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破碎化
  • 1篇转移矩阵
  • 1篇绿地
  • 1篇绿地系统
  • 1篇景观破碎化

机构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石转弟
  • 2篇傅斌
  • 2篇王玉宽
  • 2篇彭培好
  • 2篇何小玲
  • 1篇陈颖锋
  • 1篇陈颖峰

传媒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成都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运用RS和GIS技术对成都市主城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主城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是城市绿地与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城市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为6 850hm2、占2000年城市绿地面积的41.47%,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为5 323hm2、占其面积的31.01%;②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达2.74%;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中以交通用地变化速度最大、年变化率达13.45%,其次是建设用地和耕地、年变化率分别为9.68%和-5.10%;③主城区土地利用程度呈现增强趋势,其总体变化值为0.134。这说明在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中,交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速度在整个城区的扩张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主城区土地利用集约度会进一步提高。
石转弟彭培好王玉宽傅斌陈颖锋何小玲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
成都市主城区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运用GIS、 RS和Patch Analyst景观结构分析软件,选取景观特征指标对成都市主城区2000-2010年之间绿地格局和破碎度的变化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成都市三环内城市绿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分别为21%和23%,增长幅度为11.8%,绿地覆盖率较低;其空间格局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二环至三环间;10年来主城区整体绿地破碎度有所降低,其中锦江区绿地破碎度最小,武侯区最大,分别达20.45块/hm2、73.30块/hm2;三环内绿地面积小于1 hm2的中小型斑块数量达绿地斑块总数量的97%,大型斑块如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较少,景观破碎度较高,生态功能较弱。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绿地优化的建议,为创造主城区优良的城市绿地景观空间和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参考和理论指导。
何小玲彭培好王玉宽傅斌陈颖峰石转弟
关键词:绿地系统景观破碎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