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静林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文本节奏与译文的价值重构
- 2014年
- 长久以来,人们把文本节奏和语言节奏等同起来,并且把后者作为一个重要的参数对文本进行分析,这是对文本节奏的一种误读。文本节奏和传统意义上被等同于格律的语言节奏不同,它包括通过听觉和视觉直接把握的外部节奏以及通过思维间接把握的内部节奏。文本节奏统摄着文本的形式与神韵,是文本价值的体现。翻译时只有对文本的价值呈现方式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在译文中实现价值重构。
- 毛静林董伟娟
- 关键词:语言节奏格律
- 英汉“恐惧”隐喻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而"恐惧"情感这一抽象的概念常常是用隐喻来表达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表达"恐惧"情感的隐喻,存在着共性,这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但是英汉语言中也存在不对应的概念隐喻。
- 董伟娟毛静林
- 关键词:汉语
-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中医学术语翻译——以《黄帝内经》之“气”的翻译策略为例被引量:2
- 2018年
- 《黄帝内经》中的文化术语含义艰涩模糊,是翻译的难点,以"气"为例,它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需区别对待。根据后殖民主义理论,消解中心,打破中心边缘文化二元对立,寻求多元文化共生互渗的新模式是国际文化交流应当努力的方向。在此理论指导之下,通过多译本气论英译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译者应视具体语境采取异化、归化与异化结合或归化等多种翻译手法,而非一味异化或一味归化。
- 毛静林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中医学术语翻译《黄帝内经》
- 文化负载词“红语”的解读及英译被引量:3
- 2008年
- "红色"在汉文化中寓意颇丰,与之相关的词语多为褒义,这与西方以贬义为主的"红文化"反差甚大。探索与"红"相关词语的英译策略有助于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中国独特的红文化,有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毛静林董伟娟
-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英译
- “形”之不存,“神”将焉附?——二议文本节奏与译文价值重构
- 2015年
- 译界长久以来把文本节奏等同于语言节奏,等同于格律,关注节奏在语音方面的表现,而忽视节奏在语形、情绪、情节等方面的表现,这是对节奏的误读。文本节奏是参与主体对语言材料的一种组织方式,可以表现在音、形、义等各个方面,统摄文本的"形"与"神",是文本精髓之所在,因此,翻译作品时,不仅要关注语音的规律性表现,更要关注语形的规律性表现,用妥当的翻译策略,尽可能传递形后之神。
- 毛静林
- 《巴克的运气》的映象象似性解读及翻译
- 2013年
- 根据语言映象象似性理论,依据听觉、视觉形成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文学创作者们往往不自觉地将这一理论运用于作品中以强化主题,以提升艺术感染力。以《巴克的运气》为例,文中语音有映射内容的倾向,语相方面也多次采用非常规字符转换以凸显某些信息。翻译此类作品,需要考虑文字的"形"之重,尽可能选择发音能取得类似效果的文字,充分运用汉语中的标点、词法、句法,再现原作不规则字符转换带来的张力。
- 毛静林
- 关键词:语音
- 从语言映象象似性看英诗汉译的诗形移植被引量:2
- 2010年
- 国内译界在文学翻译中一直存在重"神"而轻"形"的倾向,然而根据语言映象象似性理论,依据听觉、视觉形成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就英文诗歌而言,这主要表现为主题与作品在语音象征、韵式、格律、语相和篇章等五个方面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之"形"与主题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翻译这类文体时,对这些形式层面的因素也应当给予充分的认识,不可过于轻"形"。
- 毛静林董伟娟
- 关键词:语言英诗汉译
-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探索——以《商务英语翻译》创新教学模式为例被引量:3
- 2019年
-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各有利弊,新形势下不能单纯诉诸某一种模式,要将两者有机融合取长补短。《商务英语翻译》的操作方式是,将不适于面授的置于线上供自学,将艰深的放在课内按传统方式传授,通过课堂讨论、练习、集中讲解巩固内化。实践表明,融合课堂利于提升自学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但不利于掌控在线学习成效,要从在线资源、教学环节、监督等方面加以改进,打造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的新型教学模式。
- 毛静林
- 关键词:传统课堂《商务英语翻译》知识传授
- 诗体文学中的视觉节奏与翻译
- 2016年
- 文本节奏在中国长期以来被等同于格律,被视为语音领域的装饰性材料,这是对节奏的误解。文本节奏是动态言语的组织手段,表现在文本的音、形、义等各个领域。这些手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共同参与文本意义、价值的生成,其中视觉表现是文本价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在近现代诗体文学中尤其明显。译者必须系统解读文本方方面面的节奏表现,才有可能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重现其价值。
- 毛静林董伟娟
- 关键词:视觉节奏翻译节奏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