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TP1B选择性抑制剂的设计及分子对接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设计蛋白质酪氨酸酯酶1B(PTP1B)选择性抑制剂。方法:应用Schrodinger Suite2009研究4B3与PTP1B的结合模型,修饰结构,建立小分子库,分子对接,预测小分子ADME(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结果:设计出一系列新的PTP1B选择性抑制剂。分子对接研究表明,新抑制剂与已报道的4B3相比有更好的结合能力,都可与第一活性位点和第二活性位点形成氢键,而原始配体只能与第一活性位点残基形成氢键。通过ADME预测得出设计出的化合物均符合类药5原则。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的小分子与PTP1B的结合能力理论上优于抑制剂4B3。
- 王歆马英郁彭王润玲
- 关键词:选择性抑制剂药物设计类药性
-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的分子设计
- 2016年
- 目的:设计针对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的抑制剂,提高其降低血脂水平,为以后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方法:以现有torcetrapib抑制剂为模板,利用Schrodinger Suite 2009软件中的"Core Hopping"模块进行修饰,对修饰后的结构用"Core Hopping"模块改造结构;利用Schrodinger Suite2009中的Glide模块对druglike数据库中10万个化合物进行高通量虚拟筛选,得到结构进行修饰。利用Glide模块对所建立的化合物库进行虚拟筛选。应用Qikprop模块做ADME(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预测来推测这些化合物的成药可能性。结果:对torcetrapib结构进行修饰,得到8个较好的化合物;通过对druglike数据库进行高通量虚拟筛选得到1个化合物-ZINC26608950,修饰后得到6个化合物。用分子对接方法分析了新抑制剂和CETP的相互作用机制,与现有的抑制剂torcetrapib相比有更好的结合能力。通过ADME预测得出设计出的化合物均符合类药5原则。结论:通过两种方法得到14个CETP抑制剂,分子对接初步证明其可以抑制CETP,此为CETP抑制剂的结构改造及活性测定奠定了基础。
- 刘炳旺马英李彬寒王润玲
- 关键词: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药物设计分子对接
- 计算机辅助选择性CDC25B抑制剂的设计
- 2017年
- 目的:设计出针对CDC25B的抑制剂,证明其理论活性。方法:以CDC25B为靶点,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设计出抑制剂,应用分子对接证明其理论活性。结果:设计出了一个全新的化合物,运用理论证明其抑制活性高于已有化合物4f。结论:进一步探索了CDC25B抑制剂在治疗癌症中的前景,为CDC25B抑制剂的结构改造及活性测定奠定基础。
- 张裕泽李昱李红莲王润玲马英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癌症
- AGPS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蛋白及作用模式
- 2024年
-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中癌基因烷基甘油酮磷酸合酶(AGPS)的相互作用蛋白及作用模式。方法常规培养U251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shR-AGPS-1组、shR-AGPS-2组,分别加入阴性对照慢病毒和不同沉默水平的AGPS shRNA慢病毒,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GPS蛋白表达以验证沉默效率。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和质谱技术鉴定AGPS相互作用的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验证;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相互作用蛋白的同源模建并推测二者相互作用模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R-AGPS-1组、shR-AGPS-2组AGPS表达低(P均<0.05),且shR-AGPS-1组AGPS表达低于shR-AGPS-2组(P<0.05)。将筛选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初步判断不均一核糖核蛋白K(HNRNPK)为AGPS的靶蛋白。在AGPS抗体免疫共沉淀的细胞裂解物中可同时检测到AGPS蛋白、HNRNPK蛋白,表明AGPS与HNRNPK可形成复合体,二者均在细胞核中表达。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AGPS和HNRNPK通过氨基酸残基以氢键和共轭、疏水键和静电力形式相互作用。结论胶质瘤细胞中HNRNPK是AGPS的相互作用蛋白,氢键和共轭、疏水键和静电力相互作用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模式。
- 刘颖马英朱彧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同源模建
- PPAR α/γ双重激动剂的设计及分子动力学研究
- 2012年
