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祥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6篇摩擦材料
  • 3篇热压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设计
  • 2篇填料
  • 2篇热变形
  • 2篇热压缩
  • 2篇热压缩变形
  • 2篇响应面
  • 2篇响应面法
  • 2篇接触面
  • 2篇控温装置
  • 2篇挤压筒
  • 2篇挤压轴
  • 2篇加工图
  • 2篇保温
  • 2篇保温系统
  • 2篇20CRMN...
  • 2篇高性能
  • 1篇动态再结晶

机构

  • 12篇贵州大学
  • 7篇贵州省材料结...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徐祥
  • 9篇杨明
  • 6篇梁益龙
  • 5篇张世伟
  • 4篇杨明
  • 2篇胡浩
  • 2篇姜云

传媒

  • 4篇材料导报
  • 2篇钢铁
  • 1篇玻璃钢/复合...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填料对高摩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干法热压成型工艺制备高摩复合材料,研究了基体材料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CPR)与丁晴橡胶(NR)的质量比和新型高性能填料(主要成分为石墨粉Al2O3、MoS2、Fe粉)含量对高摩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高摩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摩擦表面形貌、磨屑进行观察和分析,借助EDS测定摩擦表面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PR与NR质量比的增加,高摩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结合性能大幅提高,且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当高性能填料含量较低时,磨损表面出现大量连续的真实接触面,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当高性能填料含量较高时,真实接触面积减少,磨损表面剥落严重,并出现较多的裂纹,其主要磨损形式转变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随着高性能填料含量的增加,摩擦表面的元素从均匀分布逐渐转变为局部富集,磨粒的尺寸逐渐变大。
龚乾江徐祥杨明
关键词:复合材料
响应面法对一种新型摩擦材料的性能优化及其磨损机理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响应面法结合Design-Expert软件对一种有机高摩擦复合材料进行研究,在MMS-2A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材料的摩擦性能,并建立制备工艺参数与摩擦因数、比磨损率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二次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性可达91.97%与87.85%,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热压工艺中成型温度与成型时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通过金相显微镜、SEM、3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洛氏硬度计等对磨损表面进行形貌观察和磨损机理分析,发现成型压力、成型温度与成型时间影响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致使摩擦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摩擦磨损特性。由响应面法结合磨损机理分析得到该材料制备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成型压力19~25MPa,成型温度165~174℃,成型时间18~22min。
徐祥杨明杨明张世伟梁益龙
关键词:响应面法摩擦材料
一种有机复合摩擦材料的可控温在线热压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复合摩擦材料的可控温在线热压成型装置,所述的复合材料制备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双向挤压系统,一部分为在线加热保温系统。该系统的主要装置如下:双向挤压轴、挤压筒、挤压模座、热电偶、加热线圈、保...
杨明梁益龙胡浩徐祥
文献传递
一种有机复合摩擦材料的可控温在线热压成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复合摩擦材料的可控温在线热压成型系统,所述的复合材料制备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双向挤压系统,一部分为在线加热保温系统。该系统的主要装置如下:双向挤压轴、挤压筒、挤压模座、热电偶、加热线圈、保温耐...
杨明梁益龙胡浩徐祥
文献传递
20CrMnTiH钢唯象本构模型及动态再结晶行为被引量:10
2017年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20CrMnTiH钢进行了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钢在变形温度为850~1 1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高温热变形行为,运用数学回归方法和热力学不可逆原理,建立了20CrMnTiH钢应变补偿的唯象本构方程和动态再结晶模型,并对该应变补偿的唯象本构模型进行了有效验证。在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中,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20CrMnTiH钢的流变应力影响显著,表现出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和负的温度敏感性;由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流变应力值与试验值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976 64),平均相对误差为5.544 2%;在应变硬化速率与流变应力关系曲线中,利用单一参数法和求解拐点法获得了不同变形条件下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力σ_c和临界应变ε_c值,建立了临界应力、临界应变和Zener-Hollomon参数的数学模型ε≥ε_c=0.007 9 lnZ-0.153 23,且临界应变ε_c随着温度补偿应变速率因子Z的增加而增加。
