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亚东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榆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榆林市2014—2020年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榆林市2014—2020年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隐患,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2014—2020年采集榆林市市售食品14类共1756份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其进行常见致病菌的实验室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4份市售食品样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1.62%(204/1756),其中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为蜡样芽胞杆菌,为37.19%(90/242),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为18.64%(11/59);14类市售食品中焙烤及油炸类食品、餐饮食品、水产品、肉及肉制品、饮料、蛋及蛋制品和冷冻饮品均检出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χ^(2)=62.157,P<0.05);不同采样环节,餐饮环节和流通环节均检出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χ^(2)=29.813,P<0.05);不同年份致病菌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06,P<0.05);不同包装类型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χ^(2)=40.246,P<0.05)。结论榆林市部分市售食品存在不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风险,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 焦亚东王治平李天晟钟笑贾玉郑振兴郑笑晨王彩乔
- 关键词:食品安全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
- 陕西省榆林市2018年市售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了解榆林市市售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现况,发现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点食品、重点污染物和重点环节,为监管部门制定科学、可行的监管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榆林市12个县、市、区采集市售食品,定量检测各类化学污染物,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小型餐饮店、农贸市场、商店、网店共采集15类56种197份样品,检测元素、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共85项化学污染物,检出111份,总检出率为56.35%。农贸市场采集的鸡蛋中强力霉素超标1份、平菇中总汞超标1份,商店采集的鸡蛋中总汞超标1份,其余194份合格,总合格率为98.48%。结论榆林市食品化学污染物的安全风险较高,但处于可控制的水平。需增加市售食品和餐饮店的采样数量,加强食品化学污染物的监测与监管。
- 郑振兴王建利田永东李东波延芸李舒王建美师欢焦亚东
- 关键词:食品化学污染物食品安全
- 2015-2020年榆林市HIV确证实验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通过分析2015—2020年榆林市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的确证实验结果,了解榆林市HIV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HIV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各HIV筛查实验室送检的抗体初筛阳性样本1157份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进行确证实验,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5—2020年榆林市送检的1157份初筛阳性样本中,确证阳性样本834份,占72.08%,主要来源为医疗机构、血液中心、疾控机构及监管场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8.611、45.870、347.271,P<0.05);确证阳性样本中,男性、女性样本阳性率分别为80.82%、19.18%,男女比例为4.2∶1;20~40岁组阳性率为43.05%,远高于其他年龄组;已婚人群阳性率为72.06%,明显高于未婚人群;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分别占24.22%、24.46%,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779、210.669、441.902、86.079,P<0.01)。2015—2020年确证阳性病例成逐年增加趋势。结论2015—2020年榆林市艾滋病疫情不容乐观,要广泛开展艾滋病的宣传服务,提高筛查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检测能力,并做好相关的质量控制,尽早发现阳性病例,遏制艾滋病蔓延。
- 钟瑞赵蓉焦亚东雷晓艳白婷刘潇
- 关键词:艾滋病免疫印迹法流行病学特征
- 榆林市2017-2020年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2017—2020年榆林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的污染情况,为嗜肺军团菌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法进行嗜肺军团菌分离、鉴定和血清分型。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样品的mip基因,检出率和分离培养法分离率做卡方检验。对部分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将所得序列在GenBank中Blast比对,并用DNA Star和Mega 5进行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138份样品中分离到嗜肺军团菌38株,分离率27.54%。嗜肺军团菌血清型存在多样性,包括Lp1、Lp4、Lp6、Lp7、Lp8、Lp9型,其中Lp1型17株,占44.74%,为优势血清型。PCR检出率明显高于分离培养法,为4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9,P<0.05)。16S基因在NCBI上经Blast比对,显示本研究序列和嗜肺军团菌的GC-B2、ERS1305867同源性最高(99.8%~100.0%)。系统发育树显示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与血清学分析差异明显,但本研究的两条Lp1序列聚拢在一起。结论榆林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污染较严重,很可能引起军团病的暴发。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监督企业加强空调系统的清洗和消毒,同时做好外环境的监测,预防军团病的发生。
