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薇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六盘水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便于弯折和可控流速的分液漏斗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弯折和可控流速的分液漏斗装置,包括梨型漏斗,在梨型漏斗的右侧面设有固定耳孔,且在梨型漏斗的最下端设有外螺纹接口,所述外螺纹连接口连接有透明聚四氟乙烯制成的软管,所述软管上活动安装有输液管调速器,所...
- 冯姗丁薇范茂雄刘进龙
- 文献传递
- 一种有机污泥的脱水系统
- 本发明属于环境化学生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泥的脱水系统,设置有桶盖、过滤网、湿度传感器、泥桶、显示屏、控制板、电机、转速传感器。桶盖位于该装置最顶部,泥桶位于整个装置的中间部分,过滤网位于泥桶的内壁上,湿度传感器也...
- 王远兰石开仪邓红江骆红超吴汉福曹振兴胡江良丁薇黄鹭
- 文献传递
- 云南抚仙湖主要入湖河流有机碳来源辨识被引量:11
- 2016年
- 通过对云南抚仙湖流域土壤、植被和主要入湖河流有机碳含量和碳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研究,探讨了抚仙湖主要入湖河流有机碳来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抚仙湖入湖河流溶解有机碳(DOC)含量较高,变化范围为2.79~38.02mg/L,且呈西部(19.20mg/L)>北部(13.82mg/L)>东部(3.37mg/L)的分布特征;河流颗粒有机碳(POC)含量较低,变化范围为0.22~2.68mg/L,且北部(0.84mg/L)>西部(0.56mg/L)>东部(0.40mg/L)。抚仙湖主要入湖河流水体δ^(13)C_(DOC)值变化范围为-12.6‰^-25.5‰,且随DOC含量增大而略呈偏负趋势,表明抚仙湖入湖河流DOC除来源于流域土壤侵蚀外,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也是重要的贡献源。抚仙湖入湖河流水体δ^(13)C_(POC)值主要分布范围为-23.2‰^-27.0‰,与流域土壤及植物δ^(13)C一致,远离内源POC的δ^(13)C范围,指示河流POC主要来源于流域土壤侵蚀和植物碎屑输入。
- 丁薇陈敬安杨海全宋以龙陶红波罗婧
- 关键词:入湖河流有机碳碳同位素
- 河流水体有机碳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7年
- 该文综述了河流水体有机碳的研究状况,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河流其有机碳含量及来源均存在显著差异;水温、土壤有机质的侵蚀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等均会对河流水体有机碳的输出通量产生重要影响。
- 丁薇
- 关键词:河流有机碳
- 贵州草海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20
- 2016年
- 在草海选取代表性点位采集表层沉积物和沉积物柱芯,测定沉积物Cr、Ni、Cd、Co、Pb、Zn和Sb等重金属含量,研究草海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变化特征、来源及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草海表层沉积物中Cd、Pb、Zn和Sb在湖泊北部、湖心及西南湖区含量较高,且由北向西南方向呈扇形分布,主要来源于周边矿产资源的开发;Cr、Ni和Co在湖泊最西端区域含量较高,主要受城镇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影响;草海沉积物中Cd和Sb污染最严重,其地质累积指数分别为1.50-4.62(平均值3.10)和1.63-3.45(平均值2.61);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显示,草海沉积物Cd的生态风险较高,且湖心区域最严重。草海沉积物柱芯中重金属的垂直剖面分布正好对应了草海流域的矿产开采历史。尽管流域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已经停止,但以往矿产资源开采及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仍是目前草海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制定合理措施,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来源,并建立有效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恢复草海生态环境。
- 宋以龙曾艳杨海全陈敬安丁薇王敬富计永雪董泽琴
-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地质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
- 一种磁性光化剂降解反应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性光化剂降解反应装置,主体是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设置有振荡器,所述振荡器固定安装有定时按钮,在定时按钮右侧设置有振荡强度按钮,在振荡器上侧固定安装有卡扣固定器,所述卡扣固定器设置有卡扣底盘,所述卡...
- 冯姗杜海刚丁薇杨军伟
- 文献传递
- 六盘水市1980年以来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由于气温与降水的区域特征研究对深入认识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六盘水1980年以来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六盘水近35年的平均气温为14.47℃,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幅为0.28℃/(10a),平均气温在2001年发生突变;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六盘水近35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249.19mm,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45mm/(10a),1987年和2002年为六盘水市降水量下降的突变点,1991年为六盘水市降水量增加的突变点;年均降水量整体呈南多北少的趋势,基本符合我国降水分布南多北少的现象。
- 赵方班春丁薇曹振兴
- 关键词:气温降水
- 云南抚仙湖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与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4
- 2016年
- 为揭示抚仙湖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来源,对抚仙湖表层沉积物和沉积物柱芯的TOC、TN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org)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的TOC和TN含量分别为2.02%~3.40%和0.16%~0.36%;沉积物柱芯的TOC和TN含量分别为0.41%~6.63%和0.08%~0.77%,呈现出北湖高南湖低、表层高底部低的分布特征。内源有机质是抚仙湖沉积物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不同湖区外源有机质的输入差异明显,其中南湖沉积物有机质中陆源比例较高。沉积物柱芯C/N值从底部到表层逐步增大,表明抚仙湖沉积物有机质中陆源有机质所占比例持续增加。与内源有机质相比,外源有机质输入增加更快,指示流域内人为活动增强导致流域侵蚀和水土流失加剧。
- 宋以龙陈敬安杨海全丁薇陶红波罗婧王敬富
- 关键词:沉积物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