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泽超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军内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部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隔振
  • 3篇减振
  • 3篇减振系统
  • 3篇隔振系统
  • 2篇动刚度
  • 2篇振动主动控制
  • 2篇双层隔振
  • 2篇双层隔振系统
  • 2篇推力轴
  • 2篇推力轴承
  • 2篇气囊
  • 2篇轴承
  • 2篇轴系
  • 2篇纵向振动
  • 2篇隔振器
  • 2篇刚度
  • 2篇传递矩阵
  • 2篇传递矩阵法
  • 2篇船用
  • 1篇低频振动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海军工程大学

作者

  • 13篇胡泽超
  • 8篇徐伟
  • 5篇何琳
  • 3篇李彦
  • 2篇施亮
  • 2篇李正民
  • 1篇帅长庚
  • 1篇王春雨

传媒

  • 4篇船舶力学
  • 3篇舰船科学技术
  • 2篇海军工程大学...
  • 2篇中国舰船研究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振动与冲击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船用推力轴承整体减振系统振动传递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采用推力轴承整体减振技术可改变推进轴系的纵振传递路径,衰减螺旋桨传递至船体的振动能量,从而实现降噪的目的。[方法]为掌握螺旋桨不同方向激励力的传递规律,建立桨—轴—船体的数值分析模型,分析螺旋桨纵向和横向单位激励力作用下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对比推力轴承整体减振与传统刚性支撑两种安装方式下船体的振动响应,并识别出对应的优势模态,然后利用间接识别法计算螺旋桨的纵向力谱,并以此作为输入评估系统的减振性能,最后对推力轴承整体减振系统的激励响应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与传统刚性支撑方案相比,推力轴承整体减振技术对于螺旋桨横向激励衰减效果不明显,但对于螺旋桨纵向激励具有10 dB以上减振效果。[结论]应用整体减振技术可使船用推力轴承纵向振动具有良好的衰减效果,所得结论可为船用推力轴承减振装置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胡泽超徐伟徐伟
关键词:推力轴承纵向振动
主机气囊隔振系统抗冲击设计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改善主机的抗冲击性能,首先基于气囊限位装置的动力学模型,理论分析了系统响应峰值随限位器的间隙、刚度参数变化的趋势;然后,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了限位器间隙、刚度、阻尼比和橡胶层厚度对主机隔振系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并对主机气囊隔振系统的限位参数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通过气囊隔振装置限位参数的优化设计,可明显降低主机的冲击响应。
胡泽超徐伟徐伟
关键词:抗冲击性能限位器隔振器
不同中间质量形式的双层隔振系统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为了研究同等中间质量大小条件下,分布式与整体式中间质量的隔振性能表现,利用四端参数法推导了分布式、整体式两种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并利用有限元仿真与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中间质量的前提下,分布式中间质量双层隔振形式可获得比整体式中间质量双层隔振形式更好的隔振效果,并占据更小的空间,满足实际的工程需求,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徐伟邱元燃胡泽超
关键词:双层隔振系统
实尺度船用推力轴承动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2023年
推力轴承动刚度决定了桨-轴-船体的纵向振动传递特性,对于其动力学分析尤为重要,当前缺乏实船轴系运行工况下推力轴承动刚度数据。本文建立桨-轴-船体的解析模型,基于达朗贝尔定理分析推力轴承与船体基座动刚度的耦合关系,推导推力轴承动刚度的计算公式。然后,搭建实尺度船体模型实验台架,采用随机激励法测量10-100 Hz频段螺旋桨至推力轴承对应轴段及推力轴承基座的纵向振动传递函数,根据测试结果计算推力轴承动刚度。最后,分别以推力轴承动刚度计算值和传统方法中将推力轴承动刚度视为恒定值作为桨-轴-船体系统有限元模型的输入,分析螺旋桨传递至船体基座的振动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推力轴承动刚度在频域上具有较强的非线性,传统上将推力轴承动刚度视为常数的方法会带来较大的计算误差。
胡泽超施亮
关键词:推力轴承动刚度非线性
船舶推进轴系纵向振动共振转换器的优化设计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在推力轴承上集成共振转换器(RC)可以改变轴系纵向振动的传递路径,衰减传递到基座的响应使轴系的固有频率避开螺旋桨叶频及其倍叶频激励力,从而实现减振、调频的目的。[方方法]为此,建立推进轴系纵向振动的力学模型,基于传递矩阵法计算桨轴系统的振动响应,以力传递率为指标,分析RC的主要参数对推进轴系隔振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最大值最小化方法和曲线面积最小的参数修正方法,对RC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加装RC后,轴系的隔振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采用曲线面积最小修正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使RC的减振调频效果更佳。[结论]通过对RC结构参数的合理设计能使减振系统获得优良的隔振效果。