- 钟瑞王彩乔钟笑王治平焦亚东
- 关键词: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同源性系统发育分析
- 榆林市2008-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了解榆林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榆林市2008-2018年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榆林市2008-2018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19368例,年均发病率57.92/10万,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48.412,P<0.01)。发病高峰为5-8月,共15765例,占81.40%。定边县年均发病率最高,为183.10/10万,县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7.054,P<0.01)。5岁以下儿童16113例,占83.19%,男女性别比为1.64∶1。散居儿童15363例,占79.32%。重症病例319例,重症率1.65%。死亡10例,死亡率0.03/10万。实验室确诊1868例,其中EV 71型1294例,占69.27%。结论应在定边县等重点县区,针对儿童等重点人群加强消毒、手卫生、EV 71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控。
- 郑振兴汪惠晴王建利李舒焦亚东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 2020年榆林市食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了解榆林市食品化学污染的整体状况,掌握食品污染物的种类、分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和修订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在榆林市辖区内的农贸市场、商店(超市)、小型餐饮店、网店及种植环节采集食品样品,按照《2020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方法或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检测,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评价。用χ^(2)检验比较差异性。结果 2020年共监测食品样品400份,检出含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样品248份,检出率为62.00%,超标样品3份,超标率为0.75%,低于2018年的1.52%和2019年的7.49%,超标物为1份芝麻酱中的黄曲霉毒素、1份荸荠中的铅和1份豇豆中的灭蝇胺。不同年份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65,P<0.05)。结论 2020年榆林市辖区食品的化学污染情况总体较好,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超标情况低于2018年和2019年以及同年份的其他部分地区,但依然存在超标现象,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 郑笑晨焦亚东柳彦峰贺明丽钟瑞李舒
- 关键词:食品化学污染物食品安全
- 陕西省榆林市2013-2018年市售食品中铅、镉、总砷、总汞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榆林市2013-2018年食品中铅、镉、总砷、总汞检测结果,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榆林市食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方案》,采集榆林市2013-2018年12个县、市、区市售食品,定量检测铅、镉、总砷、总汞,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榆林市2013-2018年铅、镉、总砷、总汞分别检测835份、802份、488份、603份,检出率分别为72.81%、76.31%、12.70%、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405,P<0.05);分别超标21份、16份、3份、4份,超标率分别为2.51%、2.00%、0.61%、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0,P<0.05);污染指数中位数分别为0.147、0.090、0.010、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439,P<0.05);不同年份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002、297.153、353.466、374.175,P<0.05)。结论榆林市2013-2018年市售食品中铅、镉、总砷、总汞的安全风险较低,仍需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测。
- 郑振兴王建利吴忠辽李东波延芸乔俊伟焦亚东
- 关键词:食品铅镉总砷总汞
- 2016年陕西省部分地市养殖场鲜鸡蛋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储存条件下新鲜鸡蛋蛋壳、蛋内容物中微生物污染变化情况,为延长鸡蛋的货架期、改善储存运输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GB 4789.2-2010、GB 4789.38-2012以及GB 4789.4-2010对陕西省3个地市12家养殖场的960枚新鲜鸡蛋进行卫生学和致病菌检测。结果 4℃保存条件下菌落总数变化不大,25℃保存条件下蛋壳菌落总数42 d左右达最大,14 d后蛋内容物中菌落总数开始快速生长,蛋壳蛋内容物中检出大肠埃希氏菌,但未检出沙门氏菌。结论新鲜鸡蛋宜4℃保存,货架期不宜超过42 d,保鲜期宜在两周以内。
- 石一张铮吴守芝刘红丽焦亚东王增国王小强陈雅丽王治平刘东立马国柱武颂文
- 关键词:鸡蛋微生物污染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
- 2017-2018年陕西省H7N9禽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及基因进化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整理和分析2017-2018年陕西省H7N9禽流感病毒流行分布和基因特性,为防控决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集陕西省外环境样本、H7N9病例及关联样本,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7N9亚型流感病毒,H7N9阳性标本的病毒分离和基因测序分析由国家流感中心完成。结果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陕西省142个监测点外环境外环境H7N9核酸阳性率仅4.91‰。同时,本省共报告7例H7N9病例和2起禽间疫情。病毒序列分析发现:部分H7N9病毒中HA蛋白裂解位点插入“KRTA”氨基酸基序,具有对禽类高致病性的分子特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H7N9禽流感病毒与长三角来源的H7N9序列高度同源。结论陕西H7N9病毒流行株具有遗传多样性,同时存在低致病性和高致病性两个变种。今后应继续做好禽流感病原学监测和遗传变异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 史伟李慎李慎吴瑞李俊高涛高涛焦亚东张蕾徐艺余鹏博
- 关键词:禽流感高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