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超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大冶组
  • 1篇叠层石
  • 1篇盐岩
  • 1篇油藏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纪
  • 1篇砂岩油藏
  • 1篇深水
  • 1篇深水沉积
  • 1篇疏松砂岩
  • 1篇疏松砂岩油藏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碳酸盐岩沉积
  • 1篇下奥陶统
  • 1篇敏感性
  • 1篇块状
  • 1篇后生动物
  • 1篇奥陶统

机构

  • 3篇长江大学

作者

  • 3篇张超
  • 2篇肖传桃
  • 1篇林常梅
  • 1篇逄林安
  • 1篇柯岭
  • 1篇田景
  • 1篇杨志伟

传媒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能源化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叠层石沉积特征被引量:6
2018年
系统性地对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叠层石特征进行的详细研究。结果显示,叠层石在研究区下奥陶统南津关组、分乡组和红花园组均有分布,在纵向上具有规模、厚度和数量逐渐减小的特征,横向上叠层石类型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由水平层状、波状逐渐变为柱状的类型。新发现并命名了两种叠层石类型,即凝块状叠层石和双锥柱状叠层石。根据几何形态特征,可以将研究区的叠层石分为层状、波状、柱状、丘状以及凝块状五种类型。在对各类型叠层石的沉积特征进行详细阐述基础上,根据叠层石发育的形态类型,结合不同类型叠层石内部的岩性、微相及显微特征,对研究区各类叠层石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研究区叠层石的沉积模式。根据中奥陶世初期后生动物的大量增加与叠层石突然减少的对应关系,结合研究区叠层石中发现大量后生底栖食草腹足类Ecculiomphalus化石等现象,认为叠层石的逐渐减少、衰退与后生动物丰度增加有一定关系,食草动物不仅啃食了形成叠层石的菌藻类微生物,造成叠层石数量的不断减少,而且破坏了叠层石的生长状态,并形成了独具研究区特征的凝块状叠层石。此外,研究认为,中奥陶世开始,海平面的快速上升也是研究区叠层石减少直至消失的原因之一。
肖传桃吴彭珊李沫汝杨志伟周思宇郭瑞张超
关键词:叠层石下奥陶统
疏松砂岩油藏储层伤害因素及油气层保护措施被引量:3
2019年
介绍了油田疏松砂岩的储层特征,分析了速敏、水敏、油水乳化堵塞及固相颗粒侵入等储层主要伤害因素。目标区块储层存在较严重的速敏和水敏损害现象;当钻完井液滤液与原油的体积比为3∶7时,油水乳化堵塞现象较严重;钻井液固相颗粒侵入深度和损害程度随天然岩心渗透率的增大而逐渐增强。提出了储层保护措施,优选了黏土稳定剂、防乳破乳剂及暂堵剂,研究出1套适合疏松砂岩油藏的油气层保护钻井液体系,进行了室内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对不同渗透率的天然岩心,使用该钻井液体系污染后,渗透率恢复值均能达到90%以上,能够满足疏松砂岩储层钻井对储层保护效果的要求,保障了油田的高效稳定开发,同时为疏松砂岩油藏的高效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张超肖传桃刘丽颖
关键词:疏松砂岩储层特征敏感性储层保护
湖北松滋大冶组深水碳酸盐岩沉积
2007年
湖北松滋下三叠统大冶组主要为一套深水碳酸盐岩,与下伏上二叠统长兴组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呈整合接触,它以深水原地沉积为主,夹有深水异地沉积。深水原地沉积以深灰色薄层泥晶灰岩和页岩互层为主,异地沉积以浊流沉积和碎屑流沉积为主。浊流沉积鲍玛层序C、D、E段发育,以粉屑灰岩、泥晶灰岩为主;碎屑流沉积以泥晶砾屑灰岩为主。其岩相类型有泥晶灰岩(M1)、泥晶粉屑灰岩(M2)、泥晶砾屑灰岩(M3)、泥页岩(C1),可组合为盆地—盆地边缘相(M1+C1)、下斜坡亚相、上斜坡亚相(M1或M1+M3)、开阔台地相(M1+C1)四种组合。从早三叠世早期到晚期,水体逐渐变浅,但总体表现为深水沉积环境。
逄林安田景林常梅柯岭张超
关键词:深水沉积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三叠纪大冶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