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倩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药动学
  • 4篇液相色谱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色谱法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药动学研究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基因
  • 2篇肺癌
  • 1篇胆经
  • 1篇蛋白
  • 1篇等效性
  • 1篇毒副反应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0篇龚倩
  • 6篇曹伟
  • 6篇程泽能
  • 5篇李筱旻
  • 5篇曹亚杰
  • 4篇郭歆
  • 3篇王黎青
  • 3篇黄志壮
  • 3篇胡哲益
  • 2篇余奇
  • 2篇赵瑾
  • 2篇刘文芳
  • 1篇钟广伟
  • 1篇强思思
  • 1篇李炜
  • 1篇杨烁
  • 1篇熊银鹰
  • 1篇罗以
  • 1篇伍奕
  • 1篇刘晓磊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2篇肿瘤药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南药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MTT实验中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方法改进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MTT法测定有色脂溶性化合物对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改进,并观察7种新型化合物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以SMMC-7721人肝癌细胞为目标,对MTT法测定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实验分析并改进;用改进后的方法测定7种新型化合物对该细胞系的抑制作用。结果药液的溶解、溶剂毒性、化合物的颜色及关键步骤的操作,对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MTT实验结果影响较大,应当合理进行实验设计,减弱或避免上述因素的不利影响;7种新型化合物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降低,抑制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MTT实验提供了方法参考。
上官丹罡龙明辉龚倩曹丽芝伍奕杨立平
关键词:MTT影响因素
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洛伐他汀的浓度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法测定洛伐他汀血药浓度。方法:以1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用甲酸调 pH 3.5)-乙腈(20:80)为流动相,辛伐他汀为内标,样品用有机溶剂[环己烷-异丙醇(95:5)]萃取后,有机层用氮吹干,100 μL流动相定容后进样。采用二级质谱选择性离子检测洛伐他汀(427.2/427)和辛伐他汀(441/325)。结果:洛伐他汀的线性范围为0.25~16 μg·L^(-1)(r=0.9990),平均相对回收率为97%~106%,批内和批间 RSD 均小于10%,洛伐他汀的最低定量限为0.25 μg·L^(-1),提取回收率大于75%。结论:本文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洛伐他汀的药动学研究。
黄志壮李筱旻龚倩曹伟曹亚杰强思思胡晓蕾程泽能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洛伐他汀
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I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6(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IP方案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D-SCLC)患者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应用IP方案治疗的46例ED-SCLC患者,化疗前采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焦磷酸测序法测定UGT1A1*6的基因多态性,化疗过程中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反应和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46例患者中,UGT1A1*6位点野生型G/G 34例(73%),杂合突变型G/A 8例(17%),纯合突变型A/A 4例(8%)。化疗期间,突变杂合型(G/A)及纯合突变型(A/A)患者3-4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UGT1A1野生型(G/G)(P〈0.05),UGT1A1*6各种基因型之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IP方案治疗ED-SCLC发生严重的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但与其临床疗效无关。
何奕赵瑾龚倩罗以袁志军杨烁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伊立替康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湖南地区238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评价湖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包埋组织238例,采用PCR扩增结合直接基因测序的方法,对组织DNA中EGFR基因第18-21外显子突变进行检测。结果在23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的检出率为35.3%(84/238)。其中,第18、19、20、21号外显子突变占总突变的比例分别为2.4%(2/84)、67.9%(57/84)、3.6%(3/84)、26.2%(22/84)。19号外显子的突变均为第746-753密码子的碱基缺失,以Del E746-A750为主;21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以L858R为主。女性EGFR基因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不吸烟者显著高于吸烟者(P〈0.05)。而EGFR基因的突变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湖南地区的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以19、21外显子为主,且19外显子的突变率高于21外显子,多见于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
赵瑾田俏梅黄玉梅熊银鹰龚倩吴白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基因突变靶向治疗
国产硫酸茚地那韦胶囊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2006年
目的研究国产与进口硫酸茚地那韦胶囊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量口服800mg的国产硫酸茚地那韦胶囊(受试制剂)与进口硫酸茚地那韦胶囊(参比制剂),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茚地那韦的血药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13·51±3·23)、(13·14±3·92)mg/L,tmax分别为(0·63±0·17)、(0·63±0·18)h,AUC0~8分别为(23·62±7·27)、(23·02±6·24)(mg·h)/L,t1/2分别为(1·2±0·5)、(1·2±0·4)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2±13·9)%。结论国产与进口硫酸茚地那韦胶囊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具有生物等效性。
郭歆余奇曹伟曹亚杰李筱旻龚倩王黎青胡哲益黄志壮程泽能
