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CL3基因表达:一个新的胶质瘤预后预测因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ell CLL/Lymphoma 3,BCL3)基因表达与胶质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公用数据库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和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下载了包含BCL3基因表达和患者预后的胶质瘤数据集数据,采用Gene Spring GX 11.0软件进行归一化,使用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LGG)和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数据集中,BCL3基因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均显著相关(P<0.05),在Batch1和Bactch2两个数据集中,BCL3基因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OS也均显著相关(P<0.05)。以BCL3表达水平中位数为界,将各数据集分为BCL3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发现BCL3高表达组的死亡风险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而GBM数据集中BCL3高表达组的肿瘤复发风险显著高于低表达组。结论 BCL3基因表达与胶质瘤的预后显著相关,且BCL3基因的高表达预示着较差的预后。BCL3基因表达是一个新的胶质瘤预后预测因子。
- 王莹李曦张隆伯伍军宋涛霍雷方加胜
- 关键词:胶质瘤预后基因表达
- 颧弓软骨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19年
- 软骨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颧弓的软骨肉瘤非常罕见,对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敏感性差,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一例起源于颧弓的青年软骨肉瘤患者,术中全切肿瘤,术后未进行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随访4年,恢复良好。
- 方薪淇王莹马玉杰谭泽明伍军
- 关键词:颅骨肿瘤软骨肉瘤颧弓
-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1年
-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Lhermitte-Duclos disease,LDD)是一种罕见的位于后颅窝的脑部肿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1例起源于左侧小脑和蚓部的LDD患者,MRI显示肿瘤在近蚓部区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在2016年8月11日进行肿瘤部分切除后未进行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1个月,总体生存时间为17个月,说明部分切除不利于患者预后,因为残留的病灶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复发。本文还结合相关文献,对LDD的发病原因和诊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 刘志强何彦庆付佳鑫伍军宋涛王莹黄天翔
- 关键词: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
- 92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影响高级别胶质瘤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首诊确定为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IV级)的92例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个月,肿瘤全切率为72. 83%,1年、2年、3年、4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6. 5%,35. 9%,30. 4%,25. 4%。Log-rank单因素分析表明高级别胶质瘤预后与年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肿瘤大小、数目、是否累及多个皮层脑叶或者运动功能区、切除程度、病理级别、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是否突变、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是否甲基化、Ki 67指数、术后是否进行放疗和/或化疗以及所进行的放化疗的方式、复发后是否积极治疗相关(P <0. 05)。引入检验水准(α=0. 01),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肿瘤切除程度、术后是否进行放疗和/或化疗是影响高级别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1)。结论发病年龄<65岁、肿瘤全切除、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较好。
- 刘志强方薪淇宋涛王莹黄天翔马玉杰伍军
- 关键词:高级别胶质瘤预后因素
- 脑膜瘤肺部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8年
-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6.6%,脑膜瘤的发病率约为8.3/10000。本病主要为良性临床表现,少数脑膜瘤表现为局部恶性生物学行为,并且近期对具有相关恶性临床表现的脑膜瘤亚型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脑膜瘤发生转移的概率极低,约为1/1000,所以国内外对脑膜瘤的转移鲜有报道。2007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脑膜瘤肺部转移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刘志强伍军宋涛王莹马玉杰方薪淇
- 关键词:肺部转移脑膜瘤文献复习恶性生物学行为神经外科
- 烟雾病围手术期卒中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脑血运重建术是目前烟雾病外科治疗的有效方式,但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可达15.6%,且这部分患者预后不佳。该研究拟分析烟雾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而指导临床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以降低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纳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21年4月手术治疗102例烟雾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该类患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02例烟雾病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8.22岁,共行118侧脑血运重建术,包括51次联合血运重建术和67次间接血运重建术。烟雾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为6.78%,其中缺血性卒中5例,出血性卒中3例,无死亡病例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铃木分期(OR:9.814;95%CI:1.655~58.204, P=0.012)、低脑梗死评分(OR:0.646;95%CI:0.440~0.948, P=0.026)及脑白质高信号(WMHs)(OR:7.302;95%CI:1.203~44.310, P=0.031)是烟雾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具有高铃木分期、低脑梗死评分及WMHs特征的烟雾病患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风险高,需对这些患者严格管理。
- 陈攀王莹曾飞跃杨帅陈远兵王君宇陈风华黄正
- 关键词:烟雾病
- 颅骨表皮样囊肿1例被引量:2
- 2018年
- 表皮样囊肿是颅内常见病变,多由胚胎残余组织异位引起,好发于桥小脑角、鞍区、大脑脑室内等处,而发生在颅骨的表皮样囊肿(skull epidermoid cyst,SEC)临床上十分少见。对于非典型表皮样囊肿,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本文报告1例被误诊的颅骨表皮样囊肿,回顾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
- 方薪淇马玉杰宋涛伍军王莹
-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颅骨脑膜瘤颅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