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永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罗非鱼
  • 8篇尼罗
  • 8篇尼罗罗非鱼
  • 5篇胁迫
  • 3篇性类固醇激素
  • 3篇性腺
  • 3篇性腺发育
  • 3篇基因
  • 3篇基因表达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芯片
  • 2篇性成熟
  • 2篇盐胁迫
  • 2篇杂种
  • 2篇切片
  • 2篇组织切片
  • 2篇离子浓度
  • 2篇离子转运
  • 2篇酶活

机构

  • 15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茂名市伟业罗...

作者

  • 15篇赵永华
  • 13篇赵金良
  • 9篇王燕
  • 4篇罗明坤
  • 3篇岳蒙蒙
  • 3篇吴俊伟
  • 2篇唐首杰
  • 1篇徐嘉伟
  • 1篇赵岩
  • 1篇伍勇
  • 1篇陈晓武
  • 1篇王映
  • 1篇李传阳

传媒

  • 4篇2016年中...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产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渔业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奥罗非鱼及其亲本中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比较
2015年
Dmrt1、Amh、Cyp19a1a、Foxl2是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的重要基因,为了研究罗非鱼种间杂交后代的性别形成机制,对尼奥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及其亲本中这4个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性别表达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mrt1、Amh基因在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卵巢(P<0.05或P<0.01),而Cyp19a1a、Foxl2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量则显著高于精巢(P<0.05),4个基因在尼奥罗非鱼精巢、卵巢中的表达模式与其亲本基本一致;奥利亚罗非鱼精巢中Dmrt1基因表达高于尼罗罗非鱼,卵巢中Cyp19a1a、Foxl2基因表达也高于尼罗罗非鱼;尼奥罗非鱼精巢、卵巢中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其亲本,特别是精巢中Cyp19a1a、Foxl2基因的表达水平极低。推测Cyp19a1a表达抑制可能是引起尼奥罗非鱼雄性率高的重要条件之一。
伍勇简伟业赵永华王映Thammaratsuntorn Jeerawat罗明坤赵金良
关键词:罗非鱼基因表达
高碳酸盐碱胁迫对尼罗罗非鱼氨代谢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解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碱环境适应过程中氨代谢调节途径,本研究选取了5个氨代谢相关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碳酸酐酶5A(carbonic anhydrase 5A,CA-5A)、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 2,GLS2)、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arbamyl phosphate synthetase 1,CPS1)、氨转运蛋白(ammonium transporter Rh type C-2 like,Rhcgl2),研究了急性碳酸盐碱度胁迫条件下,尼罗罗非鱼血氨浓度变化、氨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水平及其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碳酸盐碱胁迫浓度升高,尼罗罗非鱼血氨浓度上升,随时间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胁迫后12 h达到峰值。氨代谢相关基因在不同碱度下、不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随着胁迫时间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胁迫后12-24 h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随后逐渐恢复到稳定水平;氨代谢相关基因具有一定的组织表达差异:氨转运蛋白基因(Rhcgl2)主要在鳃中表达,碳酸酐酶5A基因(CA-5A)、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S)、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基因(CPS1)主要在肝中表达,谷氨酰胺酶基因(GLS2)主要在肾和鳃中表达。碳酸酐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随胁迫碱度的升高而上升,碳酸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变化分别在鳃、肝中最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碱度胁迫会引起尼罗罗非鱼血氨水平升高,随着时间推移血氨水平下降,推测鳃、肝、肾中不同氨代谢基因共同参与调节氨代谢,在鳃中通过直接排氨,在肝中通过合成谷氨酰胺、尿素途径,共同调节降低血氨水平。
吴俊伟赵金良赵岩罗明坤王燕赵永华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碳酸盐碱度血氨浓度
利用蛋白抗体芯片技术筛选盐胁迫下红罗非鱼鳃差异表达蛋白的初步研究
罗非鱼作为广盐性种类,本文利用蛋白抗体芯片技术(艾比玛特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4×104高通量的单克隆抗体芯片)筛选盐胁迫下的红罗非鱼鳃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初步筛选得到40个芯片差异抗体,IHE、IP实...
黄思颖赵金良王燕赵永华赵岩
关键词:红罗非鱼盐胁迫蛋白质芯片差异表达蛋白
文献传递
催产激素对尼罗罗非鱼人工繁殖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根据催产激素注射后前期血清类固醇激素的水平变化,筛选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最佳催产激素组合。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催产激素组合的生产效果,在尼罗罗非鱼繁殖生产期间进行人工催产试验,观察催产后144 h内实际含卵雌鱼比例与催产效应时间,并从卵子形态变化方面观察催产效应。结果显示:水温21~29℃时,催产试验组平均获产率为57.5%,对照组平均获产率为27.5%,试验组的平均获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含卵时间集中在72 h内,对照组含卵时间比较分散;催产后72 h,试验组50%雌鱼卵子发育达到成熟期,对照组仅30%。试验结果为尼罗罗非鱼全人工繁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魏继海赵永华王燕岳蒙蒙赵金良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人工催产
