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祥坤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家蚕
  • 2篇微粒子
  • 2篇微粒子病
  • 2篇家蚕微粒子
  • 2篇家蚕微粒子病
  • 2篇PCR检测
  • 1篇养蚕
  • 1篇养蚕环境
  • 1篇致病力
  • 1篇致病性试验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孢子
  • 1篇孢子虫
  • 1篇微孢子
  • 1篇微孢子虫
  • 1篇微孢子虫孢子
  • 1篇危险度
  • 1篇灵敏度
  • 1篇流行病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1篇淳安县茧丝绸...
  • 1篇浙江省农业厅
  • 1篇杭州市种子技...
  • 1篇建德市农业技...

作者

  • 4篇鲁兴萌
  • 4篇马焕艳
  • 4篇孟祥坤
  • 2篇何欣怡
  • 2篇李光才
  • 2篇蔡顺风
  • 1篇楼霞
  • 1篇何祥康
  • 1篇林宝义
  • 1篇鲁华云
  • 1篇倪春霄
  • 1篇余荣峰
  • 1篇苘娜娜
  • 1篇邱海洪
  • 1篇李明乾

传媒

  • 2篇蚕业科学
  • 1篇蚕桑通报
  • 1篇中国蚕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养蚕环境样本检测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被引量:6
2013年
家蚕病害流行规律是蚕病防控的技术基础和依据。根据家蚕病原微生物为归因危险度极高流行因子的特点,设计了分层抽样法和光学显微镜检测方案,对12 059个养蚕环境样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和流行病学的过程性分析。结果表明: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在不同蚕区和不同蚕室环境样本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养蚕技术水平农户部分蚕室环境样本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养蚕前的清洁消毒方面,养蚕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与养蚕技术水平较低的农户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在家蚕饲养过程及上蔟后的病源物扩散管理方面,养蚕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比养蚕技术水平较低的农户具有更高的管理水准。由此认为:病源物扩散控制是目前家蚕病害防治中需要得到进一步重视的工作,重视家蚕饲养过程中的病害防控技术实施可以减少病害流行。桑树害虫、蚕沙坑、蚕室内地面和蚕室前地面是病源物扩散控制及清洁消毒技术实施的重要靶标或范围。
鲁兴萌孟祥坤沈柏民朱丽君蔡顺风诸葛翀彭建学马焕艳李明乾何欣怡赵新华
关键词:分层抽样归因危险度
破碎法提取家蚕微孢子虫孢子核酸的PCR检测灵敏度试验被引量:3
2011年
蚕微粒子病检测技术是该病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在通过破碎法提高模板核酸获取量的基础上,对纯化家蚕微粒子虫孢子的PCR检测灵敏度进行了测试。提取核酸-模板稀释测试12对引物的灵敏度中有4对引物达到0.05粒(102粒/mL)、4对引物5粒(104粒/mL)、1对引物50粒(105粒/mL)、2对引物500粒(106粒/mL)和1对引物5000粒(107粒/mL)。两对灵敏度较高的引物(NbZS004F/NbZS004R和NbZS007F/NbZS007R)灵敏度临界值(0.05粒和0.005粒)的PCR重复检测率均为90%。纯化家蚕微粒子虫孢子稀释后提取核酸再进行PCR检测试验中,NbZS004F/NbZS004R和NbZS007F/NbZS007R的灵敏度分别为:5粒(104粒/mL)和0.5粒(103粒/mL)。
李光才蔡顺风何祥康何欣怡马焕艳孟祥坤邱海洪何永强鲁兴萌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孢子聚合酶链式反应
家蚕微粒子病的PCR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家蚕微粒子病检测技术是该病防治中的一项关键性技术,随着PCR技术的发展,使该项技术在家蚕微粒子病的检测中应用成为可能。综述了有关应用PCR技术检测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从模板核酸制备和引物设计等方面分析提高灵敏度和解决特异性问题的途径。提出蚕种生产单位承担母蛾的微粒子病检验,省级检验检疫机构承担蚕种(成品卵)的家蚕微粒子病的监督检验检疫,是PCR技术在蚕种生产质量检验中实用化的重要前提。
鲁兴萌李光才孟祥坤马焕艳林宝义楼霞何永强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PCR灵敏度特异性
不同分子类型家蚕病原性白僵菌的分离及致病性试验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家蚕白僵病在部分蚕区季节性流行较为严重的现象,为了解家蚕病原性白僵菌在养蚕生产中是否存在菌种多样性或存在主流菌种,从浙江省淳安县(CA)、桐乡市(TX)、临安市(LA)和桐庐县(TL)蚕区采集的86份白僵病蚕或病蛹样品中分离得到53个菌株;通过核糖r 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和形态学观察确认,有47个分离菌株为球孢白僵菌属,3个为蜡蚧属,3个为拟青霉属;对ITS序列存在差异的7个分离菌株进行家蚕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存在一定差异,家蚕致病力依次为CA-12(球孢白僵菌属,76.67%)>CA-15(球孢白僵菌属,53.33%)>TX-1(蜡蚧属,28.33%)>CA-1(球孢白僵菌属,16.67%)>CA-6(拟青霉属,10.00%)>TX-12(蜡蚧属,0)=TX-13(0,蜡蚧属),球孢白僵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最强,病势也最急,其他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有高有低;推测家蚕白僵病致病性菌种呈多样性,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家蚕白僵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苘娜娜马焕艳鲁华云倪春霄孟祥坤余荣峰鲁兴萌
关键词:家蚕白僵菌ITS序列分析致病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