- 目的:设计PPARα/γ双重激动剂,提高其降糖活性,为以后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方法:应用Schrodinger Suite 2009中的Glide模块对drug-like数据库进行高通量虚拟筛选,对筛选出的结构利用"Core Hopping"模块进行修饰,利用Gromacs 4.0软件包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将PPARα/γ的空载蛋白及其与选出的配体小分子复合物体系分别进行1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最后应用Qikprop模块做ADME(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预测来推测这些化合物的成药可能性。结果:设计出一系列新的PPARα/γ双重激动剂。用分子对接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新激动剂和PPARα/γ的相互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的激动剂ragalitazar相比有更好的结合能力。通过ADME预测得出设计出的化合物均符合类药5原则。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的小分子与PPARα/γ的结合能力理论上优于激动剂ragalitazar。预期这些化合物可能成为新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标化合物。
- 王业柳马英王润玲王树青徐为人
- 关键词:PPAR药物设计分子动力学ADME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宣肺败毒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制及验证研究
- 2024年
-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宣肺败毒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机制并进行验证。[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分析平台,对宣肺败毒方的组成药物麻黄、苍术、藿香、青蒿、虎杖、马鞭草、薏苡仁、芦根、葶苈子、苦杏仁、化橘红、甘草分别进行活性成分筛选,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采用Genecards、SwissTargetPrediction和Uniprot数据库获取ARDS疾病靶点,筛选ARDS核心靶点,构建靶点间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图,采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分析,采用Schr?dinger软件对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分子对接并计算结合能。通过脂多糖构建ARDS小鼠模型,造模1 d后经宣肺败毒方连续灌胃28 d,通过流式细胞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分析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肺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磷脂过氧化氢GSH过氧化物酶(GPX4)的变化,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得到宣肺败毒方治疗ARDS的活性成分205个,度值前8位的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豆甾醇、木犀草素、异鼠李素、柚皮苷和光甘草定。筛选得到核心靶点107个,度值排名前10位的核心靶点为Jun、IL-6、TP53、AKT1、ALB、VEGFA、STAT3、CASP3、IL-1β和PTGS2。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宣肺败毒方治疗ARDS与IL-7、TNF和Toll样受体等炎性反应相关信号通路有关,与PTGS2等铁死亡相关蛋白具有较低结合能。小鼠模型证实,宣肺败毒方可以显著降低脂多糖诱发的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异常升高和肺组织氧化还原失衡。[结论]宣肺败毒方治疗ARDS的机制与缓解氧化损伤与细胞凋亡、调控炎症信号通路、减少炎症细胞募集浸润和细胞因子分泌有关,干预铁死亡途径可能是重要机制。
- 郝婷马英焦扬宋佑坤刘树业朱彧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网络药理学
- 基于神经氨酸酶结构的流感病毒抑制剂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虚拟筛选更高活性的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提高抵抗变异病毒的能力,为以后相关疾病治疗新药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chrodinger Suite2009中的Glide模块对Leadnow数据库进行高通量虚拟筛选,对选出的结构用"Core Hop-ping"模块改造结构;利用Desmond2.4软件包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将NA的空载蛋白及靶点与筛选结果较好的配体小分子复合物共3个模型分别进行1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高通量虚拟筛选得到一个五元环结构的化合物ZINC13219479,并以此为核心向150-cavity延伸,得到8个能很好进入的结构。建立了靶向这些位点的配体库,方便后续有关研究的进行。分子动力学结果表明模拟过程中各靶点与配体复合物体系稳定,结合位点正确。作为抑制剂,小分子配体与NA酶的150-cavity区域残基形成稳定的氢键作用,牢牢占据NA的催化位点。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的小分子与NA的结合能力理论上优于抑制剂达菲。在动力学模拟这些化合物后,更加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 刘磊马英王润玲王树青徐为人
- 关键词:神经氨酸酶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达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