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千程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熟料
  • 2篇生产熟料
  • 2篇水泥
  • 2篇
  • 1篇岩相
  • 1篇岩相分析
  • 1篇窑炉
  • 1篇预分解
  • 1篇预分解窑
  • 1篇生料
  • 1篇熟料产量
  • 1篇水泥工业
  • 1篇水泥行业
  • 1篇水泥窑
  • 1篇水泥窑炉
  • 1篇能量平衡
  • 1篇热量回收
  • 1篇热能回收
  • 1篇脱硝
  • 1篇无机非金属

机构

  • 6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凯盛国际...
  • 1篇江苏中铁奥莱...

作者

  • 6篇考宏涛
  • 6篇张千程
  • 5篇郭涛
  • 4篇黄华
  • 4篇柴晓东
  • 1篇吴彦霞
  • 1篇王延儒

传媒

  • 4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煤质煤生产熟料的岩相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水泥工业使用煤作为燃料。煤的品质不同,造成水泥产品质量的差异性。近年来,众多水泥厂开始使用低质煤作为燃料生产水泥熟料。本文选取西南地区两家水泥厂X1和X2使用的无烟煤和烟煤进行实验(煤的工业分析、粒度分析和热分析),同时取实际生产的熟料进行岩相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X1的煤是高灰分、低挥发分的无烟煤,X2的煤品质优于X1的煤。X1的煤D50为19.896μm,而X2的煤D50为27.280μm。X1的煤着火温度460.1℃,反应活化能为261.772 kJ/mol,X2煤的着火温度为315.1℃,反应活化能为207.055 kJ/mol,X2的煤燃烧性能优于X1的煤。根据岩相显微结构照片可以看出X1的熟料结构良好,质量好;X2的熟料煅烧质量差,属于欠烧熟料。说明用低质煤作为燃料,煅烧出良好的熟料是切实可行的。
黄华考宏涛郭涛柴晓东张千程
关键词:熟料显微结构
水泥窑炉NO_x减排技术探讨被引量:8
2014年
我国水泥工业NOx排放量约占氮氧化物总排放量的10%,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的增强,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的颁布,水泥行业中的氮氧化物的减排也逐渐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本文介绍了我国水泥行业NOx的减排现状,分析了现有脱硝技术的运行情况、脱硝效率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张千程考宏涛郭涛黄华陈本稳柴晓东
关键词:水泥工业脱硝
稳定系统条件下预分解窑熟料产量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3年
根据预分解窑系统的特点,结合国内几家预分解窑生产线的实际生产情况,探讨了在窑炉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影响窑熟料产量的操作因素,讨论了相同窑型的窑炉用煤量、用风量以及主要设备稳定运行状况对窑熟料产量的影响,强调指出烧成系统风、煤的合理匹配以及主要设备对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性,为指导工厂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
柴晓东考宏涛郭涛黄华张千程吴彦霞
关键词:预分解窑熟料产量
不同碱含量生料生产熟料的岩相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选取了某厂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及燃料,经化学全分析后配置成三种不同碱含量的生料,经制样、烘干、950℃预烧30 min,1450℃煅烧40 min并急冷后得到熟料,对熟料进行岩相分析及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熟料小试体1 d快速抗压强度随着碱含量的升高而增大,其28 d强度随着碱含量的升高明显下降。三种熟料的岩相结构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陈本稳考宏涛张千程刘府
关键词:碱含量生料熟料岩相分析
基于能量平衡方法研究国内外水泥行业热能回收利用方法被引量:3
2013年
水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热量浪费,如由窑尾预热器出口和窑头熟料冷却机排出的高温废气、回转窑筒体表面向环境辐射和对流产生的热损失等。研究水泥回转窑筒体表面耗散热回收利用技术,充分合理的利用这种余热资源,是提高水泥厂余热梯级利用程度和能量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为了更加高效地使能源管理计划和能源审计分析方法在水泥烧成系统中得到应用。本文从能量平衡的角度分析了烧成系统的能效利用情况,研究了回收回转窑表面余热的二级窑壳,以揭示潜在的余热回收利用价值,提高烧成系统的能耗利用率。
柴晓东考宏涛郭涛张千程
关键词:能量平衡热量回收
回转窑能量配置的研究
2014年
在某水泥厂的实际生产条件下,结合热工标定现场采集的生产数据,采用试验分析和理论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回转窑内的能量配置情况。结果表明,回转窑系统内收入能量大于支出能量,能量为590.25 k J/kg,回转窑存在用煤量富余的情况,从能量角度说明了该水泥厂产量高的原因(设计产量为2 500 t/d,实际产量为3 180 t/d)。从生产整体分析,若将回转窑多余的用煤量用于分解炉内,不仅能为分解炉提供更多的热量,使入窑生料分解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回转窑的热负荷,延长回转窑的使用周期。
黄华考宏涛郭涛柴晓东张千程王延儒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回转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