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铨
- 作品数:4 被引量:68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根系分泌物介导下的连作太子参致病菌的响应机制研究
- 吴红淼吴林坤王娟英朱铨林文雄
- 关键词:太子参连作障碍根系分泌物沙门氏菌
- 不同连作年限怀牛膝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33
- 2017年
- 以不同连作年限怀牛膝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技术和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怀牛膝连作会使大部分大量元素(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上升,而全氮、全钾的变化并无明显趋势。全量钙、全量镁、全量锰和有效锌的含量也会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研究发现,怀牛膝连作1a的土壤与对照相比,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别不大,但是与连作10a和30a的土壤相比微生物多样性却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中总PLFAs、细菌、革兰氏阴性菌Gram(-)及真菌含量都随连作年限增加而明显上升,微生物多样性增加,且革兰氏阳性菌Gram(+)/革兰氏阴性菌Gram(-)的比值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下降。此外,土壤中一些嗜热解氢杆菌和真菌等参与土壤物质循环和木质素降解的微生物类群数量明显增加,假单胞菌等有益微生物类群也显著增多,这是牛膝连作促进作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用药用植物怀牛膝证明了植物根际微生物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对植物连作促进或连作抑制作用的产生与控制的生态学意义。
- 王娟英许佳慧吴林坤吴红淼朱铨孔露霏林文雄
- 关键词:怀牛膝磷脂脂肪酸根际微生物
- 根际调控在缓解连作障碍和提高土壤质量中的作用和机理被引量:16
- 2016年
- 近年来,世界人口密度的提高,全球变化的加剧,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由此而引发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和对土壤资源掠夺性的过度利用导致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单一化耕作模式的大力推行,使得土壤品质下降、土壤病虫害大面积爆发;设施农业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土壤出现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微生物区系紊乱、土壤板结等问题;尤其,在药用植物、农作物和蔬菜栽培中,还普遍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土传病害严重,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药材等的产量与品质。在这种农业生产问题的背景下,通过根际调控来改善植物生长,提高土壤质量,有助于缓解现在和未来的农业与环境问题。根际作为隐藏在地下的介导植物与土壤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其对土壤品质和植物养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根际调控作为一种新的调控模式,对农业生产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作物多样性栽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改良、植物化感作用的利用等,诸如此类的根际调控在对土壤的改良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当前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新挑战,从根际调控的角度阐述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对根际调控在在未来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 吴红淼吴林坤王娟英朱铨许佳慧郑才亮林文雄
- 关键词:土壤质量连作障碍植物化感
- 不同改良措施对太子参根际土壤酚酸含量及特异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6年
- 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部入药,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大,但其栽培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连作导致产量品质严重下降,病虫害猖獗,探索太子参连作障碍形成的机制及其消减措施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广泛栽培的"柘参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壤农化分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荧光定量PCR(qPCR)等技术对不同连作年限或不同消减措施下太子参根际土壤的主要养分、酚酸含量动态及特异菌群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太子参连作导致产量显著下降,与正茬相比产量下降达43.5%,而水旱轮作和微生物菌肥处理可不同程度缓解其障碍效应.太子参连作土壤主要养分(如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钾)未降反升,但导致土壤酸化.HPLC分析表明,太子参连作下或者随生长时期的推进,土壤酚酸类物质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积累效应,膨大中期和收获期重茬土壤中大部分酚酸含量甚至低于正茬土壤.进一步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太子参连作导致前期分离筛选到的几类病原菌(如尖孢镰刀菌、踝节霉菌、Kosakonia sacchari)的绝对含量显著上升,而水旱轮作和微生物菌肥处理可有效降低3类病原菌的含量,改善微生态结构.综上认为,太子参连作障碍的发生并非由土壤养分匮乏或者酚酸持续积累直接造成,可能主要与连作下土传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爆发有关,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太子参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及消减修复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吴林坤吴红淼朱铨陈军王娟英吴艳红林生林文雄
- 关键词: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