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
-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肾移植后早期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特征及治疗成败分析:附3例报道
- 【目的】近年二次或多次肾移植人数增加,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AMR)不再少见(国外报道发生率约为6.7%)。因AAMR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已成为移植肾早期损伤及失功的重要原因。本文总结了我院2011.1-2012.8确...
- 朱兰陈松郭晖汪芯刘慎微林正斌陈刚
- 肾移植术后丙肝的治疗
- 研究目的肾移植术后丙肝的治疗是一个比较棘手的临床问题。一方面,使用免疫抑制易导致患者丙肝RNA复制增加,肝功能受损,且影响CNI的代谢,对患者的健康是一个较大的困扰;另一方面,除干扰素外,目前还非常缺乏治疗丙肝特效的药物...
- 陈刚朱兰陈松王筱啸林正斌
- 应用Lifeport机械灌注冷保存肾脏供体的经验
- 目的观察采用Lifeport器官灌注运输器对肾脏供体进行机械灌注冷保存的效应,总结机械灌注法的使用特点和使用价值。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我中心共使用Lifeport运输器对25例中国标准DCD供肾进行冷保...
- 宫念樵施辉波陈松蒋继贫陈知水明长生张伟杰周平陈刚林正斌曾凡军卢峡
- CO显著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内HMGB1的迁移
- 贾钰陈刚王璐赵光远王志强陈松徐钢姚颖
- 肾移植术后丙肝治疗的现状与尝试
- 陈刚朱兰陈松王筱啸林正斌
- 他克莫司缓释胶囊在肾移植术后的早期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他克莫司缓释胶囊(Tac-E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34对供肾所行肾移植的68例受者临床资料,接受同一供者两侧肾脏的2例受者术后分别采用Tac-ER(Tac-ER组)和他克莫司胶囊(Tac-IR)(Tac-IR组)作为基础免疫抑制药之一。比较两组他克莫司剂量及血药浓度变化、药物浓度个体内变异度(IPV)、肾功能、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受者和移植物存活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Tac-ER组的平均他克莫司日剂量高于Tac-IR组(F=8.386,P=0.005)。Tac-ER组术后4 d平均谷浓度未达目标浓度,为(6.14±4.04)ng/mL,低于Tac-IR组的(9.41±5.47)ng/mL(F=7.854,P=0.007)。Tac-ER组术后1个月内他克莫司谷浓度IPV高于Tac-IR组(0.44±0.15比0.36±0.12,P=0.032)。术后第6个月时,Tac-ER组和Tac-IR组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肌酐为(126±26)μmol/L比(120±28)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56±13)mL/(min·1.73 m^(2))比(60±15)mL/(min·1.73 m^(2)),均为P>0.05]。两组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率均为100%。Tac-ER组和Tac-IR组急性排斥反应均于术后1个月内发生,发生率分别为18%和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R组和Tac-IR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94%和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Tac-IR相似,但需要口服更高剂量才能达到与Tac-IR相似的血药浓度。初始应用Tac-ER应在术前提前口服或以负荷剂量作为首剂量,以提高术后早期他克莫司的全身暴露量,预防暴露不足导致的急性排斥反应。
- 邹志宇陈松昌盛代林睿潘梓文张倩倩杨圆源侯轶博陈任杰余陈真张伟杰
- 关键词:他克莫司胶囊免疫抑制药急性排斥反应
- 固体分散体技术改善长春西汀溶出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改善长春西汀(VIN)的体外溶出特性。方法分别以PEG6000、PVPK30为载体,用熔融法、溶剂法制备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以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并进行了稳定性试验和体外溶出度试验,考察载体的用量、载体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和溶出介质对药物溶出特性的影响。结果VIN-PEG6000固体分散体中药物部分以分子状态分散,部分以微晶分散;VIN-PVPK30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以无定形状态存在;VIN-PVPK30的药物溶出好于VIN-PEG6000,但稳定性不如VIN-PEG6000;载体的用量、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和溶出介质对药物溶出有一定影响。结论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VIN-PEG6000-十二烷基硫酸钠(1∶6∶0.8)能显著提高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程度。
- 陈鹰陈松覃贝王瑞华李高
- 关键词:固体分散体PEG6000表面活性剂体外溶出度
- 婴儿DCD供肾成人肾移植的临床研究
- 目的:总结婴儿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肾成人肾移植的手术经验,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例婴儿DCD(1例4个月、1例8个月)提供了两对供肾,分别为两例...
- 陈松朱兰林正斌陈知水蒋继贫陈刚
-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在肾移植中的临床意义
- 目的:供者特异性抗体(DSA)是指针对供者抗原(如HLA)的特异性抗体,近些年来其在移植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报道,肾移植术后5年内新生DSA的形成率达到20%,其原因主要与HLA错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治疗依从性差...
- 陈刚朱兰陈松王筱啸林正斌张伟杰陈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