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亚辉

作品数:58 被引量:264H指数:9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发展研究基金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理学
  • 8篇文化科学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篇食品
  • 6篇教学
  • 5篇课程
  • 5篇拉曼
  • 4篇液相
  • 4篇液相色谱
  • 4篇荧光
  • 4篇质谱
  • 4篇色谱
  • 4篇提取物
  • 4篇相色谱
  • 4篇纳米
  • 4篇抗氧化
  • 4篇光谱
  • 4篇表面增强拉曼
  • 3篇饮料
  • 3篇食品安全
  • 3篇食品污染
  • 3篇食品污染物
  • 3篇食品质量

机构

  • 58篇江南大学
  • 7篇中国食品药品...
  • 5篇桐庐县检验检...
  • 2篇中华全国供销...
  • 2篇苏州市产品质...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 1篇无锡市儿童医...
  • 1篇宁波市农业科...
  • 1篇江苏康之源粮...
  • 1篇大连海关技术...
  • 1篇盱眙欧佰特粘...
  • 1篇绍兴市柯桥区...
  • 1篇青岛海关技术...

作者

  • 58篇郭亚辉
  • 46篇钱和
  • 40篇姚卫蓉
  • 34篇谢云飞
  • 34篇成玉梁
  • 11篇于航
  • 7篇曹进
  • 3篇孙姗姗
  • 3篇刘畅
  • 2篇孔俊豪
  • 2篇李兴鸣
  • 2篇杨秀芳
  • 2篇胡斌
  • 1篇余慧
  • 1篇周晓东
  • 1篇张毅
  • 1篇胡继明
  • 1篇裴仁军
  • 1篇王周平
  • 1篇丁宏

