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芳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DMP1在去势大鼠颌骨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卵巢去势骨质疏松大鼠上颌牙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的表达变化。方法:选择三月龄健康雌性wistar大鼠40只,在SPF级动物房内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二组:Sham组(假手术组,仅去除和双侧卵巢等大的脂肪组织)20只;Ovx组(手术组,去除双侧卵巢)20只。实验周期为12 w。术后4 w,8 w,12 w取材,根据实验需要留取腰椎和下颌骨。腰椎用于检测骨密度,下颌骨储存于液氮用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组别不同时间DMP1的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术后12 w时,OVX组腰椎骨密度与Sham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w及8 w时,两组之间DMP1的m RNA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 w时,Ovx组DMP1的m RNA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去势骨质疏松大鼠下颌骨中DMP1 m RNA的表达明显下降,DMP1可能在雌激素缺乏所致骨质疏松的发生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 吴迪张斌李莹牟海滨高丽赵芳刘明月
- 关键词:骨质疏松细胞外基质卵巢去势
- 骨涎蛋白在大鼠磨牙第三期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大鼠牙髓修复第三期牙本质形成过程中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0只,建立实验大鼠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第三期牙本质中骨涎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盖髓2周后,在盖髓处下方有第三期牙本质形成。与原发性牙本质(PD)相比,第三期牙本质小管数目少且形态不规则。BSP在原发性牙本质中没有表达,但在盖髓下方和髓角下第三期牙本质中都有表达。结论:BSP可能通过参与羟基磷灰石(HA)的形成以及调节新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向新形成的牙本质基质的粘附来参与早期的第三期牙本质的生成。
- 谢晓华赵芳王丽杰刘培红王海侠马肃王秀梅
- 关键词:骨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