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飞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玉米
  • 6篇性状
  • 4篇杂交
  • 4篇杂交种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3篇F2群体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荧光定量PC...
  • 2篇植株
  • 2篇植株性状
  • 2篇膨爆特性
  • 2篇潜势分析
  • 2篇转录
  • 2篇转录因子
  • 2篇籽粒
  • 2篇爆裂玉米
  • 2篇AP2/ER...
  • 1篇蛋白玉米

机构

  • 9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种子管...

作者

  • 9篇李玉玲
  • 9篇邓飞
  • 8篇董永彬
  • 5篇周强
  • 5篇史庆玲
  • 4篇李彦伟
  • 3篇张洋
  • 3篇薛晓静
  • 2篇王启磊
  • 2篇张飞
  • 2篇徐鹤
  • 2篇梁晓杰
  • 1篇张中伟
  • 1篇胡春辉
  • 1篇张飞飞
  • 1篇董永斌

传媒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生物技术进展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外引杂交种对玉米自交系HL5175、HL5416形态性状的改良效果
2014年
为了研究外引杂交种对本地自交系HL5715和HL5416形态性状的改良效果,以自选Reid类群玉米自交系HL5175和HL5416与4个外引杂交种杂交,经过选择淘汰后,选择其中6个优良杂交组合(P522、P524、P539、P581、P582、P583)为材料,测试分析6个组合F2群体11个形态性状的分离情况,并与2个亲本自交系及自交系郑58和PH6W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6个组合的F。群体在叶夹角、叶向值、雄穗分枝数等形态性状方面与亲本自交系相比均表现出较大分离,变异系数为7.18%~32.47%,出现较多优于亲本自交系的单株。综合各形态性状表现以及与亲本自交系的比对结果,认为P524、P539、P583组合综合表现更为突出,可以在多个性状上对亲本自交系进行改良,是从中选育具有优良形态性状自交系的重点基础群体。
张洋董永斌马智艳邓飞乔大河徐鹤李玉玲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F2群体形态性状
玉米AP2/EREBP类转录因子ZmERF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转录因子是指能够与真核基因启动子区域中顺式作用元件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DNA结合蛋白,是能特异的激活或抑制基因转录的关键因子。AP2/EREBP类转录因子是植物所特有的、起源古老的一类转录因子。该转录因子家族的共同特点是...
史庆玲张飞王启磊周强梁晓杰李彦伟薛晓静张洋邓飞马智燕董永彬李玉玲
关键词:玉米胚乳荧光定量PCR
文献传递
玉米转录因子ZmERF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ERF类转录因子是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下游响应因子,参与乙烯调控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从玉米自交系丹232授粉后20 d的胚乳中克隆了一个ERF类转录因子ZmERF1,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及表达分析。结果显示,ZmERF1基因全长811 bp,ORF 690 bp,编码230个氨基酸,包含一个典型的AP2结构域,含有3个α-helix和1个β-sheets,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中。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单子叶高粱SbERF和水稻Os ERF同源性较高。在体外原核表达系统中能够检测到重组蛋白His-ZmERF1,并用Western Blot验证了所表达蛋白为重组蛋白,表明该基因具有体外活性。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胚乳发育的前期表达量较少,后期(36 d)表达量较高。进一步对胚乳总蛋白的定量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在胚乳发育后期积累量高于发育前期。因此,初步推测玉米ZmERF1可能在籽粒胚乳发育后期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为了解该基因家族转录因子并进一步阐明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依据。
史庆玲董永彬周强马智艳乔大河邓飞李玉玲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
外引杂交种对R2228、R5518自交系植株性状改良潜势分析
2014年
