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冬阳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活性
  • 2篇曲霉
  • 1篇多环
  • 1篇烟曲霉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深海细菌
  • 1篇生物活性
  • 1篇青霉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活性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活性
  • 1篇腺癌
  • 1篇瘤活性
  • 1篇抗肿瘤
  • 1篇抗肿瘤活性
  • 1篇拉姆
  • 1篇类化

机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朱伟明
  • 3篇王冬阳
  • 1篇王聪
  • 1篇朱统汉
  • 1篇范杰
  • 1篇陈正波
  • 1篇王文玲
  • 1篇马颖娜

传媒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有机化学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海洋异壁放线菌WH1-2216-6产生的多环含特特拉姆酸大环内酰胺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紫外跟踪分离和波谱鉴定的方法,从海洋异壁放线菌(Actinoalloteichus cyanogriseus WH1-2216-6)的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5,5,6-多环含特特拉姆酸大环内酰胺(PTMs)类天然产物:16-hydroxymaltophilin(1)、dihydromaltophilin(2)、4-deoxydihydromaltophilin(3)、maltophilin(4)、xanthobaccin C(5)和FI-2(6),其中1为新化合物.评价了化合物1~5对人正常肝细胞L-02及人癌细胞A549、MCF-7、Jurkat、BXPC-3、HCT-116、PANC-1和K562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5对上述人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9.7μmol·L-1;新化合物1对L-02的毒性较低,但对Jurkat、HCT-116和BXPC-3的选择指数(SI)分别高达31.5、41.1和52.4.除化合物2和3对A549和MCF-7的肿瘤细胞毒活性外,其余的肿瘤细胞毒活性是首次报道.还测试了化合物1~6的抗烟曲霉活性,发现化合物2和4的活性较好,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04和6.12μmol·L-1,这是首次发现5,5,6-PTMs类化合物具有抗烟曲霉活性.
梅显贵王立平王冬阳范杰朱伟明
关键词:抗肿瘤活性
非曲霉(青霉)属海洋真菌新天然产物(1951-2014)被引量:5
2015年
海洋真菌来源的天然产物因其化学结构新颖和生物活性多样成为极具潜力的药物开发资源,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发现开始至2014年8月间已经报道的1 123个非曲霉(青霉)属海洋真菌新天然产物的来源、结构及其生物活性。
朱统汉马颖娜王文玲陈正波秦世冬杜玉琪王冬阳朱伟明
关键词:海洋真菌生物活性
三烯霉素J——来自深海细菌Ochrobactrum sp.的新安莎霉素
2019年
目的探究深海来源细菌Ochrobactrum sp.OUCMDZ-2164中的细胞毒活性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紫外、红外、质谱、核磁共振及圆二色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分别评价化合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肺癌A549细胞及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从细菌Ochrobactrum sp.OUCMDZ-2164的发酵产物中分离获得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去甲基三烯霉醇(1)、flazin(2)、flazin-3-carboxylicacid(3)和胸腺嘧啶(4)。化合物1在10μmol/L浓度下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61.5%。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安沙霉素类化合物,命名为三烯霉素J,其具有一定的乳腺癌细胞毒活性。
王聪王聪王冬阳王冬阳
关键词:深海细菌苍白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