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伟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地层
  • 2篇溱潼凹陷
  • 2篇凹陷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层学
  • 1篇地层学研究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叠层石
  • 1篇压实作用
  • 1篇生物地理
  • 1篇生物礁
  • 1篇生物岩
  • 1篇苏北盆地
  • 1篇盆地
  • 1篇晚二叠世
  • 1篇微生物岩
  • 1篇下奥陶统
  • 1篇斜坡
  • 1篇斜坡带
  • 1篇瘤状灰岩

机构

  • 6篇长江大学

作者

  • 6篇杨志伟
  • 5篇肖传桃
  • 3篇叶飞
  • 1篇龚文平
  • 1篇肖胜
  • 1篇韩超
  • 1篇张超
  • 1篇程俊
  • 1篇肖云鹏

传媒

  • 3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叠层石沉积特征被引量:6
2018年
系统性地对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叠层石特征进行的详细研究。结果显示,叠层石在研究区下奥陶统南津关组、分乡组和红花园组均有分布,在纵向上具有规模、厚度和数量逐渐减小的特征,横向上叠层石类型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由水平层状、波状逐渐变为柱状的类型。新发现并命名了两种叠层石类型,即凝块状叠层石和双锥柱状叠层石。根据几何形态特征,可以将研究区的叠层石分为层状、波状、柱状、丘状以及凝块状五种类型。在对各类型叠层石的沉积特征进行详细阐述基础上,根据叠层石发育的形态类型,结合不同类型叠层石内部的岩性、微相及显微特征,对研究区各类叠层石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研究区叠层石的沉积模式。根据中奥陶世初期后生动物的大量增加与叠层石突然减少的对应关系,结合研究区叠层石中发现大量后生底栖食草腹足类Ecculiomphalus化石等现象,认为叠层石的逐渐减少、衰退与后生动物丰度增加有一定关系,食草动物不仅啃食了形成叠层石的菌藻类微生物,造成叠层石数量的不断减少,而且破坏了叠层石的生长状态,并形成了独具研究区特征的凝块状叠层石。此外,研究认为,中奥陶世开始,海平面的快速上升也是研究区叠层石减少直至消失的原因之一。
肖传桃吴彭珊李沫汝杨志伟周思宇郭瑞张超
关键词:叠层石下奥陶统
湖北松滋刘家场大湾组瘤状灰岩成因研究
2017年
瘤状灰岩的含义是普遍存在有瘤状形态的和类似产出特征的碳酸盐岩,是由瘤体和基质组合而成。瘤状灰岩从颜色、形态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还含有许多的生物碎屑,在含有瘤状灰岩的岩层中常见有张性裂缝与缝合线构造,其能够变成油气运移的通道,又可以成为储存油气的场所。本文从湖北松滋刘家场大湾组瘤状灰岩的沉积特征,瘤状灰岩宏观特征,瘤状灰岩成因及地质意义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其研究成果能对含有瘤状灰岩其他地区的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杨志伟肖传桃冉路尧叶飞许璗
关键词:瘤状灰岩压实作用
川西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地理研究
2016年
四川西部二叠纪生物化石较丰富,其门类有腕足类、珊瑚、菊石、牙形石、双壳类、蜓类以及有孔虫等。其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研究区中-晚二叠世生物化石的地理分布特征分析表明,中二叠世时期,研究区的主体区域与边缘区域生物属、种的相似率较高,属于同一个生物古地理区即上扬子生物古地理区,而与松潘生态区不属于同一生物古地理区,由此体现了松潘-甘孜海槽在该时期的独立发育特征,并未扩展至研究区。至晚二叠世时期,研究区边缘的2个区域与松潘、藏东滇西生态区生物属种具有一定的相似率,反映了研究区的边缘区域应属于松潘-甘孜海槽的一部分,说明了松潘-甘孜海槽在晚二叠世已经逐渐扩展至研究区的边缘区域,上扬子板块的范围逐渐缩小。因此,对古生物地理特征的研究对区内古板块的恢复具有一定的意义。
肖云鹏龚文平杨志伟冉路尧
关键词:古生物地理二叠纪
溱潼凹陷台兴地区高精度地层序地层学研究
2017年
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溱潼凹陷台兴地区下构造层、特别是阜三段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并在该等时格架中精细恢复沉积体系域和沉积体系的三维空间展布,建立精细储层对比地质模型,为开展三维地震资料区的不同类型砂岩储层配套描述技术(属性分析和约束反演技术)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冉路尧肖传桃杨志伟叶飞许璗
关键词:层序地层苏北盆地
松滋刘家场地区Tremadocian早期Pelmatozoan生物礁的发现被引量:6
2016年
首次在刘家场地区早奥陶世Tremadocian早期地层(南津关组下部)中发现Pelmatozoan生物礁,Pelmatozoan不仅单独形成障积礁,而且和低等微生物菌藻类一起联合形成微生物岩礁——障积礁和粘结礁。障积礁可分为Pelmatozoan障积礁和有柄棘皮类-包壳状蓝细菌粘结-障积礁,粘结礁可分为硅化海绵-有柄棘皮类-蓝细菌障积-粘结礁和有柄棘皮类-蓝细菌障积-粘结礁。相应地,可以划分为4个生物群落,即Pelmatozoan群落、有柄棘皮类-包壳状蓝细菌群落、硅化海绵-有柄棘皮类-蓝细菌群落和有柄棘皮类-蓝细菌群落。在对研究区Pelmatozoan与叠层石纹层破坏的关系讨论中,笔者认为Pelmatozoan障积作用而阻断部分纹层的生长可能是主要原因,Pelmatozoan滤食可能是次要原因。生物礁发现表明,有柄棘皮动物在全球最早建礁的时间是Tremadocian早期,更重要的是该发现提供了中寒武世古杯点礁衰亡之后后生动物第一次恢复造礁的证据。因此,Tremadocian早期Pelmatozoan生物礁的发现不仅对于有柄棘皮动物生物礁和奥陶纪生物礁的演化史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江汉平原油气评价等经济领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肖传桃田宜聪肖胜韩超杨志伟冉路尧吴彭珊程俊
关键词:生物礁微生物岩
溱潼凹陷北部斜坡带地层对比研究
2017年
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地震、开发动态资料,对研究层段进行精细地层划分和对比,建立精细的等时地层格架。精细准确的地层划分对比是沉积微相、储层特征及其它后续研究工作的基础。为此,本文对地层对比进行研究,对研究区的总体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叶飞肖传桃杨志伟许璗冉路尧
关键词:地层划分斜坡带井震结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