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腰椎
  • 3篇胸腰椎
  • 3篇内固定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治疗胸腰椎骨...
  • 2篇入路
  • 2篇疏松性
  • 2篇切除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螺钉
  • 2篇椎骨
  • 2篇椎间孔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切除
  • 2篇螺钉
  • 2篇脊柱
  • 2篇骨质

机构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刘欢
  • 9篇费昊东
  • 8篇王守国
  • 4篇葛运如
  • 4篇孙鹏
  • 3篇徐用亿
  • 2篇庄宇

传媒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椎间盘切除联合激素治疗L_(5)S_(1)椎间盘脱出症
2021年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en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联合激素(glucocorti-coid,GC)治疗L_(5)S_(1)椎间盘脱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2019年1月PELD治疗的单纯L_(5)S_(1)椎间盘脱出症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40例于PELD手术结束时硬膜外注射复方倍他米松,42例术后予以静脉滴注甲强龙,34例不使用GC.比较三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三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 NRS评分由低至高依次为:硬膜外组<静脉组<空白对照组(P<0.05);而JOA评分由高至低依次为:硬膜外组>静脉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较,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NR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三组间NRS、ODI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较,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椎管面积均显著增加(P<0.05),而椎间隙高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三组间椎管面积和椎间隙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ELD联合GC治疗L_(5)S_(1)椎间盘脱出症可显著改善早期临床结果.
刘欢徐用亿陈晓钢王守国费昊东
关键词: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评估静脉注射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A)疗法在老年急性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并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13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72例)术后予基础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67例)在基础治疗上予静脉注射ZA。术后随访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12和18个月健侧髋部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水平。结果:139例患者随访20~28个月,平均23.9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6、12及18个月的BMD显著升高(P<0.05),而BTMs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在术后6个月显著改善(P<0.05),而在术后12、18个月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早期联合ZA治疗,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还可改善BTMs、BMD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葛运如丁其瑞费昊东徐用亿刘欢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骨质疏松唑来膦酸
单、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OVCF 72例,均为单发椎体压缩骨折,随机分为单侧椎弓根入路的观察组(36例)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的对照组(36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伤椎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Cobb角、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12~21个月)。两组年龄、性别、伤椎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均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 <0.05),而两组间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内患者各时间节点的VAS、ODI评分较前均有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术后3 d 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而其他时间节点两组间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OVCF临床疗效相似,而单侧椎弓根入路PV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的优点,单侧椎弓根入路手术近期止痛效果可能不及双侧入路手术,但远期效果一致。单侧椎弓根入路PVP能够作为OVCF的治疗方案。
刘欢费昊东陈晓钢孙鹏王守国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症压缩性骨折
显微镜在脊柱外科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2022年
研究分析显微镜在脊柱外科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参与脊柱外科临床规划培训教学的92名医学生进行研究,按照参与培训的先后顺序将医学生分为2组,其中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参与培训的46名医学生为对照组,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参与培训的46名医学生为观察组。参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显微镜辅助教学,对2组医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医学生理论知识成绩为(91.25±5.83)分,实践操作成绩为(92.14±5.32)分,均高于对照组医学生,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医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医学生,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显微镜在脊柱外科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不仅可以提高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水平,还可以提高医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与推荐应用。
刘欢王守国
关键词:显微镜脊柱外科
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医疗纠纷案例分析联合互动式教学的效果探究
2023年
观察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医疗纠纷案例分析联合互动式教学的效果,并重点分析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培养实习生能力及素养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2021.01~2023.01在本院骨科实习的66例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同时以入科顺序为划分标准,对66例实习生进行分组研究,其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小组命名为对照组,采用医疗纠纷案例分析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小组命名为观察组,两组均由33例实习生组成。