传媒

  • 9篇食品安全质量...
  • 7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化学分析计量
  • 2篇大豆科学
  • 2篇饮料工业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农技服务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8篇2023
  • 3篇2022
  • 15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四链体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由富G序列构成的G四链体(G4),作为一种非常规的DNA立体结构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从G四链体的特点出发,分别从多元的作用活性、结构和构象多样性以及多种信号表达方式3个角度,分析了G四链体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潜力,并将G四链体在生物传感器构建中的信号产生策略分为直接作用、封闭/解封闭、分段G四链体探针、聚合酶辅助信号放大和富集法5种,分别例举了相关的最新工作.
郭亚辉姚卫蓉裴仁军周晓东胡继明钱和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三文鱼中生物胺的不确定度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三文鱼中生物胺的不确定度。[方法]样品经过5%三氯乙酸提取、正己烷除脂、丹磺酰氯丙酮溶液衍生化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三文鱼中9种生物胺的含量,对方法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色胺、β-苯乙胺、腐胺、尸胺、酪胺、组胺、精胺、亚精胺、去甲基肾上腺素的平均值分别为4.30、5.59、5.72、6.21、4.85、5.48、7.18、6.79、4.77 mg/kg,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46、0.56、0.48、0.54、0.42、0.50、0.64、0.55、0.41 mg/kg(k=2)。[结论]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稀释以及标准曲线的线性拟合对不确定度的贡献值最大,建议选用精度好的量器,规范试验操作与前处理步骤。
郑越男曹进孙珊珊郭亚辉罗娇依钱和
关键词:三文鱼生物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不确定度
《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基于《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内容,从质量视野下的国家意识、质量文化自信、质量责任感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围绕个人价值塑造的思政目标,引导学生对食品管理体系的思考,启发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从而树立作为食品质量管理人员正确的质量责任感,为新时代食品行业的发展培养食品质量管理专业人才。
郭亚辉杨谢冰清成玉梁于航谢云飞姚卫蓉钱和
关键词:思政教育教育改革
肠道微生物组在富含Torularhodin的长期饮食模式中的作用
Torularhodin是一种具有多种活性的类胡萝卜素,而类胡萝卜素可被肠道菌群利用,但Torularhodin对肠道菌群的作用暂不清楚。在此,结肠靶向递送体系,体外肠道消化系统,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的互作系统被用来探究肠...
刘畅李兴鸣郭亚辉成玉梁姚卫蓉钱和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肠道菌群体外发酵生物信息学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污染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食品中引入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复杂,这使得食品安全成为当今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快速有效地检测食品中污染物已然成为食品检测的热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由于其极高的灵敏度、快速检测、指纹图谱解释能力,以及高达单分子级别的检测水平,逐渐成为检测食品中污染物的常用方法。本文针对SERS基底的发展现状,如特殊形态金属纳米颗粒和固相SERS平台,以及SERS在农兽药,掺假,天然毒素以及食源性病原体等污染物中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未来在食品污染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张倩瑶桑潘婷梁世君黄志强郭亚辉谢云飞姚卫蓉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掺假物天然毒素
青稞酒糟饮料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为解决以青稞酒糟为原料制成的蛋白饮料的稳定性问题及考察加工过程中一些理化指标的变化,首先以体系的离心沉淀率和黏度为指标,研究酸性体系中(pH3.4)增稠剂添加量对稳定性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复配增稠剂;以分层率和稳定系数为指标,通过改变复配乳化剂的添加量来解决稳定性;接着研究了固定温度下均质压力对产品悬浮稳定性和色泽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研究了121℃下不同杀菌时间对产品黏度、色泽、平均粒径、pH值的影响。最终优化配方为耐酸型CMC 0.15%+大豆多糖0.30%+结冷胶0.04%,复配乳化剂(分子单甘酯∶蔗糖酯=1∶1)0.15%,均质压力60MPa,杀菌参数选择121℃,20 min,此时离心沉淀率为6.89%,黏度为17.63mPa·s,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黄迪宇谢云飞郭亚辉姚卫蓉
关键词:增稠剂乳化剂均质杀菌稳定性
不同品种名优绿茶理化品质及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为探究不同品种名优绿茶各理化成分、挥发性香气成分差异,通过各组分与绿茶品种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不同绿茶品种的代表性成分,本文以安吉白茶、碧螺春、龙井三种不同品种绿茶为研究对象,采用福林酚比色法、茚三酮比色法和GC-MS联用测定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以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并通过相对含量对三种名优绿茶进行识别。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绿茶理化成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茶多酚、酚氨比、抗坏血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酯型儿茶素与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对三种绿茶感官品质均有显著相关性,其中酚氨比(r=-0.942)、抗坏血酸的相关性最为显著(r=0.955)。茶叶中的香气物质成分繁多复杂,且不同成分对茶叶的香气有不同的香气贡献。实验提取了20种共同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化合物、酮类和醛类化合物大部分具有花香和清香等香型特征,在绿茶成分中含量较高。因此,确定茶多酚、酚氨比、抗坏血酸、酯型儿茶素与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和20种共同挥发性成分种物质作为与绿茶品质密切相关的“标识因子”。
王海利杨秀芳孔俊豪成玉梁谢云飞谢云飞郭亚辉姚卫蓉
关键词:名优绿茶挥发性香气成分
不同品种绿茶的酚氨值与茶滋味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为探究不同品种绿茶中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以及其酚氨值与茶滋味的相关性关系,本文以四种不同品种的绿茶为原料,采用福林酚比色法和茚三酮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绿茶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利用滋味化学实验评价绿茶滋味品质,对其酚氨值与茶滋味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绿茶的氨基酸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茶多酚含量仅揉捻绿茶与不揉捻绿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绿茶的品种与茶滋味综合分都具有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5。其中,酚氨值与茶滋味浓度、茶滋味鲜度和茶滋味醇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5、-0.719和-0.928,呈极显著负相关性。因此,与茶多酚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单一指标相比,酚氨值可以更好的反应茶滋味。
王海利黄海铃崔燕陈允刚成玉梁谢云飞谢云飞郭亚辉姚卫蓉
关键词:绿茶
基于体外肠道模拟系统探究全豆豆浆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3年
大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传统豆浆在制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豆渣,而除渣后导致大豆中营养成分的流失。目前,全豆豆浆工艺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大豆的全部营养成分。为了进一步探究全豆豆浆中未被胃肠消化吸收的大分子物质及其与人体肠道菌群的关系,该文以全豆豆浆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胃、小肠消化以及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发酵后,对不同肠段发酵液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并测定其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探究全豆豆浆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全豆豆浆经过胃肠消化,并在体外结肠模拟系统中发酵7 d后,α多样性分析得出,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物种多样性显著增高;β多样性分析得出,全豆豆浆也能够改变人体肠道菌群的结构;在门水平上,相比于发酵前,Proteobacteria和Synergistetes的相对丰度升高,而Bacteroidetes、Firmicutes、Fus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降低;在属水平上,相比于发酵前,Enterobacter、Megasphaera、Pyramidobacter、Acinetobacter和Phascolarct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升高,而Prevotella、Megamonas、Sutterella和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降低。同时,全豆豆浆大分子物质还可以增强代谢酶的活性,提高机体营养物质的合成与代谢能力。此外,短链脂肪酸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较发酵前显著升高。综上,全豆豆浆可以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结构与组成,促进Enterobacter、Megasphaera和Pyramidobacter等有益菌的生长,促进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的产生,有益于肠道健康。
李安怡刘畅荆高祥胡斌郭亚辉成玉梁钱和
关键词: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
高校食堂常态化防控措施建议被引量:3
2021年
虽然国内的新冠疫情有所缓解,但国外还在不断蔓延,形势不容乐观,疫情防控已成常态化工作。食堂是校内的聚集性公共空间,应重点关注,亟需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具体防控措施。本文以高校的食堂为研究对象,从人员管理、设施设备、原料控制、烹饪要点、环境管理五个方面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提出了一套具有可行性的防控措施建议。
郭亚辉华建伟陆小弟姚卫蓉
关键词:高校食堂防控措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