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长春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青弋江流域宣芜段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2021年
- 青弋江流域宣芜段为皖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该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可以为后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该文通过分析56组地下水样和7组地表水样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发现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来源于降水补给。泉水在出露地表之前,与围岩发生了同位素交换作用。井水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导致井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发生一定程度的分馏。水库水受蒸发效应影响显著。地表河水显示出混合效应。
- 叶永红苏晶文龚建师董长春杨洋
- 关键词:氢氧稳定同位素地下水地表水
- 青海香日德水文站岩体斜长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基础上,运用电子探针技术对青海香日德水文站岩体中不同类型的斜长石及其环带进行研究,探讨了香日德水文站岩体中斜长石环带的成因,反演岩浆演化过程,计算了地表剥蚀和隆升速率。结果表明,香日德水文站岩体中斜长石具有正环带和韵律环带;石英闪长岩和包体中矿物结晶深度约12km;花岗闪长岩中矿物结晶深度约9km;由侵位深度计算的地表剥蚀速率为0.04km/Ma,20Ma以来隆升速率为0.6km/Ma,3.6 Ma以来隆升速率为3.0km/Ma。此外,研究得出斜长石环带由Ca2+!Na+,Al 3+!Si 4+的强交代作用和Fe3+!Si 4+的弱交代作用支配,认为香日德水文站岩体的演化不是简单的侵位模式,而是岩浆交替侵位、多次混合的过程。
- 史洪峰董长春续琰祺
- 关键词:斜长石地质意义东昆仑
- 基于地层结构组合的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研究——以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为例被引量:7
- 2019年
-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 苏晶文龚建师李运怀李云峰王毅董长春杨洋叶永红魏峰朱春芳王睿蔡磊
- 关键词:皖江经济带地质单元环境地质地层结构第四纪
- 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制被引量:13
- 2022年
- 【研究目的】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下水流系统并深入分析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机制。【研究方法】综合马鞍山市当涂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水动力场等,基于研究区水化学基本特征,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水化学图件、离子比值和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该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主要为低矿化度偏碱性水,地下水组分中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以HCO_(3)^(-)和SO_(4)^(2-)为主。(2)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可分为7类,其中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HCO_(3)-Ca·Na型、HCO_(3)·Cl-Ca·Na型以及HCO_(3)-Ca·Mg型;基岩类裂隙含水岩组的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Mg型和SO_(4)·HCO_(3)-Ca·Mg型。(3)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样超标率为46%,总体水质较差,超标率较高的组分依次为Mn、高锰酸盐指数(CODMn)、硝酸盐(以N计)、Fe、As、氨氮(以N计)等。(4)研究区地下水的化学组分主要受到岩石风化作用的控制;此外,还存在Na-Ca的正向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进一步定量论证了水岩相互作用对本区浅层地下水组分的形成和演化起着主导作用。【结论】研究区地下水主要为低矿化度偏碱性,主要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基岩类裂隙水。主要离子比例和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揭示了本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组分主要是地下水溶滤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石英、长石等硅酸盐矿物,高岭土等黏土矿物以及岩盐、石膏等达到过饱和之后形成的。
- 李状苏晶文董长春叶永红杨洋
-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
- 安徽狸桥地区晚石炭世硅质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安徽狸桥地区出露一套硅质建造,其赋存于黄龙组灰岩与五通组石英砂岩之间,呈层状产出,显微镜下主要由隐晶质石英组成,具角砾结构,未见硅质生物,局部有硅化、褐铁矿化现象。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本区硅质岩Si O2含量为93.57%~98.06%(平均为97.22%),∑REE含量低,为4.89×10^(-6)~18.40×10^(-6)(平均为11.29×10^(-6)),δCe为0.50~0.68(平均为0.58),呈负异常,δEu为1.13~2.98(平均为1.49),呈明显的正异常。Al/(Al+Fe+Mn)值为0.11~0.64(平均为0.45),Al_2O_3,TiO_2与Si O2相关性较差,而Fe2O3和Si O2呈明显的正相关。结合双变量SiO_2-Al_2O_3、SiO_2-MgO,三变量Al-Fe-Mn,Fe-Mn-(Ni+Co+Cu)×10图解,指示其为热水沉积成因;其δEu、Mn O/TiO_2、Fe2O3/TiO_2和Al_2O_3/(Al_2O_3+Fe_2O_3)值分析,其沉积环境为远离陆源物质供给的大陆边缘,受到强烈的热水活动影响。综上表明:晚石炭世时期,狸桥地区处于受基底深断裂及同沉积断裂控制的二级断陷盆地内,可能由于地壳的持续拉张、减薄,导致火山热液或喷气活动沿基底深断裂在海底火山喷发间歇式或旋回期发生热水喷流作用,形成了具有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的角砾状硅质岩。这一发现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晚古生代热水沉积硅质岩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至少在石炭纪时存在一定的热水活动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 左青龙史洪峰肖渊甫董长春张景
- 关键词:热水沉积硅质岩晚石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