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磊
-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兔脓毒症休克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评价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兔脓毒症休克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联合静脉注入内毒素制备脓毒症休克模型。将5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造模组(B组,n=14),以1 ml.kg-1.min-1速率输注林格液进行液体复苏;多巴胺组(C组,n=14),以1 ml.kg-1.min-1速率输注林格液进行液体复苏,持续输注多巴胺3~15μg.kg-1.min-1;去甲肾上腺素组(D组,n=14),以1 ml.kg-1.min-1速率输注林格液进行液体复苏,持续输注去甲肾上腺素0.05~0.5μg.kg-1.min-1;对照组(A组,n=14),动物仅接受剖腹探查术。各组分为3、6 h两个时相点各7只,留取血标本后离心测定各时相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并留取肝脏标本作光镜检查。结果:B、C、D组血中ALT、TNF-α和IL-β值在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A组(P<0.05);C、D组血清ALT、TNF-α和IL-β值在3、6 h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3 h血清指标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 h明显高于D组(P<0.05);形态学观察发现C、D组各时相点肝损伤明显轻于B组。结论:脓毒症休克时肝损伤严重,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均可以有效缓解脓毒症休克引起的肝损伤,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效果优于多巴胺。
- 陈琳张铮秦海东鲍磊范晓春玉章锋
-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肝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去甲肾上腺素
- 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脓毒症休克兔肠屏障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 评价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脓毒症休克兔肠黏膜通透性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联合静脉注入内毒素制备脓毒症休克模型,将63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n=7)、造模组(B组,n=14)、多巴胺组(C组,n=14)、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组(D组,n=14)和去甲肾上腺素+精氨酸升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组(E组,n=14),各组分别于造模后3、6 h 2个时相点处死7只,留取尿标本测定各时相点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lactulose/mannitol, L/M) ,并留取回肠标本作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 各组尿中L/M值在各时相点均高于A组;C组与B组比较,尿中L/M值在3、6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尿中L/M值在3 h显著低于B组(P〈0.05);E组尿中L/M值在3、6 h均显著低于B组(P〈0.05).形态学观察发现D、E组回肠损伤明显轻于B、C组.结论 脓毒症休克时肠黏膜屏障损伤严重;去甲肾上腺素联用多巴酚丁胺或小剂量精氨酸升压素可以有效缓解脓毒症休克引起的肠形态和肠通透性改变;去甲肾上腺素联用小剂量精氨酸升压素效果可能更持久.
- 范晓春张铮秦海东鲍磊玉章锋陈琳
-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肠黏膜通透性精氨酸升压素
- 参附对大鼠脑再灌注损伤中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 Injectio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 ion Injury,CIRI)中脑神经元细胞凋亡及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
- 秦海东张铮鲍磊
- 文献传递
- 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COPD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0年
- COPD是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患病率较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目前,在世界范围内,COPD是引起死亡的四大病因之一[1]。在我国,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现在大约有超过五千万的COPD病人,主要为老年病人,而且数量逐年上升,该病总死亡人数占全球的31.1%[2]。在导致COPD的诸多病因中感染因素占主要地位,炎症及氧化应激是COPD发病的主要机制[3]。
- 宋杨孙才智鲍磊秦海东
- 关键词:慢性炎症性疾病老年病人老年人群患病率
- 纳洛酮对肺再灌注损伤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损伤中细胞凋亡.I/R及血红素氯合酶-1(hein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1R组)、纳洛酮组(Na组)。I/R组钳夹肺门远心端,阻断肺门(以肺无舒缩为阻断标准),建立在体肺I/R损伤模型。Na组在该基础上予纳洛酮1mg·kg^-1腹腔注射,各组分别于3,6h点取标本,用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肺组织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率,测算肺湿干比(W/D),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O-1的mRNA表达,电镜观察肺超微结构改变。采用Stata9.0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R组与Sh组相比,3,6h点肺组织凋亡率明显增加,W/D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3,6h点,HO-1的mRNA表达与肺组织凋亡率、W/D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IR组柑比,Na组3,6h点肺组织凋亡率明显减少,W/D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组织HO-1表达显著增加(P〈0.01),肺组织超微结构损害明显减轻。结论在肺I/R损伤早期,纳洛酬可以诱导HO-1的mRNA表达大量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
- 张铮沈华徐英马明洲程惠宋希鲍磊秦海东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纳洛酮血红素氧合酶-1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参附对大鼠脑再灌注损伤中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 Injectio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中脑神经元细胞凋亡及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
- 秦海东张铮鲍磊徐英宋希程惠吴海荣
- 文献传递
- BiPAP呼吸机抢救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加氧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辅...
- 刘小东沈华张铮秦海东鲍磊
- 危重病患者中硒的补充
- 鲍磊张铮秦海东
- 文献传递
- 危重病患者中硒的补充
- 鲍磊张铮秦海东
- 参附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 Injectio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Injury,CIRI)中脑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 鲍磊张铮秦海东程惠宋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