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宁波

作品数:22 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诺如病毒
  • 11篇病毒
  • 8篇源性疾病
  • 8篇食源
  • 8篇食源性
  • 8篇食源性疾病
  • 6篇食品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实时荧光
  • 3篇副溶血性
  • 3篇副溶血性弧菌
  • 2篇毒蘑菇
  • 2篇乙基
  • 2篇鱼腥草
  • 2篇中毒
  • 2篇三甲氧基硅烷
  • 2篇食品安全
  • 2篇食品污染
  • 2篇实时荧光RT...

机构

  • 22篇浙江省疾病预...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22篇廖宁波
  • 17篇陈江
  • 16篇章荣华
  • 11篇陈莉莉
  • 7篇张严峻
  • 7篇齐小娟
  • 5篇张荷香
  • 4篇王绩凯
  • 2篇施晓峰
  • 2篇朱大方
  • 2篇周标
  • 1篇程东庆
  • 1篇吴国平
  • 1篇龚黎明
  • 1篇茅海燕
  • 1篇汤鋆
  • 1篇张政
  • 1篇李静
  • 1篇吕鹏
  • 1篇陈莉莉

传媒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预防医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食品科学技术...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年-2017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32
2019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6年-2017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事件数和病例数最多,分别占原因查明总数的70. 85%及82. 79%。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占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总事件数的61. 81%。毒蘑菇中毒的死亡人数最多,占60. 87%。有毒动物中毒以河豚鱼为主,占39. 29%。有毒植物中毒以四季豆为主,占58. 97%。有毒化学物中毒以亚硝酸盐为主,占59. 18%。5月-10月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占细菌性事件总数的85. 23%。6月-10月毒蘑菇中毒占毒蘑菇事件总数的96. 77%。中毒食物以动物性水产品最多,其次是肉与肉制品。事件发生场所以餐饮单位最多。结论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致病因子、不同人群及不同场所,有针对性地做好食源性疾病预警、防控工作。
孙亮陈莉莉廖宁波陈江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一种基于氨基化硅胶浓缩检测水体中诺如病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氨基化硅胶浓缩检测水体中诺如病毒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含有诺如病毒的待测污染水样与氨基化硅胶混合,在pH值为5~10的条件下,于20‑30℃下振荡孵育2小时,孵育结束后,离心,沉淀用BGT洗脱液浸泡1...
廖宁波章荣华张严峻陈江
2016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9
2019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浙江省340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门诊和住院病例相关信息,并在其中101家哨点医院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样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 2016年浙江省共监测报告腹泻病例49 774例,病例数以5~10月较为集中,占总病例的68.06%;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可疑食物中以水产及其制品占比最大,其次为肉与肉制品;≤5岁及26~35岁年龄组为高发病人群;可疑食物分别以乳与乳制品和水产及其制品最为常见。采集食源性样本43 386份,检出阳性病原体4 002株,分别为副溶血性弧菌1 978株、沙门菌1 102株、诺如病毒655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28株和志贺菌39株。以诺如病毒和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70%和4.56%。3月(诺如病毒)、8月(副溶血性弧菌)、11月(诺如病毒)有检出高峰。结论浙江省食源性疾病发生具有年龄、职业和季节性分布特点,应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积极开展针对性防控。
陈江齐小娟张政陈莉莉孙亮廖宁波章荣华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致病菌食品安全腹泻
2015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分析2015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并提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防控重点。方法收集2015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及各县(市、区)地理、常住人口资料,采用Arc GIS 10.2和SPSS 19.0软件对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年浙江省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16起,发病1 009例,住院115例,死亡10例;发病高峰期为6—11月;副溶血性弧菌报告事件数居首位(32.76%),其次为毒蘑菇中毒事件(8.62%);暴发点散在分布于全省各地(Moran指数I=0.013 27,P=0.726),但嘉兴、丽水及金华等局部内陆地区有副溶血性弧菌性食源性疾病聚集热点;事件发生场所居前3位的为宾馆饭店、家庭及农村宴席,其中家庭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比例上升,其住院率(33.90%)及病死率(7.63%)最高。结论在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的夏秋季节,应做好细菌性及毒蘑菇类食源性疾病的预警预报工作,继续加强规范集体供餐单位的监督及管理工作。
