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浩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慢性
  • 2篇调节性
  • 2篇淋巴
  • 2篇节性
  • 2篇CD4+CD...
  • 1篇对比度
  • 1篇对比度增强
  • 1篇序贯
  • 1篇序贯治疗
  • 1篇颜色聚类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图像
  • 1篇排卵
  • 1篇排卵方
  • 1篇自身对照研究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机构

  • 6篇南通大学

作者

  • 6篇李浩
  • 3篇叶军
  • 3篇邢同京
  • 3篇徐洪涛
  • 3篇张立新
  • 2篇咸建春
  • 1篇丁家怡
  • 1篇李梅
  • 1篇杨慧
  • 1篇朱建红
  • 1篇余文庆
  • 1篇吕丽婷
  • 1篇谭小方

传媒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肝脏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比较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low两种设门方法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界定效果,并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reg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HBV携带者24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24例,正常对照者25例,采用CD4+CD25+CD127-/low设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其中正常对照组和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采用CD4+CD25+FoxP3+设门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采用CD4+CD25+CD127-/low设门方法检测外周血Treg与CD4+CD25+FoxP3+设门方法在正常组和患者组均呈正相关(r=0.506,P<0.05;r=0.556,P<0.01)。以CD4+CD25+CD127-/low设门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HBV携带者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reg的水平分别为(10.65±2.86)%、(8.56±2.01)%、(8.75±3.04)%和(7.33±1.1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慢性HBV携带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HBV携带者Treg表达水平与HBV病毒载量之间均无相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reg表达水平与ALT之间无相关,HBeAg阳性患者组和HBeAg阴性患者组的Treg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CD25+CD127-/low设门方法检测外周血Treg与CD4+CD25+FoxP3+设门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前者更为简单、实用。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HBV携带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reg在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浩徐洪涛邢同京咸建春叶军张立新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127FOXP3慢性HBV感染
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用α2b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27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时检测外周静脉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同时检测ALT和HBV DNA载量。结果抗病毒治疗24周后CD4+CD25+Treg比例(9.26±2.40)%明显低于治疗前(10.78±2.71)%(P<0.05)。HBV DNA载量降至基线水平以下者CD4+CD25+Tre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未降至基线水平以下者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α2b干扰素抗病毒治疗,随着HBV DNA载量下降,CD4+CD25+Treg表达水平降低。
李浩徐洪涛邢同京叶军张立新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
PPOS促排卵方案对颗粒细胞芳香化酶CYP19A1和ERβ受体表达的自身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第一周期行黄体期减量长方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过程中黄体生成素(LH)偏低(扳机日LH<1.2 mIU/mL)的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第2周期改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检测两种促排卵方案中颗粒细胞中芳香化酶CYP19A1和ERβ受体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以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泡颗粒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的RIF患者进行研究,第1周期采用黄体期减量长方案RIF患者,第2周期改采用PPOS方案患者共36例。同时收集两种方案促排卵卵泡液中壁层颗粒细胞,检测颗粒细胞中芳香化酶CYP19A1和ERβ受体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自身对照分析两种促排卵方案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泡颗粒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PPOS方案和长方案平均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POS方案的扳机日LH水平、正常受精(2PN)数、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长方案(P<0.05)。PPOS组中CYP19A1和ERβ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相一致,PPOS组中CYP19A1和ERβ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1周期行长方案促排卵过程中LH偏低的RIF患者中,第2周期改用PPOS方案组后,扳机日的LH水平明显上升,同时壁层颗粒细胞ERβ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长方案组,CYP19A1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也显著高于长方案组,改用PPOS方案后,LH水平有所提高,改善了患者的卵子质量,进而提高了胚胎质量。
谭小方刘霖马薇薇李浩丁家怡
关键词:促排卵颗粒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ALK-TKIs耐药株的构建及耐药后序贯治疗的效果探究
2025年
目的:探索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ALK-TKIs)耐药后序贯其他ALK-TKIs治疗的效果。方法:首先,收集12例序贯使用两种ALK-TKIs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信息,分析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及洛拉替尼在真实世界中序贯使用的疗效。其次,构建H3122-克唑替尼耐药株(H3122-CR)、阿来替尼耐药株(H3122-AR)及洛拉替尼耐药株(H3122-LR),通过MTT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证明耐药株构建成功。最后,为探索ALK-TKIs耐药后序贯后代TKIs或一代、二代TKIs再挑战是否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MTT及克隆形成实验,在H3122-CR耐药株中使用阿来替尼和洛拉替尼,在H3122-AR耐药株中使用克唑替尼及洛拉替尼,或在H3122-LR耐药株中使用克唑替尼及阿来替尼,分别检测各代ALK-TKIs抗肿瘤细胞活性的作用。结果:真实世界中,一代ALK-TKI耐药后序贯使用二代或三代ALK-TKIs,或二代ALK-TKIs耐药后序贯使用三代ALK-TKI均可有一定临床获益。MTT实验表明,H3122细胞的克唑替尼IC_(50)值为341.7 nmol/L,H3122-CR耐药株的克唑替尼IC_(50)值为2.766μmol/L;H3122细胞的阿来替尼IC_(50)值为131.5 nmol/L,H3122-AR耐药株的阿来替尼IC_(50)值为1.07μmol/L;H3122细胞的洛拉替尼IC_(50)值为42.85 nmol/L,H3122-LR耐药株的洛拉替尼IC_(50)值为3.294μmol/L。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提示,200 nmol/L克唑替尼、阿来替尼、洛拉替尼均不足以抑制H3122-CR、H3122-AR、H3122-LR耐药株的克隆形成能力,但完全抑制了亲本株的克隆形成能力,提示耐药株构建成功。通过MTT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在H3122-CR耐药株中,阿来替尼及洛拉替尼均可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在H3122-AR耐药株中,克唑替尼抗肿瘤细胞活性甚微,而序贯洛拉替尼可以发挥抗肿瘤作用。在H3122-LR耐药株中,克唑替尼及阿来替尼有些许抗肿瘤作用。结论:克唑替尼耐药后,序贯阿来替
王鑫烨李浩李浩李梅吕丽婷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其相关分子在慢性HBV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及其相关分子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者及正常人群的外周抗凝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循环中Tfh细胞及其表面CD40L分子的表达水平,CD19+B细胞及其表面CD40分子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血浆中IL-21的水平。结果 (1)与HBsAb-和HBsAb+健康组比较,慢性HBV感染者的Tfh细胞及其表面CD40L分子的表达明显升高,尤其是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HBsAb-和HB-sAb+健康组比较,CD19+B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明显升高,CD19+B细胞表面CD40分子在慢性HBV感染者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HBsAb-和HBsAb+健康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IL-21水平明显升高,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比较,Tfh细胞、CD40L及IL-21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慢性HBV感染者Tfh细胞及其IL-21的表达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与慢性HBV感染者抗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应答密切相关;(2)CD19+B细胞及其表面分子CD40与Tfh细胞表面CD40L分子相互作用,亦参与机体抗HBV感染的免疫应答。
余文庆徐洪涛邢同京咸建春叶军张立新李浩
关键词: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1
一种基于PaddleOCR的复杂背景图像文字检测与增强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文字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addleOCR的复杂背景图像文字检测与增强系统及方法,包括:通过批量读取指定目录下的图像文件,利用PaddleOCR模型进行初步文字检测与识别,提取文字边界框及其对应的...
朱建红李浩陈天宇杨慧赵佳皓葛永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