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赫洋

作品数:35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专利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淋巴
  • 8篇淋巴瘤
  • 6篇血液
  • 6篇细胞
  • 5篇导管
  • 5篇淋巴瘤患者
  • 5篇护理
  • 4篇弥漫
  • 4篇静脉
  • 4篇滑脱
  • 3篇袖套
  • 3篇衣服
  • 3篇抑郁
  • 3篇针头
  • 3篇贴膜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弥漫大B细胞...
  • 3篇基因
  • 3篇敷贴
  • 3篇白血

机构

  • 3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34篇赫洋
  • 7篇徐莲英
  • 7篇王黎
  • 6篇李啸扬
  • 5篇孙舒君
  • 5篇糜坚青
  • 5篇薛敏
  • 4篇程澍
  • 4篇高山
  • 4篇赵维莅
  • 4篇许彭鹏
  • 4篇董磊
  • 3篇方琼
  • 2篇王彬
  • 2篇王昕
  • 1篇包维莺
  • 1篇朱唯一
  • 1篇刘元昉
  • 1篇赵俊杰
  • 1篇孙以隽

传媒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上海护理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6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例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的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
2023年
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PCDLBCL,LT)多发于老年患者,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每年新发原发性皮肤淋巴瘤中约占4%[1]。研究表明,PCDLBCL,LT患者中存在MYD88、PIM1、CD79B等基因的高频突变,且BCR信号通路上的基因(CD79A/B或CARD11)突变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2]。目前,国内对于PCDLBCL,LT的研究仅见于个别病例报告及小样本量的临床病理研究,尚未开展对PCDLBCL,LT的分子病理学研究。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国PCDLBCL,L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本文收集了11例PCDLBCL,L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袁跃兴施晴赫洋裘惠玲易红梅董磊王黎程澍许彭鹏赵维莅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CD7分子病理学临床病理特征DLBCL
一种匀速推注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匀速推注装置,包括:机壳;针筒:其设于机壳内部;针头:其设于机壳外侧,针头与针筒相连;推杆:其设于机壳内部,推杆的一端伸入至针筒内;气缸:其设于机壳内部,气缸与推杆的另一端相连,气缸用于控制推杆在针筒内...
孙舒君糜坚青宋菁玲赫洋高山姚岚顾晓雯王彬富静超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发滤泡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及预后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并发滤泡淋巴瘤(FL)(DLBCL/F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突变谱和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50例DLBCL/F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靶向测序评估55个淋巴瘤相关基因的突变状态。总结患者临床特征,评估患者近期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OS和PFS的影响因素。 结果 50例DLBCL/FL患者中,男性23例(46%),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22例(44%),16例(32%)为双表达淋巴瘤(DEL),4例(8%)为双打击淋巴瘤(DHL)。一线治疗后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为68%(34/50),总有效率为78%(39/50)。中位随访23.3个月(5.1~50.9个月),2年OS率为82.1%,2年PFS率为67.1%,中位OS和PFS均未达到。靶向测序显示,KMT2D、MYD88、TP53、BTG2、DTX1、EZH2、CD70、CREBBP、DUSP2、HIST1H1C、HIST1H1E和PRDM1基因的突变频率均超过1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男性( HR =4.264,95% CI 1.144~15.896, P =0.031)和IPI评分≥2分( HR =6.800,95% CI 1.771-37.741, P =0.007)是初诊DLBCL/FL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TP53突变( HR =4.992,95% CI 1.027~24.258, P =0.046)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DLBCL/FL患者中男女比例接近,DHL患者较少。KMT2D、MYD88、TP53等多种基因的突变在DLBCL/FL患者中较为常见。DLBCL/FL患者整体治疗反应性较高,且预后较好。男性和IPI评分≥2分是DLBCL/FL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TP53突变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
包维莺许彭鹏施晴张慕晨沈容赫洋裘惠玲易红梅董磊王黎程澍钱樱赵维莅
关键词:突变
三种不同漱口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化疗仍是当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口腔溃疡是白血病患者化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加重全身性感染危及生命。目前主要采用物理治疗、应用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剂等方法进行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护理。本研究探讨选择合适的漱口液预防及控制口腔病原菌的生长,加快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赫洋郑欣徐莲英
关键词:漱口液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血病粒细胞缺乏口腔溃疡
希克曼氏导管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恶性血液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输注化学药物(简称为化疗)及高浓度营养物质,而化疗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为局部毒性反应,如静脉炎、血管硬化、闭锁,发疱性化疗药物外渗后容易发生皮下坏死.化学药物在临床中安全用药,预防外渗一直是护理工作...
赫洋薛敏孙以隽
文献传递
