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昭培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光催化
  • 2篇催化
  • 2篇U
  • 1篇蛋白二级结构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阻抗
  • 1篇有机碳
  • 1篇石英粉尘
  • 1篇水溶性有机碳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形态
  • 1篇阻抗
  • 1篇联合毒性
  • 1篇金属形态
  • 1篇降尘
  • 1篇关联性分析
  • 1篇光催化还原
  • 1篇硅质
  • 1篇粉尘

机构

  • 4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4篇董发勤
  • 4篇罗昭培
  • 2篇刘明学
  • 2篇代群威
  • 2篇何辉超
  • 1篇贺小春
  • 1篇李刚
  • 1篇赵玉连
  • 1篇霍婷婷
  • 1篇邓跃全
  • 1篇郭玉婷
  • 1篇秦永莲
  • 1篇许凤琴
  • 1篇侯丽华
  • 1篇王岩
  • 1篇王萍萍
  • 1篇马杰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25半导体矿物光催化还原U(Ⅵ)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直流电压法将P25型TiO2粉末负载于FTO导电玻璃制成半导体矿物电极,研究其在不同小分子有机物(甲酸、甲醇、乙酸、乙醇)、不同浓度(0、20、40、60、80、100mmol/L)甲酸作为空穴捕获剂下对U(Ⅵ)的光催化还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电离能力的强弱不同,酸类小分子有机物对空穴的捕获能力强于醇类小分子有机物,添加的小分子有机物均能提高U(Ⅵ)的还原率且甲酸效果最好,添加60mmol甲酸光催化反应4h后,U(Ⅵ)的还原率能达到90.26%。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分析表明,反应后电极表面有大颗粒方块状U(Ⅳ)的矿物生成,占据反应活性位点。电化学阻抗分析显示,反应后电极传递电子的阻力增大,电子传输能力减弱,催化活性降低。
罗昭培董发勤何辉超刘明学代群威宗美荣王萍萍王岩李刚马杰
关键词:电化学阻抗
P25半导体矿物光催化还原去除U(Ⅵ)研究
在光催化领域,TiO是常见研究用半导体矿物,P25型TiO由80%锐钛矿与20%金红石组成,具有较高光催化效果。近些年对TiO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重金属及有机物的吸附研究及光催化降解,对于将TiO制成工作电极结合电化学工作...
罗昭培董发勤何辉超刘明学代群威宗美荣王萍萍王岩李刚马杰
文献传递
不同粒段降尘重金属赋存与有机碳关联性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为评估不同粒径降尘重金属形态与有机物含量的相关性,测定山西运城市3种不同粒段降尘颗粒中不同形态As、Pb、Cd、Cr、总有机碳(TOC)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并对重金属富集因子、生物有效性以及重金属赋存形态与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尘中金属总含量呈现As>Cr>Pb>Cd,随粒径增大,富集重金属总量升高,不同粒段重金属形态区别不明显;随着粒径的减少,降尘中WSOC和TOC明显降低;降尘TOC和WSOC含量与某些形态的Pb、Cd、Cr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As相关性较差;富集因子(EF)呈现Cd>As>Pb>Cr,其中Pb和Cd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Cr、As属于较稳定的元素.降尘颗粒来源不同,赋存有机物和重金属行为差异明显,不同粒段降尘颗粒环境风险不同.
霍婷婷董发勤刘孟清蒋璐蔓罗昭培李冬坤邓跃全贺小春
关键词:降尘重金属形态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
载铅(Ⅱ)高硅质大气矿物细颗粒对大肠杆菌的毒性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以大气颗粒物中的高硅质矿物细颗粒——石英粉尘和重金属离子附载污染物Pb(Ⅱ)为实验材料,人工制备载铅石英粉尘。以1.6g·L^(-1)的载铅(Ⅱ)石英粉尘及不同浓度的PbCl2染毒大肠杆菌细胞,观察染毒2h后对机体的联合氧化损伤效应,并探讨其对大肠杆菌表面基团及蛋白酰胺I带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b(Ⅱ)、载铅石英粉尘作用后,大肠杆菌细胞活力降低,胞内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产生增多、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引起细菌氧化应激水平的提高;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载铅石英粉尘的细菌毒性与粉尘中Pb(Ⅱ)可交换态含量成正相关,载带高浓度Pb(Ⅱ)的石英粉尘组胞内ROS/MDA水平与其单纯石英粉尘组和Pb(Ⅱ)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重金属Pb(Ⅱ)、载铅石英粉尘对大肠杆菌菌体表面基团的影响主要集中于磷酸二酯基团和表面多糖分子,采用二阶导、去卷积和谱线拟合技术对酰胺Ⅰ带特征峰(1 600~1 700cm^(-1))进行分峰拟合后发现,与Pb(Ⅱ)、载铅石英粉尘(Q-Pb-0,Q-Pb-3)作用后,β-sheets/α-helices的比值由对照组的1.41分别降低到1.33,1.27和1.22,表明细菌表面蛋白质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可能影响了细菌的生理活动。研究表明自由基所产生的氧化损伤可能是载Pb(Ⅱ)石英粉尘的一种重要毒性作用机制,载带Pb(Ⅱ)的复合石英粉尘在致大肠杆菌机体氧化损伤效应方面二者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董发勤秦永莲代群威赵玉连刘明学侯丽华郭玉婷许凤琴罗昭培
关键词:石英粉尘大肠杆菌蛋白二级结构联合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