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弛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抗凝
  • 7篇抗凝药
  • 6篇口服
  • 6篇房颤
  • 5篇心房
  • 5篇心房颤动
  • 4篇药物
  • 3篇血小板
  • 3篇口服抗凝药
  • 2篇新型口服
  • 2篇药品
  • 2篇药师
  • 2篇药学
  • 2篇随机对照试验
  • 2篇全程化
  • 2篇综合评价
  • 2篇临床药
  • 2篇临床药师
  • 2篇抗凝药物
  • 2篇抗血小板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市药学会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17篇张弛
  • 8篇潘忙忙
  • 6篇林厚文
  • 5篇沈珑
  • 3篇王新华
  • 3篇崔敏
  • 3篇刘晓琰
  • 2篇吴斌
  • 2篇苏颖杰
  • 2篇陈芳
  • 1篇卞晓岚
  • 1篇张薇
  • 1篇施芳红
  • 1篇杨毅宁
  • 1篇李星霞
  • 1篇赵倩
  • 1篇张在丽
  • 1篇卜军
  • 1篇王理伟
  • 1篇张宁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学...
  • 2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年份

  • 7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吡格雷对比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价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药方案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经济性,为临床用药和相关决策提供经济学证据和参考。方法基于CAPRIE试验构建Markov模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确定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健康效用值以及风险事件管理成本等。模型循环周期为6个月,模拟时限为10年,年贴现率为5%。以总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作为主要计算结果,应用TreeAge Pro软件对上述2种方案进行成本-效用分析,并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概率敏感性分析和情境分析来验证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氯吡格雷方案与CAPRIE试验中325 mg/d剂量阿司匹林方案相比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在模拟10、20、30年时的ICER值分别为4284.06、4201.20、3986.78元/QALY,均小于以1倍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的意愿支付(WTP)阈值。而氯吡格雷方案与我国临床常用剂量(100 mg/d)的阿司匹林方案相比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在模拟10、20、30年时的ICER值分别为58238.27、42164.72、36164.77元/QALY,也均小于WTP阈值。当对比325 mg/d剂量的阿司匹林方案时,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氯吡格雷周期成本、阿司匹林周期成本、2组治疗方案的脑卒中首次复发概率等为模型敏感因素;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WTP为1倍2021年我国人均GDP时,氯吡格雷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约为66.5%。情境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10、20、30年3种模拟时限,还是选用不同剂量(50、100、150、200、250 mg/d)阿司匹林方案,均不会使基础分析结果翻转。结论相较于阿司匹林单药方案,氯吡格雷单药方案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更具有经济性。
郎驿天朱春黎陶文绮廖雅慧张弛刘晓琰吴斌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经济学评价成本-效用分析
利奈唑胺注射液致重度血小板减少1例被引量:3
2017年
病例:患者,男,58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3周,痰中带血丝”人院.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咳白色脓痰,外院就诊查胸部CT示:右下肺感染(范围较前稍增大)伴两侧胸腔少量积液;左下肺纤维灶,先后予头孢唑肟钠、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比阿培南、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具体剂量不详)等抗感染,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未见缓解,仍反复发热.后人我院急诊就诊.