通过统一考核与问卷调查,评估、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理论与实操成绩分别为(86.23±2.76)、(86.01±2.82),均高于对照组的(81.15±4.01)、(81.02±3.97),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学习效果优于对照组,增强纠纷防范意识、培养医患沟通技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加强知识记忆理解、锻炼临床实操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氛围的营造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医疗纠纷案例分析联合互动式教学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刘欢费昊东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两种小鼠膝关节骨软骨损伤模型制备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与注射器针头造模方法比较,观察钨钢麻花钻头制备小鼠膝关节骨软骨损伤模型效果,以期为骨软骨损伤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方法75只2月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n=25),A组采用注射器针头、B组采用钨钢麻花钻头制备右后肢膝关节骨软骨损伤模型,C组为假手术组。术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分别于造模后1 d及1、2、4、8周取材,常规行HE染色观察,并测量A、B组1 d时损伤部位深度、宽度、横截面积,计算损伤部位深度占关节软骨厚度的百分比(深度/厚度);取8周切片分别行甲苯胺蓝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国际软骨研究协会(ICRS)评分标准评价A、B组骨软骨损伤愈合情况。结果所有小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HE染色示C组为正常软骨形态。造模后1 d,A组损伤仅突破软骨层达软骨下骨,未进入骨髓腔;B组损伤已达骨髓腔。A组损伤部位深度、宽度、横截面积和深度/厚度均小于B组(P<0.05)。造模后1、2、4、8周,A组损伤部位均未见明显组织填充,至8周时未见甲苯胺蓝着色以及Ⅱ型胶原表达;而B组损伤部位随时间延长已逐渐被组织填充,8周时见甲苯胺蓝着色及Ⅱ型胶原表达。8周时A组ICRS评分为(8.2±1.3)分,低于B组的(13.6±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7,P=0.000)。结论相对于注射器针头造模方法,钨钢麻花钻头可突破软骨下骨进入骨髓腔,软骨损伤能自发愈合,是一种更好的小鼠膝关节骨软骨损伤模型制备方法。
刘欢刘欢马成秦豪男魏易凡任永信
关键词:骨软骨损伤动物模型小鼠
以棘突顶点皮缘连线作为胸腰椎椎弓根经皮置钉矢状面进钉角度的参照被引量:2
2019年
背景: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在技术上要求很高并且涉及到辐射暴露,大量的射线对患者和外科医生都有严重的影响。目的:介绍一种以棘突顶点皮缘连线作为椎弓根螺钉矢状面进钉角度参照的经皮置钉技术,以有效减少术中辐射暴露。方法:收集100例正常成人的胸腰椎MRI(健康对照组),分为正常体质量组及肥胖组,分别测量T1-L5椎体上终板的平行线与相应棘突顶点皮缘连线的夹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再收集100例L1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MR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及肥胖组,同样方法对L1椎体临近的上下椎体进行测量,即T12及L2棘突顶点皮缘连线与椎体上终板的交角,与健康对照组测得值分别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棘突顶点皮缘连线与椎体上终板的角度。结果与结论:①健康对照组正常体质量者中,矢状面上棘突顶点皮缘连线与椎体上终板平行线夹角为87°-95°(T1-L4范围),健康对照组肥胖患者矢状位片上在86°-94°(T8-L2范围),2组平均值均为90°;②骨折组所测角度范围在90°附近,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该角度并不受椎体骨折影响;③结果表明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手术中,正常体质量者T1-L4范围、肥胖者T8-L2范围矢状面上保持椎弓根螺钉置钉角度与棘突顶点皮缘连线夹角在90°左右,可使椎弓根螺钉与椎体上终板保持平行。提示以棘突顶点皮缘连线作为椎弓根螺钉矢状面进钉角度参照的经皮置钉技术是一项治疗脊柱骨折有效可行的方法。
马健张猛刘欢王守国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短期临床效果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经后正中入路、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和经皮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115例,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传统后正中入路)、B组(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和C组(经皮入路),比较3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术前,术后3 d、3个月、12个月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来评价临床疗效,采用腰椎侧位片评价伤椎高度比及Cobb′s角。结果:3组患者年龄、性别、BMI、骨折部位、骨折分型、术前腰痛VAS和ODI评分以及伤椎高度比和Cobb′s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于C组,A和B组切口长、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住院费用低(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A组最多,B组其次,C组最少(P<0.05);住院时间A组最长,B组其次,C组最短(P<0.05)。相较于术前,3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和Cobb′s角显著降低、伤椎高度比显著增加;术后3 d和3个月,B、C两组VAS和ODI评分低于A组(P<0.05)。术后12个月3组患者腰痛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伤椎高度比和Cobb′s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入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疗效。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和经皮入路较传统后正中入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经皮入路较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创伤更小、术后无需放置引流、住院时间更短,但手术时间更长、透视次数更多、住院费用更高,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用。
丁其瑞刘欢王守国费昊东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后正中入路
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2020年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手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6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70例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34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为观察组,36例行传统开窗手术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和术后1 d、3个月、12个月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总体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和传统开窗手术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前者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庄宇费昊东徐用亿刘欢
关键词:椎板开窗
新型辅助复位经皮内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2023年
[目的]探讨自行制作的新型复位固定装置辅助经皮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5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43例采用新型辅助复位固定装置协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新型组),42例采用传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传统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新型组手术时间[(36.0±6.6)min vs(55.7±8.5)min,P<0.001]和术中透视次数[(19.8±3.2)次vs(36.7±6.3)次,P<0.001]均显著优于传统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6.7±3.2)个月,末次随访,两组Flynn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新型组的提携角显著大于传统组[(11.2±1.4)°vs(8.0±1.3)°,P<0.001],但是,两组间Baumann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辅助复位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可缩短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
吉祥刘欢丁其瑞葛运如孙鹏费昊东王守国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固定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