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茹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5个冬麦品种产量性状和叶片特征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调查5个冬麦品种产量性状和叶片特征多样性。结果表明,5项产量相关性状指标(株高、穗长、主穗粒数、有效分蘖数、有效小穗数)在不同冬麦品种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5个品种的上表皮气孔密度均多于下表皮,其中,上表皮气孔密度为62.67~71.11个/mm^2,下表皮气孔密度为30.00~46.25个/mm^2;叶脉总数为57.00~65.67条;叶脉密度为36.89~43.00条/mm。
- 张雪茹王瑞云周兴连帅刘笑瑜程冀南
- 关键词:冬小麦产量性状多样性
- 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测被引量:5
- 2017年
- 近年来,拔节期冻害已成为影响北方冬麦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为实现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精确诊断,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法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提取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特征波段,并构建其估测模型。结果表明,经B-coefficient和VIP证实,结合SMLR提取叶绿素含量监测的光谱特征波段为401,681,727 nm,预测模型的R^2,RMSE,RE分别为0.751,0.622,0.128,并且验证模型R^2也达到了0.707,模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利用PLS-SMLR提取特征波段、建模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为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估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张雪茹冯美臣李广信杨武德王超郭小丽史超超
- 关键词: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低温胁迫
-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光谱估测被引量:2
- 2017年
- 叶面积指数(LAI)是评价作物生长状况的指标之一,利用光谱技术实现冬小麦LAI的快速、准确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连续两年的氮素运筹试验为基础,通过测定各生育时期的冠层光谱和LAI,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提取氮素运筹条件下LAI特征波段和构建LAI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光谱波段765、775、1060 nm进入到LAI的预测模型中,结合PLS中VIP参数和B-系数证实,以上波段与冬小麦LAI具有重要的关系;基于PLS-SMLR方法构建的预测模型R^2=0.699,RMSE=1.447,RE=0.275,经验证模型仍然具有较好的表现(R^2=0.689,RMSE=1.323,RE=0.285)。表明利用PLS-SMLR提取特征波段、建模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为作物LAI的快速诊断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武改红王超赵佳佳冯美臣杨武德孙慧贾学勤张雪茹
- 关键词:冬小麦叶面积指数
- 基于光谱变换的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估测研究
- 近年来,冻害已成为影响我国冬麦区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及时、快速、准确地获取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对于监测冬小麦冻害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低温胁迫试验,在拔节期对两个冬麦品种进行-6℃,4h、8h和12h的胁迫处理后...
- 张雪茹冯美臣杨武德王超郭小丽史超超
- 关键词:低温胁迫偏最小二乘法
- SG平滑处理对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光谱监测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Savitzky-Golay(SG)方法是高光谱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为研究SG平滑处理对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AGDB)光谱监测模型的影响,对冬小麦冠层光谱进行6种程度的平滑处理:无平滑(SM0)、3点平滑(SM3)、5点平滑(SM5)、9点平滑(SM9)、13点平滑(SM13)和17点平滑(SM17),并分别构建各预处理光谱条件下的冬小麦AGDB的偏最小二乘法(PLSR)模型,对比各PLSR模型的表现,研究平滑程度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SM9平滑处理后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可以提高光谱与AGDB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接近0.5;所构建的冬小麦AGBD的光谱监测模型中,SM9处理的模型表现最好(R2=0.771,RMSE=0.564,RPD=1.912,LV=19)。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冠层光谱研究冬小麦AGDB的无损监测提供一定的光谱预处理方法与技术探索。
- 乔星星冯美臣杨武德李广信王超孙慧张雪茹武改红
- 关键词:冬小麦光谱
- 低温胁迫下冬小麦生理参数高光谱监测及响应机理初探
- 本文以临麦7006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拔节期冬小麦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胁迫后不同天数冬小麦主要生理参数及冠层光谱反射率,并分析其变化规律,通过对原始光谱进行15种变换处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冬小麦生理参数...
- 张雪茹
- 关键词:冬小麦低温胁迫生理参数
- 文献传递
- 基于光谱变换的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估测研究被引量:17
- 2017年
- 近年来,冻害已成为影响我国冬麦区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及时、快速、准确地获取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对于监测冬小麦冻害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低温胁迫试验,在拔节期对两个冬麦品种进行-6℃,4 h、8 h和12 h的胁迫处理后,测定其冠层光谱反射率,并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15种典型变换处理,分析比较不同光谱变换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PLSR模型,筛选出能够表征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最佳光谱变换方式。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两个冬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呈降低趋势,随着低温胁迫后天数的增加,各处理与对照的差异逐渐减小。胁迫后5 d,近红外区域反射率有较大升高,并随低温胁迫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可见光区域,短期内差异不明显。胁迫后10 d、20 d、35 d,黄、红波段逐渐趋于水平,同时近红外区域反射率差异逐渐缩小,可见光区域光谱反射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15种典型变换处理,发现原始光谱的倒数、对数、幂、平方根等变换难以提高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且建模效果较差。除原始光谱对数的一阶微分(T6)外,其他微分变换处理的叶绿素含量诊断模型都优于原始光谱。综合考虑模型的校正、验证效果、模型最佳因子数以及相对分析误差的大小,二阶微分变换处理(T15)叶绿素含量校正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930、0.340,验证模型的R^2为0.753,表明基于T15的光谱变换数据可实现低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准确估算,为最佳光谱变换方式。
- 张雪茹冯美臣杨武德王超郭小丽史超超
- 关键词: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低温胁迫偏最小二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