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脉血管流速与中风后偏瘫病人肢体水肿程度和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静脉血管流速与中风后偏瘫病人肢体水肿程度和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收治的中风后偏瘫病人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肱静脉、股静脉的峰流速、管壁内径、平均血流速度,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肱静脉、股静脉的峰流速、管壁内径、平均血流速度与中风后偏瘫病人肢体水肿程度和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股静脉峰流速降低[(19.63±2.45)cm/s与(22.84±2.41)cm/s,P=0.000]、平均流速降低[(12.81±2.10)cm/s与(14.62±2.73)cm/s,P=0.000]、管壁内径增大[(11.77±1.99)mm与(10.92±1.88)mm,P=0.007];同时肱静脉峰流速降低[(18.69±2.98)cm/s与(23.83±3.82)cm/s,P=0.000]、平均流速降低[(13.74±3.01)cm/s与(16.83±3.62)cm/s,P=0.000]、管壁内径增大[(7.66±1.54)mm与(5.81±1.72)mm,P=0.000]。股静脉、肱静脉的峰流速、平均流速与上肢肿胀值、下肢肿胀值、肢体功能评分呈负相关(P<0.05),股静脉、肱静脉的管壁内径与上肢肿胀值、下肢肿胀值、肢体功能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静脉血管流速与中风后偏瘫病人水肿程度和神经功能相关,可作为中风后偏瘫病人肢体水肿程度和神经功能的监测指标。
- 吴兢蔺文虎孙立满刘冬梅
- 关键词:中风偏瘫水肿神经功能静脉
- 消瘿散结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观察消瘿散结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除低碘饮食外,治疗组予散结消瘿方(配方颗粒),对照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疗程3个月,对甲状腺功能变化与结节最大直径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完成57例,治疗组患者完成56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48/56),对照组为50.9%(29/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结节最大直径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对照组患者结节最大直径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TS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10/57)。结论消瘿散结方有助于消除或者缩小甲状腺结节,不会影响甲状腺素分泌,毒副作用比较小。
- 刘冬梅孙立满
- 关键词:甲状腺肿左旋甲状腺素补益肝肾
- 基于“毒损脑络”理论对益肾解毒法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基于“毒损脑络”理论探讨益肾解毒颗粒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尼麦角林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益肾解毒中药颗粒治疗。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采用统一疾病和疗效的判定标准,评价益肾解毒中药颗粒对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认知损害均改善,且观察组中医证候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解毒中药颗粒对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型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疗效较好,能够提高病人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
- 孙立满刘冬梅吴兢裴雪梅刘言祥李庆彬
- 关键词:毒损脑络
- 培元还五汤联合针刺四神聪、百会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及对血清致炎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观察培元还五汤联合针刺四神聪、百会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及对血清致炎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培元还五汤联合针刺四神聪、百会穴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疲劳评定量表(FAI)分级、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的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致炎因子的含量,统计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謇涩、面色■白、眩晕健忘、四肢乏力、懒言少语积分与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FAI分级、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β、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致炎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S-QOL量表中精力、活动能力、家庭角色、自理能力、工作/劳动、上肢功能、思维能力、情绪、社会角色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精力、活动能力、家庭角色、自理能力、工作/劳动、上肢功能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培元还五汤联合针刺四神聪、百会穴不仅能够缓解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疲劳状态,还能提高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致炎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孟兵刘冬梅谢颖桢
- 关键词:针刺
- 穴位贴敷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的影响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月华分院收治的脑卒中病人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且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可改善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和肌张力。
- 刘冬梅孙立满吴兢
- 关键词:脑卒中穴位贴敷神经功能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