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斌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预后
  • 1篇张量成像
  • 1篇弥散
  • 1篇弥散张量
  • 1篇弥散张量成像
  • 1篇患者预后
  • 1篇功能预后
  • 1篇CST
  • 1篇DTI
  • 1篇DTT
  • 1篇成像

机构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1篇崔蕾
  • 1篇苏立凯
  • 1篇殷小平
  • 1篇李会敏
  • 1篇高娟
  • 1篇李岩
  • 1篇李伟斌
  • 1篇赵永侠

传媒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DTI及DTT在评价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评价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皮质脊髓束(CST)损伤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患者行常规1.5T DTI和DTT检查,此检查均在发病72h内进行。测量梗死灶区与对侧镜像区、梗死灶边缘区、双侧大脑脚的FA值及ADC值。据CST受损程度分为3级。对20例患者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及简式Fug-Meye运动功能评分(FMS)。将CST分级与发病3个月时NIHSS及FM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CST损伤程度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灶FA值及ADC值较健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急性期缺血缺氧已造成病灶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CST受损程度与运动功能障碍分级成高度负相关性(r=-0.843,P<0.001),即CST受损越严重,运动功能分级越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越重,预后越差。CST受损程度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成高度正相关性(r=0.819,P<0.001),即CST受损越严重,神经功能评分越低,神经功能预后越差。结论 DTI及DTT为定量分析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病灶组织及CST损伤程度提供了途径,为早期准确判断临床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李岩高娟苏立凯殷小平李会敏赵永侠崔蕾李伟斌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