为了明确外引杂交种对改良自育自交系的潜在利用价值,利用自育优良玉米自交系R2228、R5518分别与6个外引杂交种杂交,得到12个F2群体。通过分析各群体株型性状的表现和分离情况,并分别与亲本自交系R2228、R5518以及2个大面积推广杂交种的母本自交系‘郑58’、PH6W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F2群体13个性状的平均值存在较大差异,且均存在较大分离,变异系数为7.97%-64%。综合各群体植株性状的表现,各群体均适合R2228/R5518的改良,其中预测P523和P520分别对R2228和R5518的整体株型改良为更加理想,是进一步从中选育均有优良植株性状自交系的重点基础群体。
李彦伟董永彬马智艳邓飞乔大河徐鹤李玉玲
关键词:自交系F2群体植株性状
玉米赖氨酸相关基因opaque-2及其修饰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玉米隐性突变o2基因能通过减少醇溶蛋白的合成来显著提高赖氨酸含量,为培育高赖氨酸含量的优质蛋白玉米(quality protein maize,QPM)提供了良好的基因资源。对玉米o2基因的发现、研究现状及其修饰基因的研究进展,以及当前育种家利用这两种基因相互作用培育优质蛋白玉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高赖氨酸玉米育种提供参考。
史庆玲董永彬周强马智艳乔大河邓飞李玉玲
关键词:玉米O2赖氨酸优质蛋白玉米
外引杂交种对HL5311自交系植株性状的改良潜势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为探讨外引杂交种对改良自育优良玉米自交系HL5311的潜在利用价值,测试分析了HL5311自交系与外引杂交种间11个杂交组合F2群体13个植株性状的表现和分离情况,并与亲本自交系HL5311以及3个大面积推广杂交种的母本自交系郑58、浚9058和PH6W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F2群体13个性状的平均值存在较大差异,且均存在较大分离,变异系数为6.14%~50.06%;除P368群体的株高外,各群体均可用于改良自选自交系HL5311的植株性状;除大部分群体的株高、穗位高和雄穗分枝数以及P483群体的雄穗长外,各群体均分离出优于最优自交系性状的植株。综合各植株性状来看,P399、P483、P573、P571、P400群体的总体表现更为突出,可以作为改良HL5311自交系植株性状的重点基础群体。
邓飞薛晓静董永彬张飞飞马智艳李玉玲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F2群体植株性状
opaque-2基因对爆裂玉米籽粒性状、品质和膨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opaque-2(o2)基因导入到2个爆裂玉米自交系中,分析了o2基因对爆裂玉米籽粒性状、品质及膨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高效地将o2基因导入到爆裂玉米自交系;在BC3F2群体中o2爆裂玉米籽粒的粗蛋白含量比野生型降低0.34%~3.97%,百粒膨化体积比野生型减少17.50~96.50 mL;爆花率比野生型降低25.00%~98.00%;膨化倍数比野生型减少1.50~10.24 mL/g;而o2基因对爆裂玉米其他性状影响较小。因此,o2基因对爆裂玉米籽粒的粗蛋白含量和膨爆特性影响较大。
周强史庆玲董永彬李彦伟邓飞马智艳乔大河李玉玲
关键词:爆裂玉米籽粒性状膨爆特性
不同种质玉米杂交种苞叶性状特征分析被引量:20
2015年
为了摸清适宜机械收获籽粒的玉米新品种的苞叶性状特征,为选育适合机械收获籽粒的玉米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黄淮海夏玉米区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组配的161个杂交种为材料,在河南省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种植,对3个苞叶相关性状(苞叶层数、苞叶长、苞叶包裹度)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苞叶相关性状在杂交种、试点、杂交种与试点互作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苞叶层数与苞叶包裹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性状间均显著相关;采用欧氏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将161个参试玉米杂交种分成3类,分别包括120个(含CK1、CK2)、27个和16个杂交种,其中第Ⅰ类杂交种的苞叶长为21.26 cm,苞叶层数为9.23层,较为适中,有利于籽粒脱水,为苞叶性状较优的类群;杂交种Z98和Z142表现更为突出,可望成为适合机械收获籽粒的玉米品种。
马智艳董永彬乔大河胡春辉邓飞李玉玲
关键词:玉米聚类分析
爆裂玉米膨爆特性QTL定位及其元分析
爆裂玉米是一种专门用来制作爆米花系列休闲食品的专用型玉米,在休闲食品工业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膨爆特性是决定爆裂玉米利用价值的关键指标。经典数量遗传和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及育种实践表明,膨爆特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
董永彬张中伟王启磊周强史庆玲张飞梁晓杰李彦伟薛晓静张洋邓飞马智燕李玉玲
关键词:爆裂玉米普通玉米RIL群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