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一帆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学者
  • 1篇压抑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风险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观
  • 1篇智能化
  • 1篇社会冲突
  • 1篇社会稳定
  • 1篇社会稳定风险
  • 1篇社会治理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政策
  • 1篇天人关系
  • 1篇天人合一
  • 1篇突发公共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偏见
  • 1篇驱动型

机构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陈一帆
  • 4篇胡象明
  • 1篇杨立华
  • 1篇杨立华
  • 1篇杨立华
  • 1篇周志忍
  • 1篇李晨

传媒

  • 1篇行政论坛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科技智囊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电子政务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稳定风险的生成逻辑被引量:9
2020年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社会性次生灾害风险中,次生性社会稳定风险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严重疫情到社会稳定风险的次生机制,存在恐慌型社会稳定风险和压抑型社会稳定风险两种生成逻辑:恐慌型社会稳定风险多见于事件前期,大致遵循“公众本能的风险高估—风险的社会放大形成群体恐慌—恐慌催生过激反应”的生成逻辑;压抑型社会稳定风险多见于事件中后期,大致遵循“压抑—刺激—爆发”的生成逻辑,即严重受灾群体在精神和经济层面的双重压抑,经群外成员恐慌型差别对待等刺激,可能嬗变为相对剥夺感,最终爆发群体泄愤行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次生社会稳定风险的治理,需对这类社会稳定风险进行精准识别,并采取不同的策略精准施治。
胡象明陈一帆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人工智能在公共管理中应用的风险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浪潮主要是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算法繁荣的表现。人工智能作用于公共管理实践的过程,大致需经历三个流程: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算法设计→智能应用落地,相应地形成三个作用层次:基础设施层→算法层→应用层。文章分析了三个层次各自对应的数据安全风险,技术精度、算法偏见和算法监管风险,以及公共部门的智能化转型风险,并探讨了风险从底层向表层传导的一般逻辑,为剖析人工智能在公共管理中应用的风险提供了一个整体性视角。
胡象明陈一帆
大数据驱动型的公共决策过程创新及效果评估——基于SSCI和SCI的文献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共问题的高度复杂性使得传统公共管理范式下的决策模式越发力不从心,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决策模式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前沿热点。基于对近十年大数据驱动公共决策创新研究的SCI和SSCI文献的系统综述发现:总体上,国际学界对于大数据驱动公共决策过程优化的研究已较为丰富,尤其是出现了以"公共决策循环"为代表的模型化趋势;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决策过程创新主要体现在议程设置信息化、备择方案讨论全民化、决策执行自动化、决策评估实时化以及全过程跨领域综合集成化等五个方面;在大数据驱动公共决策的实际效果评估上,存在乐观派和风险派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视角,但少有对其展开验证的实证研究。该研究为公共决策的优化和增进大数据技术在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作用提供了支持,可供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参考。
陈一帆胡象明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决策公共政策
“公共均衡与非均衡”冲突新理论被引量:8
2019年
冲突是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共同研究的中心课题,但既有的经典理论主要诞生在西方,不仅缺乏本土性,也未能提供理解中国群体冲突的系统框架。在重新梳理经典群体冲突理论的基础上,或可提出基于"控制-反抗"逻辑的"公共均衡与非均衡"新理论,并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验证该理论。新理论阐述了群体冲突产生和解决的基本逻辑,可同时解释冲突发生和不发生,又能用统一的公式描述冲突动态演变的全过程,为理解和解决中国群体冲突提供了新框架。新理论认为群体冲突是不同事件主体在旧公共均衡被打破的情况下重构新公共均衡的过程。公共相对利益满足感、公共维持或合作意愿、社会总约束力、公共可使用反抗力、公共反抗机会、社会总刺激六个核心变量共同决定了公共均衡值的大小和社会的和平或冲突状态。当公共均衡值大于1,社会整体和平或冲突基本解决;小于1,社会出现冲突;等于1,处于冲突边缘;冲突发生、演进与解决是六个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构建可包容公共均衡调整的强弹性社会应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目标,新理论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群体冲突理论的发展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杨立华杨立华陈一帆
关键词:社会冲突环境污染
“天人合一”的生态政策哲学观及其现代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生态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其本质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政策哲学观都有可能将生态政策导入误区。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智慧中,所谓“天”包含着自然本体、自然规律和自然意志三维意象。所谓“天人合一”则具有人与自然共生、人事规则与自然规律协调、人为品行与自然意志统一的三重意涵,从中发展出“天人合一”的生态政策哲学观。“天人合一”生态政策哲学观为重新校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翔实的思想资料,为协调人事规则与自然规律提供了中国人特有的价值伦理,并为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行为模式。
胡象明陈一帆
关键词:自然规律生态政策天人关系
外部专家学者在群体性事件解决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对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刻不容缓。基于25个典型案例的数据分析,本研究有三个主要发现。第一,外部专家学者对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与解决有重要影响。第二,群体性事件的自身特征也影响了外部专家学者在群体性事件解决中的参与,专家学者在利益诉求型、网络、城市、社区、环境污染等群体性事件中的参与较高。第三,外部专家学者要成功促进群体性事件的解决与治理,需满足7个基本要素: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促进群体性事件中对立双方的信息沟通;保证及时的信息反馈;提供理性的组织行动策略;在对立双方谈判时,提供专业真实的谈判依据;和内部学者形成良好的互动;获得一定的其他社会主体的支持。本文的研究为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和增进专家学者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可供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参考。
杨立华李晨陈一帆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专家学者社会治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