碱度对尼罗罗非鱼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及离子转运酶活力的影响
为了探讨鱼类在碱水环境中的渗透调节机制,将尼罗罗非鱼从淡水直接转入2 g·L-1和4 g·L-1NaHCO3碱水中进行急性胁迫试验,分别检测胁迫后0、3、6、12、24、48、72、96和192 h时血清渗透压、血清Na...
王燕赵金良赵岩吴俊伟赵永华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离子浓度
文献传递
性成熟前期尼罗罗非鱼雌雄性别生长差异与性类固醇激素水平比较
利用分子标记法、醋酸洋红压片法、组织切片技术等方法进行个体性别鉴定,比较了性成熟前期(0.54月龄)尼罗罗非鱼雌、雄鱼生长差异,并检测了2.54.0月龄雌、雄鱼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激素含量。结果发现,雌、雄鱼全...
岳蒙蒙赵金良唐首杰王燕赵永华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性类固醇激素
文献传递
尼奥罗非鱼杂种性别类型与性腺发育初步研究
通过组织学方法,研究了0.5-4.5月龄尼奥罗非鱼杂种(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的性腺发育特征与性别类型。结果表明,0.5月龄尼奥罗非鱼原始性腺尚未分化;1月龄,精巢中原始生殖细胞开始分化成精原细胞;2.5月龄出现...
赵永华陈晓武王燕魏继海伞桂宝简伟业赵金良
关键词:性腺发育组织切片
文献传递
利用蛋白抗体芯片筛选盐胁迫下红罗非鱼鳃差异表达蛋白被引量:1
2018年
为从蛋白角度探索红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O.niloticus♂)在盐胁迫环境下的调节适应机制,本研究采用蛋白抗体芯片结合串联质谱技术初步筛选了盐胁迫下红罗非鱼鳃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并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技术对候选差异蛋白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共筛选获得181个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变化倍数≥1.5),包含上调蛋白142个,下调蛋白39个。挑选5个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得到3个蛋白质:中间丝蛋白(intermediate filament protein,IF)、转运蛋白63(translocation protein 63,SEC63)、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rotein disulfide-isomerase A3,PDIA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淡水、盐度组中,IF和PDIA3在鳃小片基部均有阳性反应,且随盐度升高,阳性反应呈先降低后增强的趋势,SEC63无阳性反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淡水和盐度组中,IF和PDIA3两种蛋白均有表达,并且随盐度升高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SEC63蛋白无明显目的条带;在30盐度组中,胁迫早期,IF蛋白表达量降低,48 h达到最低值,72 h有明显回升,PDIA3蛋白表达量在胁迫后96 h显著升高(P<0.05)。根据研究结果推测,IF和PDIA3是在盐胁迫环境下红罗非鱼鳃组织的响应蛋白,它们分别在细胞骨架、内质网功能维持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黄思颖赵金良王燕赵永华涂翰卿赵岩
关键词:红罗非鱼盐胁迫差异表达蛋白蛋白质芯片
碱度对尼罗罗非鱼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及离子转运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探讨鱼类在碱水环境中的渗透调节机制,将尼罗罗非鱼从淡水直接转入2 g·L^(–1)和4 g·L^(–1)NaHCO_3碱水中进行急性胁迫试验,分别检测胁迫后0、3、6、12、24、48、72、96和192 h时血清渗透压、血清Na^+、K^+、Cl~–和HCO_3~–浓度以及鳃、肾和肠中离子转运酶碳酸酐酶(CAⅡ、CAⅣ)、碳酸氢钠协同转运载体(SLC4A4)、Cl~–/HCO_3~–离子交换体(SLC26A6)活力变化。结果显示:不同碱度胁迫下,尼罗罗非鱼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以及鳃、肾、肠中离子转运酶活力均与碱胁迫浓度呈正相关。随时间推移,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4 h达到峰值;鳃、肾和肠中CAⅡ、CAⅣ、SLC4A4、SLC26A6活力均呈现先短时间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并趋于稳定的趋势。研究表明,尼罗罗非鱼具有一定的碱环境适应能力,CAⅡ、CAⅣ、SLC4A4、SLC26A6参与碱胁迫下离子转运、渗透压平衡调节。
王燕赵金良赵岩吴俊伟赵永华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离子浓度
性成熟前期尼罗罗非鱼雌雄性别生长差异与性类固醇激素水平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分子标记法、醋酸洋红压片法、组织切片技术等方法进行个体性别鉴定,比较了性成熟前期(0.5~4.0月龄)尼罗罗非鱼雌、雄鱼生长差异,并检测了2.5~4.0月龄雌、雄鱼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激素含量。结果发现,雌、雄鱼全长、体质量分别自3.0月龄、2.5月龄开始出现差异显著(P〈0.05)。Logistic拟合全长、体质量生长方程为:Lt(♀)=16.443/(1+e^(2.821-1.363*t)),Lt(♂)=18.248/(1+e^(2.752-1.295*t));Wt(♀)=107.704/(1+e^(5.157-1.464*t)),Wt(♂)=134.796/(1+e^(5.080-1.417*t)),雌、雄鱼体质量生长拐点分别为3.523、3.585月龄,拐点体质量分别为52.352、67.398 g。雄鱼全长、体质量生长速度始终大于雌鱼,雄鱼快速增长期区间长度、体质量增加量大于雌鱼。2.5月龄之后,雌、雄鱼E2含量差异显著(P〈0.05),3.0月龄之后,雌、雄鱼T含量差异显著(P〈0.05),推测E2、T含量差异是引起尼罗罗非鱼雌雄性别生长差异的原因之一。
岳蒙蒙赵金良唐首杰王燕赵永华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性类固醇激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