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博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脊柱
  • 3篇脊柱融合
  • 2篇枢椎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螺钉
  • 2篇椎骨
  • 2篇寰枢
  • 2篇寰枢椎
  • 2篇寰椎
  • 2篇螺钉
  • 2篇骨折
  • 2篇骨组织
  • 2篇骨组织工程
  • 2篇关节
  • 1篇性关节炎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注射
  • 1篇直视法
  • 1篇植骨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徐建广
  • 7篇梁博
  • 4篇连小峰
  • 4篇杨二柱
  • 4篇曹亮亮
  • 4篇张国旺
  • 2篇蔡斌
  • 1篇李晓林

传媒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结构性植骨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加髂骨块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伴一侧椎弓根发育不良或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4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22例,为不稳定寰椎骨折合并寰枢椎一侧椎弓根发育不良或粉碎性骨折,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37.5±13.4)岁;采用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加髂骨块植骨融合术治疗。B组22例,为不稳定寰椎骨折,未合并寰枢椎一侧椎弓根发育不良或粉碎性骨折,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38.1±13.3)岁;采用双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加髂骨块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椎弓根螺钉置入成功率、术后寰枢椎稳定性及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均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比较两组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4~48个月,平均28.4个月。A组手术时间(123.4±18.2)min,术中出血量(218.5±80.2)ml,住院时间(7.1±1.0)d,椎弓根螺钉置入成功率100%,寰枢椎稳定性得到即刻恢复,未出现术后并发症。B组手术时间(173.4±12.4)min,术中出血量(318.2±61.7)ml,住院时间(7.2±0.8)d,椎弓根螺钉置入成功率100%,寰枢椎稳定性得到即刻恢复,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螺钉置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VAS及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加髂骨块植骨融合术比较,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加髂骨块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伴一侧椎弓根发育不良或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相近,但可缩短手术
张国旺连小峰杨二柱曹亮亮梁博徐建广
关键词:寰枕关节脊柱融合术椎弓根螺钉
早期大剂量穴位注射甲钴胺对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重建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穴位注射甲钴胺对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重建排尿功能的影响,探索行之有效、简易、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2例早期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在36.27±19.2...
连小峰曹亮亮张国旺梁博杨二柱蔡斌徐建广
关键词:大剂量穴位注射神经源性膀胱
甲状旁腺激素(1-34)联合介孔生物活性玻璃促进大鼠脊柱后外侧融合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以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BG)为载体搭载甲状旁腺激素(PTH)(1-34)制备支架材料,局部应用,促进大鼠脊柱后外侧融合的效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聚氨酯泡沫模板法制备MBG材料,加载不同浓度(0.1 mg、0.5 mg)PTH(1-34)制备PTH(1-34)-MBG支架。将支架材料分为3组:0.5 mg PTH组[含0.5 mg PTH(1-34)-MBG的支架]、0.1 mg PTH组[含0.1 mg PTH(1-34)-MBG的支架]和对照组[不含PTH(1-34)的MBG支架]。将各组支架材料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共同培养。培养7d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促进rBMSC黏附的能力,1、3、7 d时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黏附与增殖情况,培养7 d和14 d时检测rBMSC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成骨相关基因[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骨钙素(OCN)和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情况。将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n=6),分别将3组支架材料植入SD大鼠L4~L5双侧横突间进行脊柱后外侧融合,于术后12周取实验大鼠腰椎标本,通过Micro-CT和手动触摸检查融合情况。结果培养7d时,0.1 mg PTH组和0.5 mg PTH组黏附的rBMSC胞质伸展程度均高于对照组。CCK-8检测显示,培养3d和7d时,0.1 mg PTH组和0.5 mg PTH组吸光度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培养7d和14 d时,0.1 mg PTH组和0.5 mg PTH组的AL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培养7d和14 d时,0.1 mg PTH组和0.5 mg PTH组的Runx2、OCN和COLⅠ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2周,Micro-CT检查显示,0.1 mg PTH组和0.5 mg PTH组大鼠均为脊柱成功融合,对照组融合失败。手动触摸检查示,0.5 mg PTH组牢固融合6例(100%),0.1 mg PTH组牢固融合4例(66.7%),对照组融合失败。结论以MBG为载体,搭载PTH(1-34)局部应用,可成功促进大鼠的脊柱后外侧融合。
梁博黄晶焕李晓林徐建广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甲状旁腺激素脊柱融合
“直视法”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寰枢椎骨折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应用"直视法"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寰枢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采用"直视法"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并髂骨块植骨融合治疗22例寰枢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观察置钉的安全性、术后临床疗效、寰枢椎稳定性、手术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均一次置钉成功,寰枢间稳定性得到即刻恢复,无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6.4月,影像学资料示螺钉位置良好,固定牢固,植骨融合时间平均3.4个月。结论采用"直视法"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性骨折,具有安全系数高、力学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及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不稳定性寰枢椎骨折较为理想的技术。
曹亮亮连小峰杨二柱张国旺梁博徐建广
关键词:寰椎枢椎
关节镜类风湿性肘关节炎滑膜清理术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行关节滑膜清理术治疗肘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采用关节镜下结合多个入路对肘关节类风湿性肘关节炎行全关节滑膜清理术,接受治疗的患者共32 例,男 7例、女 25 ...
连小峰曹亮亮张国旺梁博杨二柱蔡斌徐建广
关键词:关节镜肘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
Topping-off技术防治椎间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后路棘突间动态固定装置Coflex对比格犬腰椎间融合后相邻上位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1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应用经皮穿刺比格犬腰椎间隙损伤椎间盘方法建立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用配对比较法随机分为仅行椎间融合的对照组及行椎间融合加相邻节段Coflex置入(Toppingoff技术)的实验组,术后3、6个月行MRI检查、髓核组织II型胶原(COL-2)阳性细胞数及基质金属蛋白酶阻滞剂-1(TIMP-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内参基因GAPDH含量测定。结果 MRI检查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犬腰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退变,实验组MRI T2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为2.92±0.21,对照组为1.69±0.11,实验组较对照组退变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髓核的COL-2阳性细胞含量为8.66±1.31,较术后3个月时的12.33±1.24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TIMP-1、BMP-15基因表达量分别为1.86±0.14和1.98±0.24较术后3个月时的0.70±0.12和0.78±0.13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3、6个月自身对照髓核的COL-2阳性细胞含量,TIMP-1、BMP-15基因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髓核COL-2阳性细胞含量为11.33±1.7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BMP-15的基因表达量分别为0.85±0.13和0.98±0.1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棘突间固定装置Coflex对比格犬的腰椎间盘退变有一定保护作用,对椎间融合后相邻节段退变有一定延缓作用。
梁博徐建广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内固定器非融合技术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用于脊柱后外侧融合术研究进展
2017年
自体骨移植是脊柱融合术的金标准,然而将自体骨作为移植物存在不少缺陷及并发症,所以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钙磷陶瓷和生物活性玻璃等无机材料、聚乳酸等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及胶原等生物材料,这些材料均有一定的成骨及融合效果。研究发现,使用特定工艺将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结合制成的复合材料各方面属性均更接近正常骨组织,配合基质干细胞和各类生长因子,能达到或超过自体骨移植所获得的融合效果。该文就近年来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用于脊柱后外侧融合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梁博徐建广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骨替代物脊柱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