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视神经
  • 2篇视网膜
  • 2篇网膜
  • 2篇细胞
  • 2篇颅脑
  • 2篇脑损伤
  • 2篇后视网膜
  • 2篇法医
  • 2篇法医学
  • 2篇挫伤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改变
  • 1篇智商
  • 1篇伤患者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细胞
  • 1篇神经损伤
  • 1篇神经修复
  • 1篇事件相关电位
  • 1篇视神经损伤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市公安局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梅增辉
  • 4篇张玲莉
  • 4篇刘余庆
  • 2篇刘子龙
  • 2篇陈晓瑞
  • 2篇邓伟年
  • 1篇朱少华
  • 1篇周亦武
  • 1篇李上勋
  • 1篇何芳
  • 1篇马祥涛
  • 1篇赵小红
  • 1篇阮海根
  • 1篇饶广勋
  • 1篇姚芳
  • 1篇王胜
  • 1篇刘丹

传媒

  • 4篇法医学杂志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法医学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P300与智商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中的P300成分与智商的关系。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听觉P300检查并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全量表测定智商,另外用40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也进行P300的检查。结果病例组P300潜伏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病例组P300的潜伏期与操作智商和总智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35、-0.344,均P<0.05)。结论ERP是测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一项客观指标。
刘余庆张玲莉赵小红刘子龙梅增辉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智商重型颅脑损伤
颅脑贯通伤致伤工具推断1例被引量:2
2010年
某男,51岁,农民,某日6:00许外出放牧两头水牛,3h后被发现倒在水田里,头部受伤,身边未见致伤工具,其中一头牛不知去向。家属迅速将其送往当地医院抢救,行头部伤15包扎及头颅CT,CT示头部穿通伤、颅内积气。14:00许转至上级医院,查体:神志模糊,GCS评分11分,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mm,对光反射灵敏。初步诊断为头部枪击伤。
马祥涛李上勋刘丹朱少华梅增辉周亦武
关键词:法医学脑损伤
司法鉴定改革立法之比较分析
本文就《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两大诉讼法中对鉴定的不同规定进行探讨,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实践证明,新的《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将证据条款中的“鉴定结论”更名为“鉴定意见”,不仅仅是协调、统一各法律、法规的...
梅增辉余汉春阮海根
关键词:法医学司法鉴定
大鼠视神经横断伤及夹挫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化及与损伤时间关系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横断伤及夹挫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形态学变化、区别及在不同时间的计数变化,探讨其与视神经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为视神经损伤的病理机制及损伤经过时间的推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大鼠球后视神经横断伤/夹挫伤动物模型,在伤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并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RGCs的动态变化。结果视神经损伤后RGCs数目均严重下降,2周内RGCs快速减少,3~7d为RGCs快速减少期,2周以后缓慢减少;但横断伤组3d以后各个时期RGCs计数下降幅度与夹挫伤组相比更明显。结论视神经损伤导致了视网膜形态结构的变化,RGCs丢失的严重程度与损伤类型及时间呈相关性。
梅增辉刘余庆邓伟年饶广勋张玲莉陈晓瑞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大鼠视神经横断伤后视网膜形态学改变及Bcl-2/Bax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横断伤后,视网膜细胞(RGCs)形态学变化、Bcl-2/Bax蛋白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视神经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球后视神经横断伤动物模型,用Bcl-2和Bax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方法观察伤后不同时间RGCs的动态变化。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Bcl-2及Bax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视神经横断伤后RGCs数目严重下降,2周内RGCs快速减少,2周以后缓慢减少;伤后Bcl-2、Bax表达随时间不同程度的增加,Bax对损伤反应较Bcl-2稍晚,两者表达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维持一定的时间。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与RGCs存活数目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视神经横断伤后Bcl-2和Bax的表达在伤后不同时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可为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一定依据。
梅增辉姚芳邓伟年刘余庆张玲莉陈晓瑞
关键词:视神经RGCSBCL-2/BAX病理学
脑挫伤大鼠胶质细胞GFAP、S100的表达及其损伤时间的推断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的表达,观察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随脑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其在脑损伤及神经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脑挫伤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观察大鼠脑挫伤后GFAP、S100在伤后不同时间星形细胞中的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作定量统计分析处理。结果(1)伤后1h时GFAP阳性表达开始增多,阳性物质表达随时间大致呈线性上升7d达最大值,然后阳性物质染色强度和面积呈下降趋势。(2)伤后12h组可见S100阳性表达活性增高,S100阳性细胞数目逐渐增多,5d时达高峰后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脑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有一定时间规律性,在脑挫伤时间推断中及神经组织修复中有一定作用。
何芳张玲莉刘子龙王胜梅增辉刘余庆
关键词:脑挫伤神经修复免疫组织化学GFAPS10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