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玲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黄芩
  • 5篇黄芩苷
  • 4篇挥发油
  • 3篇脂质体
  • 2篇学成
  • 2篇炎症
  • 2篇药效
  • 2篇药效学
  • 2篇再灌注
  • 2篇肉桂
  • 2篇肉桂挥发油
  • 2篇释放度
  • 2篇体外
  • 2篇体外释放
  • 2篇体外释放度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磷脂
  • 2篇磷脂复合物
  • 2篇脑缺血

机构

  • 13篇成都中医药大...
  • 7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咸阳职业技术...
  • 1篇四川九渊医药...

作者

  • 13篇冯玲玲
  • 9篇李楠
  • 6篇杨明
  • 3篇张小飞
  • 2篇蒋学华
  • 2篇伍振峰
  • 1篇杨启悦
  • 1篇万娜
  • 1篇王念明
  • 1篇罗云
  • 1篇果秋婷
  • 1篇王学成
  • 1篇曾丽华

传媒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药与临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滑石粉炒鱼鳔胶炮制工艺优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优选最佳滑石粉炒鱼鳔胶炮制工艺,为滑石粉炮制药材的工艺筛选及质量评价提供研究思路及方法。方法选用L_9(3~4)正交表设计试验,以粉碎率、蛋白质含量为指标,以膨胀率、浸出物为参考指标,结合实际选择滑石粉炒制时间、滑石粉粒度、滑石粉炒制温度、滑石粉用量4个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滑石粉炒鱼鳔胶炮制工艺。结果选择2倍于药物的200目滑石粉,190℃,翻炒3 min为滑石粉炒鱼鳔胶最佳工艺。验证试验表明,最佳工艺切实可行,结果稳定。结论采用客观、可靠的评价指标,对传统滑石粉炒鱼鳔胶"翻炒至鼓起、酥脆"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制订滑石粉炒鱼鳔胶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李楠谭裕君王念明冯玲玲杨明
关键词:鱼鳔胶正交试验
芳香疗法抗疲劳机制及挥发油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8年
应用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芳香类药物治疗疾病,在传统中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结合现代芳香疗法与传统中医香药理论,归纳了芳香疗法的主要运香途径,包括吸嗅途径、口服途径及透皮途径;并详细介绍了在抗疲劳中可发挥独特疗效的芳香吸入法,其优势在于直接递送入脑、起效快、避免首过效应等。同时,本文对常用抗疲劳挥发油及其抗疲劳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可为抗疲劳类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及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向燕龙宇冯玲玲李楠
关键词:芳香疗法抗疲劳挥发油
丁香挥发油理化性质、提取工艺参数与其芳香水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采用改进的挥发油提取器提取丁香乳化芳香水,研究不同冷凝温度与不同收集温度下所得乳化芳香水的稳定性及不同温度下丁香挥发油的理化参数与乳化芳香水稳定性的相关性,为丁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指导。方法应用表面张力测定仪、乌氏黏度计等测定不同温度下的丁香挥发油的密度、黏度、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并应用稳定性分析仪测定不同提取温度、收集温度下提取所得的乳化芳香水1 h内的稳定性及其粒径,应用多元数据分析分别研究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理化性质与乳化芳香水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随温度的升高丁香挥发油的相对密度、黏度、表面张力逐渐降低,界面张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丁香芳香水的稳定性动力学指数(TSI)与界面张力及冷凝温度呈负相关,与收集温度、密度、黏度、表面张力呈正相关。结论提取过程中收集温度、界面张力及冷凝温度对丁香挥发油与芳香水的稳定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通过控制收集温度、冷凝温度、界面张力来改变挥发油乳化芳香水的油水分离速度,对其提取工艺提供指导。
张小飞万娜王学成冯玲玲曾丽华伍振峰杨明曹远东罗云
关键词:挥发油丁香黏度冷凝温度稳定性理化性质
全文增补中
针药结合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基于对近几年针药结合文献的归纳,发现目前针药结合的临床报道尚多,其部分研究多限于针灸与药物在形式上的机械组合,而对针药结合的机理研究尚未深入,或缺少质的突破;因此,有必要借助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深入研究针药结合的作用机理,亟待快速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并为获得优于单一模式的临床治疗手段,进一步拓宽思路。
冯玲玲李楠