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68例睾丸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靶向测序(55个淋巴瘤相关基因)评估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同时进行生存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68例睾丸DLBCL中,原发睾丸DLBCL患者45例(66.2%),继发睾丸DLBCL患者23例(33.8%)。继发睾丸DLBCL患者Ann Arbor分期Ⅲ~Ⅳ期(P<0.001)、LDH升高(P<0.001)、ECOG评分≥2分(P=0.005)、IPI评分3~5分(P<0.001)的比例高于原发睾丸DLBCL患者。62例(91%)患者接受以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为基础的治疗,54例(79%)患者在化疗前接受睾丸切除术。继发睾丸DLBCL患者的预期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16.5%对68.1%,P<0.001)及预期5年总生存(OS)率(63.4%对74.9%,P=0.008)低于原发睾丸DLBCL患者,继发睾丸DLBC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57%对91%,P=0.003)也低于原发患者。ECOG评分≥2分(PFS:P=0.018;OS:P<0.001)、Ann Arbor分期Ⅲ~Ⅳ期(PFS:P<0.001;OS:P=0.018)、LDH升高(PFS:P=0.015;OS:P=0.006)、多结外受累(PFS:P<0.001;OS:P=0.013)是睾丸DLBCL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20例睾丸DLBCL患者的靶向测序结果显示,突变频率≥20%的突变基因为PIM1(12例,60%)、MYD88(11例,55%)、CD79B(9例,45%)、CREBBP(5例,25%)、KMT2D(5例,25%)、ATM(4例,20%)、BTG2(4例,20%),继发睾丸DLBCL患者KMT2D突变发生率高于原发睾丸DLBCL患者(66.7%对7.1%,P=0.014),且与睾丸DLBCL患者较低的5年PFS率相关(P=0.019)。结论继发睾丸DLBCL患者的PFS和OS较原发睾丸DLBCL患者更差。ECOG评分≥2分、Ann Arbor分期Ⅲ~Ⅳ期、LDH升高和多结外受累为睾丸DLBCL的不良预后因素。PIM1、MYD88、CD79B、CREBBP、KMT2D、ATM、BTG2是睾丸DLBCL中常见的突变,KMT2D突变患者预后不佳。
王玥石子旸施晴王硕张慕晨沈容赫洋裘惠玲易红梅董磊王黎程澍许彭鹏赵维莅
关键词:睾丸基因表达谱预后
一种防刺伤输液港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刺伤输液港定位器,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为圈形,所述固定器本体轴心处设置有注射孔,所述注射孔外圈通过支撑架与所述固定器本体内圈相连接,所述固定器本体沿直径一分为二,...
王颖蕾裘惠玲赫洋
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由护士作为主导地位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抑郁症状快速(QIDS-SR16)自评量表评估,评分>11分的患者,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医师进行访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及临床定式检查(SCID-I)诊断筛查。纳入满足入组标准的具有明显抑郁症状的患者(不考虑是否符合第5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抑郁障碍的诊断)。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组)、治疗师主导团体CBT组(T组)、以护士为主体,治疗师进行督导的团体CBT组(N组),C组给予常规方法干预,T组和N组进行每周1次、共8周的标准化团体CBT。在干预前、干预4周末、干预8周末进行访谈、评估HAMD-17评分。结果最终入选90例患者,每组30例。干预4周末时,T组患者HAMD-17评分(22.60 ± 2.71)分,低于干预前的(25.77 ± 2.93)分,且低于N组患者的(24.57 ± 2.82)分、C组患者的(25.90 ± 3.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5、7.473,P<0.01或0.05)。干预8周末时,T组患者HAMD-17评分(21.00 ± 2.18)分,N组患者HAMD-17评分(19.30 ± 2.45)分,低于干预前的(25.77 ± 2.93)、(25.90 ± 3.26)分,且均低于C组患者的(24.80 ± 3.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92、7.323,P<0.05或0.01)。结论CBT可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赫洋张英诚徐莲英
关键词:护士急性白血病抑郁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调查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采样法,选取2019年1—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住院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69例及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及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得分的相关因素。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平均得分为(28.95±11.27)分,其中经济维度得分最高[(3.13±1.37)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P=0.001)、KPS(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评分(P=0.027)、抑郁自评量表评分(P=0.006)、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评分(P=0.000)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因素。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轻中度水平,其中经济负担最重;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生活自理能力差、有抑郁症状、照顾者负担重可加重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倪雪萍倪雪萍李贤华忻笑宋婷吴圣佳郑欣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自我感受负担抑郁社会支持照顾者负担
一种病人便于放置于坐便器上带消毒功能的坐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人便于放置于坐便器上带消毒功能的坐浴的装置,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其包括马桶基座,所述马桶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坐浴盆,所述坐浴盆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该病人便于放置于坐便器上带消毒功能的坐浴的装置,通过...
高山糜坚青李啸扬赫洋孙舒君 张新芸 王濬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