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心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辽宁海城地区老虎沟基性岩墙锆石U-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胶-辽-吉活动带是华北板块重要的古元古代造山带,与南北两侧的狼林地块和龙岗地块通过断层接触,共同构成了东部陆块。造山带内分布有大量的变沉积岩系,并在多期岩浆-变质事件的改造下,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其中,在辽宁海城—草河口地区分布着大量古元古代变质基性岩墙,分别为北东—南西走向的什司县基性岩墙群和北西—南东走向的老虎沟基性岩墙群。什司县基性岩墙与北辽河群中的浪子山岩组和里尔峪岩组呈互层状产出于胶-辽-吉带内,老虎沟基性岩墙高角度侵入到龙岗地块东南缘新太古宙片麻岩中。LA-ICPMS锆石U-Pb-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老虎沟基性岩经历(1 864±15)Ma的变质作用,锆石Hf同位素一阶段模式年龄(T_(DM1))为2 040~2 293Ma,代表了老虎沟基性岩从地幔中抽取出来的时间。以上测试结果与辽阳地区什司县基性岩年代学记录和Hf同位素数据一致。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亦表明,老虎沟基性岩墙与什司县基性岩墙的地化特征基本一致,均具有右倾型的稀土配分模式,选择性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暗示两者形成于相似的构造环境。在Nb/Yb-Th/Yb图解中,老虎沟基性岩和什司县基性岩样品均具有Th的强烈富集,指示了俯冲作用的存在。但是老虎沟基性岩具有相对较高的Nb/Zr值,说明其源区经历过硅酸盐熔体的交代富集作用,而什司县基性岩低的Nb/Zr和变化较大的Th/Zr值指示其源区受到了流体的交代作用。综上分析,老虎沟基性岩和什司县基性岩形成于同一构造背景,二者源区分别受到了硅酸质熔浆和流体的交代作用,随后受1 930~1 850Ma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发生了变质。
- 王博何艳红孟祥舒务磊徐可心
- 北祁连造山带东端早古生代岩浆作用过程——来自甘肃天水长沟河闪长质片麻岩锆石年龄、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2
- 2019年
- 甘肃天水地区长沟河闪长岩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端,发育片麻状构造面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形成于前寒武纪的侵入岩体。用LA-ICP-MS技术测得2组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463.3±2.3Ma(MSWD=0.52,n=11)和443.8±2.6Ma(MSWD=0.44,n=9)。锆石微量元素分析表明,2组年龄具有一致的微量元素组成,说明二者晶出于同源封闭的岩浆体系。t-Eu/Eu*投图显示,约460Ma的岩浆锆石无Eu异常,与幔源岩浆锆石稀土元素特征一致。而约440Ma的岩浆锆石具有负Eu异常,指示母岩开始发生斜长石的结晶分离,与深熔作用过程一致。因此,约460Ma为长沟河闪长质片麻岩原岩的形成年龄,约440Ma为长沟河闪长质片麻岩深熔岩浆的结晶年龄。Hf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约460Ma和约440Ma两组锆石的εHf(t)值分别为8.23~11.57和6.36~8.03,指示460Ma发育幔源新生地壳岩浆作用,而440Ma壳源再造活动增强。
- 张佳瑶何艳红陈亮徐可心
- 关键词:微量元素HF同位素
- 东天山古生代火山岩研究进展
- 2017年
- 天山造山带属于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部。天山造山带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元古宙古老的天山结晶轴的形成;古生代大陆裂解和拼合;中生代天山夷平;新生代断块隆起。其中的古生代天山的演化最为复杂,古生代期间是多岛洋的环境,经历了复杂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是研究天山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研究天山复杂壳幔相互作用的天然试验场,也是重要的成矿阶段。古生代火山岩在东天山地区广泛分布,对研究天山古生代构造演化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 务磊孟祥舒徐可心
- 关键词:东天山古生代火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