关键词:药动学生物等效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头孢克洛与溴己新在中国健康人体内药动学环节的相互作用(英文)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和溴己新在中国健康成人体内药动学环节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12名健康受试者在不同周期内分别多剂量口服头孢克洛片、盐酸溴己新片或头孢克洛片加盐酸溴己新片,周期间洗脱时间( Wash-out)为14 d。血及尿样中头孢克洛浓度采用HPLC-UV法测定,溴己新浓度采用HPLC-MS法测定。结果:将合并给予头孢克洛及溴己新组与单独给予头孢克洛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头孢克洛的Cmax,AUC0-6(梯形面积)经对数转化后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均无统计学差异,双单侧t检验表明,两参数均落在各自相应的90%可信区间内,合用与单独使用相比,头孢克洛生物等效。tmax经Mann-Whitney检验,结果表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他药动学参数(如:Vd/F,t1/2,Clr及MRT等)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Vd/F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将合并给予头孢克洛和溴己新组与单独给予溴己新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溴己新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0-24(梯形面积)经对数转化后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无统计学差异,双单侧t检验表明,两参数均落在各自相应的90%可信区间内,合用与单独使用相比,溴己新生物等效。tmax经Mann-Whitney检验,结果表明无统计学差异。其他药动学参数(如:Vd/F,t1/2,Clr及MRT)进行方差分析,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服用盐酸溴己新片与头孢克洛,药物的吸收、代谢及排泄不受影响;头孢克洛的表观分布容积高于单用头孢克洛,这可能是两药药效学协同作用的药动学基础。
龚倩胡哲益黄志壮王黎青刘文芳郭歆曹伟王霆程泽能
关键词:头孢克洛溴己新相互作用HPLCLC-MS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在健康中国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12位受试者(男女各半)在不同试验周期分别口服不同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制剂。用HPLC-UV方法测定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及格列吡嗪浓度。结果:试验所得各药动学参数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经过统计学分析,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二成分与单独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及格列吡嗪片相比主要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多剂量服药与单次服药相比主要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两组分之间在体内不存在相互作用,多剂量服药与单次服药相比其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不发生改变。
李筱旻曹伟吴建平刘文芳龚倩曹亚杰程泽能
关键词:药动学
针刺胆经对偏头痛大鼠脑干组织G蛋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针刺胆经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脑干组织G蛋白亚基(Gsα和Giα)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g/kg)建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运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干组织Giα和Gsα的含量。结果皮下注射硝酸甘油4 h后脑干组织Gsα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Giα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Gsα/Giα蛋白比值升高;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脑干组织中Gsα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Giα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Gsα/Giα蛋白比值降低。结论偏头痛发作可能与大鼠脑干组织G蛋白信号传导系统功能障碍有关,针刺传导的G蛋白信号通路可能是其防治偏头痛的重要机制之一。
李臻琰李炜龚倩钟广伟王素娥文玲波
关键词:偏头痛针刺胆经G蛋白
普卢利沙星胶囊人体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给予普卢利沙星胶囊的药动学。方法:12名健康成年受试者按3×3拉丁方随机分组,分别单次口服132、264、528mg普卢利沙星胶囊,多次口服264mg普卢利沙星胶囊,连续6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普卢利沙星代谢产物NM394的血药浓度。应用DASver1·0软件进行模拟拟合及参数计算。结果:12名受试者全部完成单次给药试验,试验期间未发生任何药品不良反应。各受试者血样中检测不到普卢利沙星,只能测定其代谢产物NM394。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符合二室模型,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无性别差异。多次给药未见蓄积现象和药动学参数的改变,表明本品无自身酶抑制或诱导作用。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特异性强,可满足普卢利沙星临床药动学试验要求,其参数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在我国成人中无性别差异。
龚倩曹亚杰李筱旻曹伟王黎青胡哲益余奇郭歆程泽能
关键词:NM394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普瑞巴林胶囊的人体药动学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在12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研究普瑞巴林胶囊的药动学特征,为该药进行临床研究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采用3×3拉丁方给药方案,分别于不同周期单次给药口服试验制剂75,150和300mg,并于单次给药试验结束后,按照每天早、晚各服药一次,每次75mg,连续服用5d的给药方案进行多次给药研究。应用HPLC-UV测定服药后不同时间点普瑞巴林的血药浓度。结果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普瑞巴林进入人体后的药物经时过程符合血管外给药二室模型。单次服用75,150和300mg普瑞巴林胶囊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ρmax为(2.43±0.36),(4.59±0.91)和(9.16±1.00)mg·L-1;AUC0-t为(13.5±2.6),(27.4±6.2)和(54.9±10.3)mg·h·L-1;tmax为(0.96±0.42),(0.90±0.39)和(1.21±0.38)h;t1/2β为(6.6±2.3),(7.2±2.8)和(5.8±1.4)h。连续口服5d75mg,bid普瑞巴林胶囊后,其药动学参数分别为:ρmax为(2.83±0.42)mg·L-1,ρmin为(0.67±0.14)mg·L-1,ρav为(1.18±0.20)mg·L-1,AUC0-t为(19.4±3.8)mg·h·L-1,tmax为(0.79±0.30)h,t1/2β为(6.8±2.6)h,DF为(1.86±0.39)。对单次给药试验中所得的AUC,ρmax,t1/2与剂量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UC和ρmax与剂量呈线性相关,t1/2β与剂量无关,符合1级速率过程,对其他药动学参数进行剂量间、个体间、周期间及性别间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普瑞巴林胶囊单次给药剂量在75~300mg内,体内过程符合1级速率过程。按照75mg,bid的方案连续服用普瑞巴林5d,药物在体内无蓄积。
郭歆刘晓磊程航曹亚杰曹伟龚倩李筱旻程泽能
关键词:普瑞巴林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