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莎莎
-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离心造粒法制备复方丹参微丸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制备复方丹参微丸。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以微丸粒径分布、休止角、堆密度、脆碎度等为指标考察影响微丸成型过程的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结果:复方丹参微丸成型的优化处方为: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与稀释剂MCC重量比为4∶3(g∶g),以40%糖浆(含丹参三七混合物)作为黏合剂。采用离心造粒法,工艺参数如下:主机转速200r·min-1、鼓风流量8L·min-1、喷气流量18L·min-1、喷气压力0.06Mpa、喷浆泵转速12~17r·min-1、供粉机转速15~20r·min-1。复方丹参微丸在15min内的体外溶出度达到85%以上。结论:采用离心造粒法在优化条件下可制得表面较光滑、圆整度高的复方丹参微丸,20~24目微丸的得率达85%以上,3种指标成分体外溶出迅速且同步性良好。
- 袁亮张建琴林婷婷张国松孙莎莎官扬罗晓健
- 关键词:复方丹参微丸离心造粒法
- 新型水溶性润滑剂亮氨酸与PEG6000组合物的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制备一种水溶性与润滑性良好的润滑剂。方法:制备共喷润滑剂[亮氨酸和聚乙二醇6000(PEG6000)按比例溶解后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筛混润滑剂(单喷亮氨酸和PEG6000粉碎后的过筛混合物),硬酯酸镁、亮氨酸、PEG6000、硬脂富马酸钠、氯化钠分别粉碎过筛。以推片力、黏冲情况、崩解时间和溶液的外观为指标对各种润滑剂润滑效果和制剂性质进行评价。测定各种润滑剂的基本物性,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共喷润滑剂制备前后化学成分和晶型变化。结果:共喷润滑剂对比其他几种润滑剂更适合作为泡腾片的润滑剂。共喷润滑剂在喷雾干燥制粒前后的化学成分和晶型没有改变,润滑效果的提高可能是由于颗粒外部形态的改变。结论:共喷润滑剂拥有较好的水溶性和润滑作用,是一种良好的水溶性润滑剂。
- 刘微黄恺饶小勇刘晓燕孙莎莎罗晓健
- 关键词:润滑剂亮氨酸PEG6000硬脂酸镁
- 复方穿心莲掩味混悬颗粒的制备工艺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改善复方穿心莲颗粒的口感,研究适合儿童服用的掩味混悬颗粒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工艺制备掩味颗粒,以脱水穿心莲内酯溶出度检测与口感打分、沉降容积为指标,评价掩味混悬颗粒的掩味效果。结果:尤特奇E100作包衣材料,对复方穿心莲颗粒有很好的掩味效果,制备的掩味混悬颗粒在水中分散均匀,口感良好。结论:颗粒包衣工艺掩味效果佳,制备的掩味混悬颗粒适合儿童患者服用。
- 孙莎莎张国松刘微刘晓燕张尧饶晓勇罗晓健
- 关键词:穿心莲掩味
- 中药浸膏粉吸湿动力学曲线模型适应性评价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中药浸膏粉吸湿动力学曲线模型的适应性。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以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和Akaike信息准则(AIC)值为指标,对6个常用中药浸膏粉吸湿分布曲线模型进行了适应性评价。结果:对试验数据的适应次序为:双指数模型最佳,一级过程模型次之,其余4种曲线模型适应性较差。结论:双指数模型对拟合中药浸膏的吸湿过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 刘晓燕何雁韩修林刘微孙莎莎饶小勇罗晓健
- 关键词:吸湿动力学模型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