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曙光

作品数:5 被引量:11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城乡
  • 2篇乡村
  • 2篇城市
  • 2篇城市群
  • 1篇动力机制
  • 1篇一体化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乡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城镇化
  • 1篇农业
  • 1篇农业产业
  • 1篇农业产业集群
  • 1篇主体功能区
  • 1篇乡村转型
  • 1篇流动特征
  • 1篇功能区
  • 1篇功能区划
  • 1篇CITESP...
  • 1篇长株潭

机构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周国华
  • 5篇贺艳华
  • 5篇范曙光
  • 3篇唐承丽
  • 1篇谭雪兰
  • 1篇陈征
  • 1篇彭鹏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可持续发展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00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以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为评述对象,借助CitespaceⅤ软件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的热点领域,分别从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划分、机制探讨、影响效应以及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综合述评,并对农业产业集群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
范曙光贺艳华周国华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
城市群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理论初探被引量:50
2017年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城乡空间组织过程与状态,主要通过促进城乡主体的互动以及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高效配置与有序流动,来建构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空间联系与相互作用秩序,以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与空间功能的提升。城市群地区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较一般区域更为复杂。城市群地区多中心、高密度、强流动和网络化的特征决定了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形态的网络化、空间组织尺度的层级性、空间要素流动的多向性、空间组织效应的叠加性、空间组织功能的多样性;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内容涉及城乡物质空间的建构、城乡要素系统的优化配置、城乡主体行为范式的确立、城乡地域功能的整合提升等四个方面;"集聚与扩散"、"冲突与均衡"、"协同与共生"三大机理,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优化;复杂网络与多智能体的集成分析可以有效诠释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过程与机理。
贺艳华周国华唐承丽谭雪兰陈征范曙光
关键词:城市群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湖南省乡村转型发展评价被引量:41
2018年
乡村转型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确立与主体功能定位相协调的乡村转型路径与政策,是促进区域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围绕人口、土地、产业等乡村转型发展3类要素,构建乡村转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县(市、区)2006-2011年和2011-2016年2个阶段的乡村转型度,并基于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分析各类主体功能区乡村转型发展差异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受自然条件、区位因素、经济基础、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主体功能区乡村转型特征存在差异;重点开发区乡村转型主要是城镇带动型,城镇辐射力、市场推动力以及农户决策力作用突出,乡村转型度高、乡村转型速度快;农产品主产区乡村转型主要是现代农业推动型,资源支撑力、政策推动力以及文化根植力起主导作用,乡村转型度较高、乡村转型速度较快;重点生态功能区乡村转型主要是政府推动型,受地形条件、经济基础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乡村转型度较低、转型速度较慢。各类主体功能区2011-2016年的乡村转型度相比于2006-2011年均有所提升。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乡村发展的差异性,但其主体功能区政策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贺艳华范曙光范曙光周国华彭鹏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1990年以来中国城乡功能研究综述
2018年
城乡功能研究主要包括城市功能研究、乡村功能研究以及城乡功能关系研究。借助Citespace V软件,利用其关键词共现分析功能探讨了城市功能与乡村功能研究的热点领域;基于文献阅读对城市与乡村功能类型、功能评价与功能分区、功能转型与功能演化、功能结构与空间分异以及城乡功能关系研究等内容进行梳理,归纳了相关研究进展与不足;并对后续城乡功能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应加强城乡功能之间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制的研究,为城乡功能协同转型提供基础。
贺艳华王伟范曙光周国华
关键词:CITESPACE
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人口流动特征及动力机制被引量:20
2017年
利用816份抽样调查问卷,对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人口流动特征及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人口流动目的呈现多样化,以探亲访友、购物、休闲娱乐等为目的生活性流动比例较大;城乡人口流动频率以1~3次/月或者1~3次/年为主,城乡人口流动的停留时间以中短期停留为主;由城到乡和由乡到城的双向流动现象明显,但依然以由乡到城的流动为主,城市群内部城乡人口流动的网络化特征开始显现,长沙市区在城乡人口流动网络中的中心节点作用突出;就业性流动的路径变化不大,存在农民工回流现象。另外,文章提出了城乡人口流动动力机制的"四力"模型,认为各种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综合作用于城乡人口流动决策与行为过程,并产生外在的排斥力和吸引力、内生的能动力和自阻力,影响其流动目的、流动频率、停留时间、流动方向、流动路径等,并在此理论模型基础上对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了实证分析。
贺艳华邓凯韶唐承丽周国华范曙光唐露园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动力机制长株潭城市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