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梅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 2篇亚热带
  • 2篇亚热带常绿阔...
  • 2篇养分
  • 2篇养分循环
  • 2篇叶凋落物
  • 2篇淋溶
  • 2篇阔叶
  • 2篇阔叶林
  • 2篇常绿
  • 2篇常绿阔叶
  • 2篇常绿阔叶林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凋落物分解
  • 1篇有机碳
  • 1篇生物量
  • 1篇树种
  • 1篇物量
  • 1篇物种

机构

  • 3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3篇林敦梅
  • 3篇庞梅
  • 2篇马克平
  • 2篇米湘成
  • 1篇赖江山
  • 1篇任海保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林层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多变量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或生物量)间的关系是生态学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传统的观点认为群落生产力影响物种多样性,而近些年研究发现,随着物种多样性变化,群落生产力会发生改变.不同角度的研究引出了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谁驱动谁的争议.多变量生产力-多样性假说整合已有观点为解释两者关系提供了一个框架模型,该假说认为环境除了直接影响生产力外,还通过影响物种多样性从而间接影响生产力,而物种多样性则直接决定群落将环境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本研究利用古田山样地数据对该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环境因子直接影响地上生物量,并通过影响林冠层优势度和林下层物种丰富度间接影响地上生物量.优势度对林冠层和林下层生物量均有直接影响,但仅有林下层地上生物量受物种丰富度的影响,这可能与林冠和林下的光照差异引起不同林层内物种间关系不同有关.本研究为多变量生产力-多样性假说提供了一个实例,也表明保护优势物种和维持高的物种丰富度对森林生物量的提高都是必要的.
林敦梅庞梅赖江山米湘成任海保马克平
关键词:生物量结构方程模型
叶凋落物碳、氮和磷元素对模拟淋溶的响应被引量:21
2018年
叶凋落物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虽然淋溶是凋落物碳和养分释放的重要途径,但不同物种对淋溶响应的差异性很少被量化.此外,不同元素的可溶性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凋落物的性状能否用于预测凋落物对淋溶的响应还不清楚.本研究选择15个亚热带森林常见树种的凋落物进行6 h的模拟淋溶实验,测定了淋溶后凋落物的质量损失、碳、氮和磷元素的溶出量.同时测定了11个凋落物性状,分析了这些性状与淋溶结果的关联性.结果发现,不同物种淋溶后的质量损失、碳、氮和磷溶出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碳、氮和磷的可溶性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1),磷的平均溶出量为12.99%,显著高于碳(2.53%)和氮(2.97%),这表明淋溶是磷元素释放的重要途径.同时,这也导致淋溶后凋落物C:P和N:P值显著升高(P<0.001).凋落物性状与淋溶结果有显著关联性,最大持水力是影响碳溶出的最重要因子,而比叶面积是影响氮和磷溶出的最重要因子.本研究表明,短期的淋溶过程就可以导致较大比例的元素释放,这改变了凋落物的化学组成,进而可能会影响后续生物驱动的分解.但淋溶对不同元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不同元素不能同等对待.凋落物性状可以预测凋落物对淋溶的响应.
豆鹏鹏王芳马瑜庞梅米湘成马克平林敦梅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淋溶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5 个常见树种叶凋落物淋溶特性
豆鹏鹏王芳马瑜庞梅杨术芳林敦梅
关键词:淋溶可溶性有机碳养分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