关键词:针药结合药理学临床疗效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大鼠在体胃肠道吸收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研究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大鼠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较黄芩苷、黄芩苷磷脂复合物以及黄芩苷和卵磷脂的物理混合物胃及全肠段吸收代谢特性;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分肠段吸收代谢特性。结果黄芩苷、黄芩苷磷脂复合物以及黄芩苷和卵磷脂的物理混合物在胃的每小时吸收百分率差异不大。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小肠全肠段的吸收程度明显优于黄芩苷以及黄芩苷和卵磷脂的物理混合物,其累积吸收量为(2 940.87±1.45)μg,黄芩苷和卵磷脂的物理混合物为(1 373.23±3.21)μg,而黄芩苷最低为(992.66±3.65)μg;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全肠段有广泛的吸收窗,十二指肠最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百分率为51.81%、32.29%、29.56%、11.80%。结论当黄芩苷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可促进黄芩苷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
李楠冯玲玲蒋学华杨明
关键词: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体胃肠吸收
Box-Behnken优化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模型拟合的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考察体外释放情况。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乙醚注入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以包封率和粒径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最佳处方工艺,并对黄芩苷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应用各模型进行拟合。结果:最佳处方为:磷脂药物比为3.81∶1,磷脂胆固醇比为5.70∶1,水化体积为1.02 mL,测得黄芩苷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44.16%,粒径160~190 nm。结论:逆向蒸发法制备的黄芩苷脂质体包封率最高,黄芩苷脂质体体外释药具有双相动力学特征。
冯玲玲李楠谭裕君
关键词:黄芩苷脂质体体外释放度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口服给药大鼠体内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比较研究黄芩苷、黄芩苷磷脂物理混合物及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经口服吸收特性;并评价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大鼠口服或静脉给药后,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取血及分离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脑组织中黄芩苷浓度。结果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经口服给药后血浆及脑组织中AUC_(0~480)高于黄芩苷组及黄芩苷磷脂物理混合物组。结论当黄芩苷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口服给药后能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增加其在脑组织中的富集。
李楠冯玲玲蒋学华杨明
关键词:黄芩苷磷脂口服生物利用度
基于“炎症靶向”作用的黄芩苷脂质体制备及其对急性脑缺血损伤作用的机理研究
黄芩苷是中药传统药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清除氧自由基,保护心脑血管,保护神经系统。由于较差的溶解性,导致黄芩苷口服制剂对于脑部疾病...
冯玲玲
关键词:黄芩苷脂质体急性脑缺血再灌注
四川产肉桂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药效学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四川产肉桂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其中的化学成分。分别采用纸片法及刃天青染色法测定四川产肉桂挥发油的抑菌圈及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考察其对大鼠离体小肠平滑肌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肉桂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成分,其中桂皮醛和?-蒎烯相对含量为72.54%和8.19%。肉桂挥发油对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对青霉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次之,对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差。肉桂挥发油还具有抑制大鼠小肠平滑肌张力的作用。
张小飞冯玲玲伍振峰杨明
关键词:肉桂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胆酸-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制备胆酸-黄芩苷脂质体。方法逆向蒸发法制备脂质体。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胆酸用量、磷脂-药物比例、磷脂-胆固醇比例为影响因素,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然后,对所得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测定其体外释放度。结果最佳条件为胆酸用量9.06 mg,磷脂-药物比例7.23∶1,磷脂-胆固醇比例4.55∶1,包封率44.1%,载药量5.05%。所得脂质体为淡黄色球形或类球形,物理稳定性良好,平均粒径142 nm,PDI 0.190,Zeta电位-7.82 mV,6 h内累积释放率为57.83%,体外释放行为符合双相动力学模型。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制备具有缓释作用的胆酸-黄芩苷脂质体。
谭裕君李楠向燕冯玲玲
关键词:体外释放度BOX-BEHNKEN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