龚乾江梁益龙杨明姜云徐祥
关键词:20CRMNTIH钢动态再结晶
有机复合摩擦材料及其研究现状被引量:15
2015年
摩擦材料在运动机械和装备中起传动、制动、减速、驻车等作用,是汽车、火车制动的关键性材料,随着国内外车辆高速、重载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工业对摩擦材料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立足于有机复合摩擦材料的发展及研究现状,从配方设计、制备工艺等因素分析影响摩擦材料的性能和机理,并探索有机复合摩擦材料的研发趋势,力争为我国在有机复合摩擦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经验和思路。
徐祥杨明
关键词:摩擦材料
有机复合摩擦材料的成分优化及其对摩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有机复合摩擦材料的成分进行优化,利用MMS-2A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材料的摩擦系数进行测试,用比磨损率表征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并通过极差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用Leica体式显微镜和3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材料摩擦磨损后的表面形貌,探索了不同成分下合成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改性酚醛树脂对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的影响最大。摩擦系数较优的组合为A1B1C2D2,比磨损率较优的组合为A3D1C1B3。树脂含量较少时,摩擦表面的摩擦膜较少,犁沟较深,呈严重的磨粒磨损特征;随树脂含量增加,摩擦表面形成完整且连续的摩擦膜,犁沟较浅,材料的主要磨损形式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徐祥杨明杨明龚乾江
关键词:正交设计摩擦材料
CPR/NR和高性能填料对复合摩擦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干法热压成型工艺制备性能优异的复合摩擦材料,研究了高性能填料以及改性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质量比(CPR/NR)对复合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与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借助热分析仪测试其耐热性能,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摩擦材料的密度、压缩强度、压缩模量、硬度随橡胶含量的减少而增加,冲击强度则呈相反的趋势。橡胶含量的减少,树脂比例的增加,使复合摩擦材料的耐热性得到提高,促进了第二接触面的形成,使摩擦系数与磨损率降低。高性能填料含量较低时,材料表面形成大且连续的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使摩擦系数、比磨损率降低,复合摩擦材料的主要磨损形式为粘着磨损与磨粒磨损;填料含量的增加会阻碍第二接触面的形成,使材料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逐渐增大,材料的磨损形式由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
龚乾江徐祥杨明杨明张世伟
211Z.X耐热高强韧铝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加工图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211Z.X耐热高强韧铝合金进行了等温热压缩实验,实验的应变温度为350~500℃、应变速率为0.01~10s^(-1)。研究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变特征,并分析该合金高温变形时流变应力的规律,构建了材料流变应力本构模型;同时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建立了加工图,确立了该合金在实验条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功率耗散图与失稳图随应变量的增加而变化,功率耗散峰区由3个逐渐减为1个,失稳区域随应变而移动并逐渐增大;在加工图中,随着应变的增大,安全加工区域逐渐减小。综合加工图与微观组织的分析结果,211Z.X铝合金最佳的加工工艺区间为:变形温度485~500℃、应变速率0.03~10s^(-1)。
徐祥杨明梁益龙张世伟龚乾江
关键词:热压缩变形加工图
新型高摩合成材料组分对摩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制备得到不同配比的新型高摩合成材料,通过极差分析方法探索了组分对合成材料摩擦系数、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在MMS-2A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材料的摩擦系数,用OLS4100型-3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摩擦试样的磨损形貌,探索分析了组分影响合成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内在机理,并用TG/DTA7300型号热分析仪和SANS试验机对合成材料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获得组分对各种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性能填料与丁腈橡胶对材料的摩擦系数影响最大,纤维影响最小;纤维对弹性模量的影响最明显,影响最小的是高性能填料。建立了模型摩擦系数与弹性模量的回归模型,其R2值分别为0.94与0.955。合成材料开始分解的温度在300℃左右,材料的耐热性能随着橡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通过对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组分对合成材料磨损机制的影响规律。
徐祥杨明张世伟龚乾江
关键词:正交设计热失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