIB水平存在差异,且WBC、NEUT、PCT、CRP、NLR对两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贺文涛贺文涛郑美娟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细胞因子血常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