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坤杰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黄土
  • 3篇沉积环境
  • 3篇沉积物
  • 2篇粒度参数
  • 1篇淤地坝
  • 1篇指标体系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监测
  • 1篇泥沙
  • 1篇泥沙来源
  • 1篇侵蚀力
  • 1篇小流域
  • 1篇粒度特征
  • 1篇化学元素
  • 1篇环境信息
  • 1篇黄土高原
  • 1篇黄土高原小流...
  • 1篇降雨
  • 1篇降雨侵蚀

机构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郭坤杰
  • 5篇岳大鹏
  • 5篇王朋晓
  • 1篇颜艳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土洼后小滩沟沉积物理化特征及其揭示的环境信息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荧光光谱仪、激光粒度仪等仪器对黄土洼后小滩沟台地取得的950个沉积物样品进行测定,获取了淤地坝元素含量、粒度参数等多项指标。对粒度参数、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并揭示了相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信息。结果表明:黄土洼后小滩沟沉积物具有"二元结构"沉积旋回,进一步佐证了该地区次生黄土的水成说,且其中"细淤泥层"可以作为洪水沉积结束的重要标志;后小滩沟E剖面同主沟内C剖面的粒度分布差异表明了黄土洼地区泥沙运移主要受搬运距离的影响;在黄土洼后小滩沟聚湫沉积剖面中,常量元素中Si的含量最大,而Al、Ca等元素的含量相对次之;根据剖面元素同粒度参数的变化特征,可分为3类:Ⅰ类元素遵循"元素的粒度控制规律",元素同粒度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Ⅱ类元素同部分粒度参数相关性较好;Ⅲ类元素不受粒度控制,而受元素自身性质、搬运营力等多重影响。并且进一步验证了黄土洼后小滩沟台地"先期沉积,后期侵蚀"的环境演变过程。研究结果为了解陕北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沉积物理化特征及其揭示的环境信息提供科学依据。
郭坤杰岳大鹏刘婧春王朋晓达兴程金文
关键词:沉积物粒度参数沉积环境
陕南地区1960-2014年降雨侵蚀力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降雨侵蚀力作为评价降雨对土壤侵蚀能力的关键指标,对于确定土壤可蚀性以及预防水土流失、制定水土保持规划与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选取陕南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共22个气象站1960-2014年连续55年日降雨量数据,利用逐日降雨量估算侵蚀力模型计算陕南地区降雨侵蚀力;在ArcGIS10平台下,采用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的方法,绘制陕南地区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图,分析全年及其季节空间分布特征;利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气候趋向率和变异系数分析降雨侵蚀力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陕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与年侵蚀性降雨量空间分布具有相似性,都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加。(2)陕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雨侵蚀力为3 872 MJ·mm·hm^(-2)·h^(-1)·a^(-1),年内分布差异较大,主要集中于6-9月,冬季变异系数最大。安康站点夏季降雨侵蚀力上升趋势通过了0.01显著性检验。(3)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异系数达到0.30,80年代降雨侵蚀力最大。略阳站点年降雨侵蚀力呈下降趋势,汉中站点基本不变。
程金文岳大鹏达兴郭坤杰刘婧春王朋晓
关键词:降雨侵蚀力
陕西省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陕西省水土保持的现状,项目组设计了一套"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建设专家征询表"。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排序,结合相关文献和陕西水土保持简明区划对指标进行分组,将最初295个指标进行合并统计后分为必须监测指标、背景指标、删除指标三类,构建了陕西省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以进一步为陕西省水土保持监测基地建设服务。
王朋晓岳大鹏颜艳刘婧春郭坤杰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
黄土洼天然聚湫沉积物特征及其环境意义研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历来倍受关注,对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在治理土壤侵蚀方面具有指导意义。陕北黄土洼天然淤地坝作为距今时间最长的天然聚湫,非常具有典型性。通过研究其沉积物粒度和元素组成特征,揭示土壤侵蚀机理...
郭坤杰
关键词:沉积物粒度参数化学元素沉积环境
文献传递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的方法与历史侵蚀过程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小流域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基本单元,赋存了大量的泥沙侵蚀特征和侵蚀环境变化信息。它在减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概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和历史侵蚀过程方面的研究进展,小流域泥沙来源主要从传统方法、元素示踪法及REE稀土元素示踪法方面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未来小流域泥沙来源及泥沙侵蚀研究的发展,为小流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对水土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刘婧春岳大鹏郭坤杰王朋晓程金文达兴
关键词: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
黄土洼淤地坝沟道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对淤地坝沟道350个样品粒度特征分析可知:黄土洼沟道沉积物粒度在0.1~250μm之间,以粗粉砂含量最多,占55.50%,其次是极细砂,占21.53%,而细砂和中粗砂含量极少,颗粒整体较细;胶粒、粘粒、细粉砂在垂直深度上分布趋势基本相似,与极细砂和细砂变化趋势相反;根据胶粒、粘粒、细粉砂含量变化,可将沟道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剖面在36、58、86、182、292 cm处对应着侵蚀力强的降雨,86 cm对应着历史最强降雨;整个地区平均粒径变化呈现出"细-粗-细"的沉积旋回变化规律,408 cm以上沉积层理变化显著,动力环境复杂;以单峰为主,沉积物分选性较差,频率曲线呈正偏和极正偏,峰态有中等和很窄两类;黄土洼地区1963~1986年之间沉积速率较大,1986~1994年沉积速率变慢,1994年之后沉积速率加快。
王朋晓岳大鹏郭坤杰刘婧春程金文达兴
关键词:淤地坝沉积物粒度特征沉积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