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杰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散射
  • 3篇纳米
  • 3篇金属
  • 3篇金属纳米
  • 3篇金属纳米颗粒
  • 3篇光散射
  • 2篇电池
  • 1篇等离激元
  • 1篇散射截面
  • 1篇太阳电池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电池
  • 1篇吸收截面
  • 1篇结构参数
  • 1篇光散射特性
  • 1篇表面等离激元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

作者

  • 3篇谷锦华
  • 3篇杨仕娥
  • 3篇陈永生
  • 3篇卢景霄
  • 3篇郜小勇
  • 3篇张宇杰

传媒

  • 2篇第十四届中国...
  • 1篇太阳能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金属纳米颗粒光散射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基于有限元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微晶硅衬底上单个金属纳米颗粒与光相互作用的三维(3D)模型,分别计算不同半径的Ag、Al、Au和Cu球状纳米颗粒的散射截面、吸收截面、散射效率及耦合效率。结果表明:随着金属纳米球半径R的增大,表面等离激元偶极共振峰发生红移且展宽,同时颗粒的归一化吸收截面快速下降;在中长波段(500~1100 nm),颗粒的散射效率随R的增大而增大,但耦合效率则呈现单调下降趋势。在相同尺寸的Ag、Al、Au和Cu颗粒中,Au和Cu的吸收截面较大,当R=50 nm时,Au和Cu颗粒的吸收截面甚至大于其散射截面,二者在中短波段(300~550 nm)的散射效率明显偏低。另外,金属纳米颗粒的耦合效率对颗粒成分变化不敏感。
张宇杰杨仕娥陈永生郜小勇谷锦华卢景霄
关键词:金属纳米颗粒光散射
金属纳米颗粒的光散射特性研究
利用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激元改善太阳电池陷光是近年来光伏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采用基于有限元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微晶硅衬底上金属纳米颗粒的成分、尺寸、形状对散射截面,吸收截面以及共振波长的调控规律。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
张宇杰杨仕娥陈永生郜小勇谷锦华卢景霄
关键词:表面等离激元散射截面吸收截面
金属纳米颗粒光散射特性研究
采用有限元方法(FEM)研究了金属纳米颗粒材料,尺寸以及形状对于光散射特性的影响,通过计算散射截面,吸收截面,散射效率,以及前向散射效率,更前面的分析和衡量纳米颗粒光散射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颗粒尺寸的增加,表面等离激...
张宇杰杨仕娥陈永生郜小勇谷锦华卢景霄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金属纳米颗粒光散射特性结构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