陈芳张弛崔敏
关键词:氨溴索注射液重度血小板减少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对症支持治疗头孢唑肟钠
直接口服抗凝药临床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合理用药视角下直接口服抗凝药临床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以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s)在心房颤动卒中预防中的应用为案例,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对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各个步骤进行方法学的建立。结果药品综合评价的流程主要包括决策问题的确定、评估框架的制定、指标绩效的获得、指标赋值标准的确定、综合得分的计算等。DOACs在心房颤动卒中预防中的应用为例,评估框架包含5个维度,18个二级指标。经综合评价,阿哌沙班的综合评分最高,达比加群的综合评分最低。结论评价过程中应用的多种方法可推广于心血管疾病药物或其他慢性病治疗药物的综合评价工作中,为医院药师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提供方法学参考。
张弛吴斌吴斌刘丙龙林厚文林厚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心房颤动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净效益评价:9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回顾和权衡分析
严颐丹张弛沈珑苏颖杰刘晓琰王理伟顾智淳
新型口服抗凝药贝曲沙班被引量:3
2019年
抗凝治疗是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主要预防和治疗手段。贝曲沙班(betrixaban),一种新型口服Xa因子抑制剂,是目前唯一一个用于预防急性重症患者的静脉血栓(VTE)及并发症形成的口服抗凝血剂。本文对贝曲沙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做一综述。
张弛沈珑刘晓琰顾智淳潘忙忙
关键词:XA因子抑制剂
我院心房颤动抗凝药物治疗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及取得的成效被引量:1
2022年
为促进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降低心房颤动疾病负担,我院抗凝药物治疗管理药学服务团队开发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抗凝治疗决策与管理平台——“爱抗凝”,并通过“爱抗凝”构建了心房颤动抗凝药物治疗管理新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潘忙忙顾智淳张弛沈珑孔令璁双田王新华林厚文
关键词:药学服务
房颤患者使用达比加群酯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使用达比加群酯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以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使用达比加群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用药情况及动态监测APTT变化。定义APTT延长为高于正常值上限(即>40 s),采用Logistic回归法逐步分析筛选达比加群酯治疗致APTT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获得用药病例362例,按入排标准纳入有效病例312例(男性176例,女性136例),平均年龄为(64.5±9.8)岁。使用达比加群酯致相关性APTT延长高于基础值25%的有150例(48.1%)。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肌酐清除率、联用维拉帕米对APTT延长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分别为P=0.035、P=0.043、P=0.001),逐步逻辑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OR=0.977,95%CI(0.956,0998),P=0.032]和联用维拉帕米[OR=1.096,95%CI(1.043,1.159),P=0.027]密切相关。结论体重和联用维拉帕米是造成患者出现APTT延长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陈芳张在丽张弛顾智淳
关键词:心房颤动达比加群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基于互联网+医联体平台的社区心房颤动智慧化管理新模式被引量:7
2021年
为进一步探索基于区域医联体心房颤动分级诊疗制度,有效地管理社区心房颤动患者,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其医联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基于全科与专科结合,开设心房颤动专病门诊,并借用互联网及医联体平台,探索社区心房颤动智慧化管理模式。文章重点介绍了团队内三级医院专科医生、药师团队、社区全科医生共同建立同质化的诊疗平台,上下联动,共同临床决策,结合智能化管理软件,开展特色心房颤动管理措施以及初步成效,为心房颤动全程管理提供参考。
沈慧李峥王新华沈珑顾智淳张薇张弛潘忙忙孔令璁双田赵倩杨毅宁周礼清卜军
关键词:心房颤动疾病管理互联网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疝气术后深静脉血栓检测的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疝气术后深静脉血栓检测的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数据;处理所述用户数据,获取目标数据;基于所述目标数据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预测模型,以基于所述静脉血栓栓塞症预测模型...
顾智淳潘忙忙严颐丹张弛林厚文
基于Meta分析的基因检测指导对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2022年
目的:系统评价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SinoMed数据库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搜集有关ACS或行PCI术的患者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5月10日。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累计63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相比,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RR=0.57,95%CI(0.42,0.78),P<0.01]和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RR=0.45,95%CI(0.25,0.80),P<0.01],两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RR=0.73,95%CI(0.50,1.07),P=0.11]、全因死亡发生率[RR=0.82,95%CI(0.41,1.63),P=0.57]、任意出血发生率[RR=0.84,95%CI(0.58,1.23),P=0.37]、心血管死亡率[RR=0.78,95%CI(0.54,1.13),P=0.19]和卒中发生率[RR=0.70,95%CI(0.38,1.27),P=0.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两组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8,95%CI(0.64,1.23),P=0.46],但基因指导治疗组可降低小出血发生率[RR=0.74,95%CI(0.59,0.94),P=0.01]。结论: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相比于常规治疗虽未明显降低患者MACE、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卒中和任意出血、大出血等风险,但在降低患者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小出血风险方面更有优势。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能更适合高危冠心病患者。
潘忙忙张弛李星霞李峥顾智淳
关键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