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琴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友,君臣之道”:郭店楚简与孟子友朋观互证
- 2015年
- 郭店楚简和孟子所说的朋友关系是以德性为基础的平等关系。"友,君臣之道"是郭店楚简友朋观的突出体现,孟子指出君臣之间可由"友"扩展为师、友、事三种关系。他承继郭店楚简"同悦而交,以德者"的观点,提出了"友其德"和"尚友"的主张,体现了儒家"以友辅仁"和以友"证道"的思想。
- 王淑琴曾振宇
- 关键词:郭店楚简
- 孔子“以友辅仁”之友朋思想及其现代性构建被引量:1
- 2017年
- 孔子的友朋思想奠定了儒家朋友人伦的基本内涵,"友直、友谅、友多闻"是朋友的道德品格,"切切偲偲""言而有信"是朋友之间的相处规范,"以友辅仁"则是友朋之道的归宿,孔子的"友"观念对后世儒家友朋观的形成影响深远。当今社会,文化多元、人际关系复杂而特殊,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孔子"以友辅仁"之友朋思想的现代性,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平,有利于建设和谐稳定的时代中国。
- 王淑琴
- 关键词:孔子传统文化道德
- “君臣友朋,相为表里”:何心隐友朋思想论析被引量:2
- 2016年
- 何心隐的友朋思想在明代儒家友朋观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友朋观有实践的社会意义,他期望以师友关系集聚力量,发挥以下致上的作用,从而实现与当政者逐步融通于同一个道统。他提出的"交尽于友""君臣友朋,相为表里"等观点是之前儒家学者鲜有提及的。他的友朋思想与他的仁义论也有密切的联系。
- 王淑琴
- 关键词:何心隐师友
- 论辽代契丹国儒学传播中的民族思想被引量:2
- 2016年
- 虽然儒学在辽契丹国广泛传播,但契丹社会体制仍然呈现了鲜明的民族色彩,根源在于契丹政权当政者强烈的民族思想。在民族思想支配下,契丹统治者坚持民族文化习俗、重视民族语言文字,通过政治上的着意庇护来避免民族同化后果的产生。虽然民族思想对于儒学在契丹国的发展有所牵绊,但是民族思想也使契丹儒学蒙上了民族色彩,并使契丹民族文化得以快速发展。契丹历史发展证明了保持合理的民族思想并采取适当的举措不仅不会使民族退步反而有助于民族的积极发展。沿循以上思路,本文对辽契丹国儒学中的民族意识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此为当下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民族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 王淑琴
- 关键词:辽代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