胡泽超何琳何琳李正民徐伟
关键词:推进轴系传递矩阵法纵向振动
一种改进的窄带Fx-Newton算法及在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窄带Fx-Newton算法应用在振动主动控制中具有收敛速度快、收敛效果好等优点,其中窄带滤波器在算法的信号通道和更新通道中能有效的提高待处理信号的信噪比,增强信号的相关性。针对多频带窄带算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频带间过度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窄带Fx-Newton算法,通过设计一组跨频带的窄带滤波器组,增加窄带滤波器的个数、改变窄带滤波器的分布,使得算法对于频带间的线谱控制能力得到提高。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提高了线谱处于频带边缘时的收敛速度,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窄带Fx-Newton算法在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王春雨何琳何琳帅长庚李彦
关键词:振动主动控制
机械设备轻量化中间质量双层隔振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某些运用环境对机械设备的隔振装置设计既提出了高隔振指标,又对其重量、结构尺寸提出了严格限制,若采用传统的整体框架式中间质量的双层(或浮筏)隔振装置,其或因为隔振装置质量和安装空间过大,导致工程目标无法实现。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将上、下层隔振器通过与刚性质量块相连接的紧凑型结构形式的轻量化双层隔振单元,并通过多个隔振单元按一定原则分布组成的多轻量化中间质量双层隔振系统来支撑机械设备,达到高效隔振、减轻中间质量目的的轻量化隔振效果。当前,国内外对整体框架式与轻量化双层隔振系统的性能缺乏对比研究,本文建立简化的解析与数值分析模型,分析系统设计参数对隔振效果的影响,并设计相应的实际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中间质量大小的条件下,轻量化中间质量形式可获得比框架式在全频段更好的隔振效果,为轻量化中间质量双层隔振系统设计提供了定性理论依据,并且该项技术已在舰船上得到成功应用。
邱元燃徐伟胡泽超胡泽超
关键词:双层隔振系统
圆柱壳体振动主动控制中作动器的优化配置被引量:4
2019年
结构振动的主动控制不仅取决于控制器中控制律的设计,还取决于作动器在结构中的作用位置,作动器的合理布置能有效抑制结构振动低频范围内的响应。文章以圆柱壳体为研究对象,基于离散系统可控可观性准则,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作动器作用位置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可应用于圆柱壳体中作动器作用位置优化设计的问题,在振动主动控制实验中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胡泽超何琳何琳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
基于有限元的复合结构气囊隔振器静态特性研究
2022年
为进一步降低气囊隔振器垂向和横向刚度,减小其横垂刚度比,提高隔振效果,在气囊下端串联弹性元件形成复合结构气囊隔振器。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气压-载荷、垂向静刚度、横向静刚度等静态特性进行研究。为提高分析准确性,用三维实体单元模拟气囊囊壁,并对模型进行优化处理。生产样机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误差较小,表明该建模方法准确度较高。与原气囊静态特性对比发现:相同气压下,复合气囊承受载荷减小;额定载荷下,复合气囊垂向静刚度小幅降低、横向静刚度大幅降低。
尹礼航徐伟刘松胡泽超胡泽超
关键词:气囊有限元静态特性
隔振器分布对浮筏隔振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目前,国内外对于浮筏隔振系统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已很多,通常采用的是动力学建模及理论分析的方法。但此法通常是将隔振器简化为只有垂向刚度的弹簧和阻尼的单元,而忽略了隔振器的横向刚度及阻尼对系统的影响,简化模型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别,因此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浮筏隔振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本文根据隔振器的选用及布置原则提出几种合理的布置方案,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提出的布置方案进行仿真,采用振级落差的隔振指标来评估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为隔振器的布置方案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胡泽超何琳李彦
关键词:隔振器振级落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