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祎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代谢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代谢
  • 1篇血症
  • 1篇载脂蛋白
  • 1篇载脂蛋白E基...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血症
  • 1篇脂质
  • 1篇脂质沉积
  • 1篇鼠肝
  • 1篇脾虚
  • 1篇祛瘀
  • 1篇小鼠
  • 1篇化痰
  • 1篇基因敲除小鼠
  • 1篇健脾
  • 1篇高脂

机构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贾连群
  • 3篇杨祎
  • 2篇朱美林
  • 2篇王俊岩
  • 2篇冷雪
  • 1篇宋囡
  • 1篇杜莹
  • 1篇杨关林
  • 1篇赵丹玉
  • 1篇陈阳
  • 1篇司晓雪
  • 1篇李宁

传媒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健脾祛痰化瘀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对健脾祛痰化瘀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和分析,以健脾、祛痰、化瘀、动脉粥样硬化等为主题词进行了文献检索。从血脂、免疫炎症、抗氧化和血管张力调节这4方面总结了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并且从上述4方面内容,对近10年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进行了分析归纳。健脾祛痰化瘀类方剂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脂紊乱状态有显著地纠正作用,并且也有抗炎、抗氧化应激与舒张血管作用。进一步探讨了此类方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优势,以及开发此类方剂对于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广阔前景。
杨祎司晓雪邵楚茜陈阳赵丹玉贾连群
关键词:健脾化痰祛瘀动脉粥样硬化
丹参酮ⅡA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抗AS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20只ApoE-/-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10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丹参酮ⅡA组每日灌胃丹参酮ⅡA(30 mg/kg)、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灌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TG、TC、HDL-C、LDL-C含量。HE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结构变化以及脂质沉积情况,RT-PCR法检测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基因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内LDL-R、LCAT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肝脏形成大量脂质沉积,肝脏LDL-R、LCAT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调。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ⅡA组小鼠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肝脏脂质沉积明显减少,肝脏LDL-R、LCAT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上调。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调节血脂和减少肝脏内脂质沉积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LDL-R和LCAT基因表达相关。
王俊岩朱美林冷雪马佳会杨祎邵楚茜贾连群
关键词:脂质沉积动脉粥样硬化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脾虚状态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观察脾虚状态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组、脾虚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组予高脂饲料喂饲,脾虚高脂血症组采用劳倦过度加饮食不节结合高脂饲料喂饲造模。间苯三酚法测定D-木糖排泄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淀粉酶(AMY)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电镜观察大鼠肝脏超微结构变化,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肝脂酶(HL)、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基因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及脾虚高脂血症组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AMY水平显著降低,肝细胞形成大量脂质沉积,核周间隙增大,胞质内线粒体嵴减少,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肝脏HMGCR、HL、CYP7A1 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高脂血症组相比,脾虚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HDL-C、AMY及尿D-木糖排泄率显著降低,肝脏HL、CYP7A1 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脾虚运化功能失常引起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及肝脏脂质沉积,可能与调控肝脏HL和CYP7A1等基因表达有关。
朱美林贾连群杨关林李宁王俊岩杨祎杜莹宋囡冷雪
关键词:脾虚胆固醇高脂血症肝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