朱大方周标陈江廖宁波章荣华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杭嘉湖地区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发病率的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了解杭州、嘉兴、湖州(简称"杭嘉湖")地区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了解该两种致病菌感染所造成的该地区人群疾病负担。方法对杭嘉湖地区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和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2013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对腹泻病例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检测,综合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发病率及各项乘数,计算杭嘉湖地区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的发病率。结果杭嘉湖地区哨点医院2013年累计采集6 346例腹泻病例粪便或者肛拭样本,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菌株292株、非伤寒沙门菌阳性菌株145株,检出率分别为4.60%和2.28%;调查9 548例,杭嘉湖地区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2.95%(95%CI:2.61%~3.29%),年发病率为0.39次/人年(95%CI:0.34次/人年~0.43次/人年);感染低估系数为1 002.84,推算出杭嘉湖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和非伤寒沙门菌的食源性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 220.27/10万、837.64/10万。结论副溶血性弧菌和非伤寒沙门菌食源性感染造成浙江省杭嘉湖地区较为严重的疾病负担,应加强以实验室为基础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
陈江张荷香廖宁波齐小娟陈莉莉王绩凯周标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疾病负担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发病率
一种基于氨基化硅胶浓缩检测水体中诺如病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氨基化硅胶浓缩检测水体中诺如病毒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含有诺如病毒的待测污染水样与氨基化硅胶混合,在pH值为5~10的条件下,于20‑30℃下振荡孵育2小时,孵育结束后,离心,沉淀用BGT洗脱液浸泡1...
廖宁波章荣华张严峻陈江
文献传递
2019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分析2019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浙江省11个地市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上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86起,发病数达1 696例,死亡5例。暴发高峰在8月。暴发场所以家庭、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及学校食堂为主。细菌性因素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首要致病因素,其中排首位的致病菌是副溶血性弧菌。冷加工糕点引起的沙门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逐年增加。毒蘑菇中毒事件共报告44起,导致4例死亡,是致死性最高的致病因素。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健康宣教,对重点食品、重点场所、重点致病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降低食源性疾病的负担。
陈莉莉陈江廖宁波孙亮齐小娟章荣华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毒蘑菇
生菜共生菌对诺如病毒灭活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了解生菜共生菌对诺如病毒灭活的影响及机理。方法从农田和超市采集生菜样品,分离鉴定共生菌;加共生菌的诺如病毒液为实验组,不加共生菌为对照组。采用高温、紫外线、含氯消毒剂灭活,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病毒量比值,评价共生菌对诺如病毒抗灭活能力的影响;通过检测共生菌对紫外线破坏病毒衣壳蛋白的影响和对病毒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共生菌作用机理。结果共鉴定11株生菜共生菌,均为杆菌,以假单胞菌属为主。10株生菜共生菌能提高诺如病毒抗高温灭活能力,其中稻田叶螨微杆菌、台湾贪铜菌(SC061204)、古川假单胞菌、烟粉虱肠杆菌和食树脂假单胞菌(SC061211)较为显著;11株菌均能提高诺如病毒抗紫外线灭活能力,其中恶臭假单胞菌、稻田叶螨微杆菌和烟粉虱肠杆菌较为显著;恶臭假单胞菌能提高诺如病毒抗二氧化氯灭活能力,危害等级为Ⅰ级。恶臭假单胞菌、稻田叶螨微杆菌、烟粉虱肠杆菌能显著降低紫外线对诺如病毒衣壳蛋白的破坏作用。9株共生菌促进诺如病毒吸附,吸附促进率为1.04%~46.73%;恶臭假单胞菌和食树脂假单胞菌(SC061211)抑制诺如病毒吸附,吸附促进率分别为-6.50%和-19.85%。结论生菜共生菌可能通过保护诺如病毒衣壳蛋白和促进病毒吸附来提高诺如病毒抗灭活能力,在灭活诺如病毒的过程中应控制共生菌的存在。
吴康军卢宇剑周文婕王书菁邹松炎廖宁波茅海燕程东庆
关键词:生菜共生菌诺如病毒灭活
一种基于负电荷膜浓缩检测食品中诺如病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电荷膜浓缩检测食品中诺如病毒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待测样品用洗脱液浸泡,室温振荡洗脱,离心,获得上清液;取上清液调节pH值至2~4,采用孔径为0.45μm负电荷滤膜抽滤,获得抽滤后的滤纸;将抽滤后的...
廖宁波章荣华张严峻陈江
文献传递
食品中病毒提取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随着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频频发生,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世界卫生问题。研究表明大多数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主要是由食源性病毒引起的。此类病毒在许多食物表面或者内部都有分布,会引起疫病暴发和流行,危害人体健康,对食品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及时了解食品中病毒情况,需要对不同食物来源中的食源性病毒进行准确检测。通常食源性病毒的检测分成3个部分:病毒的提取、病毒基因组的纯化和分子检测。但在实际检测中,由于食物的组成成分差异性大以及食源性病毒污染量少、致病性高等特点,使得不同食品中病毒的检测难度增加。本文就已报道文献中食源性病毒提取及检测方法加以阐述,为进一步完善食品中病毒检测方法提供思路。
廖宁波李静孙亮王月霞施晓峰张严峻陈江章荣华
关键词:食品纯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