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
-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3年
- 帕金森病(P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的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及纹状体,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及姿势与平衡障碍为主要表现[1]。西药左旋多巴是目前疗效较好的治疗药物,但长期服药常可见疗效减退与不良反应的发生。中医药在帕金森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近年的研究尚表明中药可以降低西药引发的不良反应。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刘金涛金燕陈叶黄海燕何建成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药
- 绿茶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神经行为学的防治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绿茶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PD)小鼠的防治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 30 mg·kg^(-1)·d^(-1),连续4 d,制备PD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绿茶多酚组(GTP)、绿茶低(L)、中(M)、高(H)剂量组,另取正常组作对照。GTP组灌胃GTP 0.625 g·kg^(-1)·d^(-1),绿茶L、M、H剂量组灌胃0.312、0.625、1.250 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1)·d^(-1),连续14 d。于灌胃第8天起,GTP组、绿茶各剂量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MPTP 30 mg/kg,连续4 d。模型组、GTP组和绿茶L、M、H剂量组于第11天腹腔注射MPTP后,进行震颤麻痹评分实验,各组于第15天进行小鼠肢体运动功能(爬杆、游泳)检测。结果绿茶对小鼠肢体运动功能的减退有不同程度的调节和改善作用。结论绿茶L、M、H剂量组对改善PD小鼠行为学异常均有一定的效果,效果等同于甚至优于GTP,且绿茶H组(1.250 g·kg^(-1)·d^(-1))效果最好。可推算出体重60 kg的普通居民每日通过饮用3.03、6.08和12.15 g绿茶对防治PD有一定效果。
- 刘金涛陈叶金燕黄海燕孟琮何建成
- 关键词:绿茶帕金森病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神经行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