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庆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P300与智商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中的P300成分与智商的关系。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听觉P300检查并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全量表测定智商,另外用40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也进行P300的检查。结果病例组P300潜伏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病例组P300的潜伏期与操作智商和总智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35、-0.344,均P<0.05)。结论ERP是测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一项客观指标。
- 刘余庆张玲莉赵小红刘子龙梅增辉
-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智商重型颅脑损伤
- 事件相关电位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被引量:3
- 2006年
- 事件相关电位作为一种特殊的诱发电位发展迅速,为近年来研究人的认知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P300是事件相关电位中被研究最为广泛和成熟的一个成分,与注意、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过程关系密切。对脑损伤后认知功能改变的评价是这类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相关研究的展开,这项技术在法医临床、精神病等领域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 刘余庆张玲莉赵小红
-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ERPSP300脑损伤
- 大鼠视神经横断伤后视网膜形态学改变及Bcl-2/Bax表达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横断伤后,视网膜细胞(RGCs)形态学变化、Bcl-2/Bax蛋白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视神经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球后视神经横断伤动物模型,用Bcl-2和Bax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方法观察伤后不同时间RGCs的动态变化。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Bcl-2及Bax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视神经横断伤后RGCs数目严重下降,2周内RGCs快速减少,2周以后缓慢减少;伤后Bcl-2、Bax表达随时间不同程度的增加,Bax对损伤反应较Bcl-2稍晚,两者表达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维持一定的时间。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与RGCs存活数目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视神经横断伤后Bcl-2和Bax的表达在伤后不同时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可为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一定依据。
- 梅增辉姚芳邓伟年刘余庆张玲莉陈晓瑞
- 关键词:视神经RGCSBCL-2/BAX病理学
- 脑挫伤大鼠胶质细胞GFAP、S100的表达及其损伤时间的推断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的表达,观察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随脑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其在脑损伤及神经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脑挫伤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观察大鼠脑挫伤后GFAP、S100在伤后不同时间星形细胞中的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作定量统计分析处理。结果(1)伤后1h时GFAP阳性表达开始增多,阳性物质表达随时间大致呈线性上升7d达最大值,然后阳性物质染色强度和面积呈下降趋势。(2)伤后12h组可见S100阳性表达活性增高,S100阳性细胞数目逐渐增多,5d时达高峰后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脑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有一定时间规律性,在脑挫伤时间推断中及神经组织修复中有一定作用。
- 何芳张玲莉刘子龙王胜梅增辉刘余庆
- 关键词:脑挫伤神经修复免疫组织化学GFAPS100
- 大鼠视神经横断伤及夹挫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化及与损伤时间关系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横断伤及夹挫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形态学变化、区别及在不同时间的计数变化,探讨其与视神经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为视神经损伤的病理机制及损伤经过时间的推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大鼠球后视神经横断伤/夹挫伤动物模型,在伤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并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RGCs的动态变化。结果视神经损伤后RGCs数目均严重下降,2周内RGCs快速减少,3~7d为RGCs快速减少期,2周以后缓慢减少;但横断伤组3d以后各个时期RGCs计数下降幅度与夹挫伤组相比更明显。结论视神经损伤导致了视网膜形态结构的变化,RGCs丢失的严重程度与损伤类型及时间呈相关性。
- 梅增辉刘余庆邓伟年饶广勋张玲莉陈晓瑞
-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