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娇 作品数:35 被引量:140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生物学 更多>>
5岁儿童仿真模体千伏锥束CT模拟剂量测量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利用热释光探测器(TLD)在CIRS 5岁仿真儿童模体内测量瓦里安千伏锥束CT(kV-CBCT)标准扫描参数下各重要器官剂量,并以此计算有效剂量。方法 挑选一致性在2%以内的TLD并退火。首先基于相同骨盆扫描模式分别用CT电离室和TLD测量CIRS骨盆仿真模体相同体积内的剂量和读数,二者比值即为TLD转换系数;将夹在组织等效插件中的TLD放入儿童模体器官内预留的插孔,在头部、胸部和骨盆3种标准扫描条件模式下,测量器官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 TLD转换系数是3.91 mGy/每读数;在头部、胸部和骨盆3种标准扫描条件下,得出全身有效剂量分别是0.63、6.85和19.3 mSv。结论 用CT电离室刻度过的TLD测量kV-CBCT给儿童仿真模体带来的辐射剂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本研究中骨盆扫描条件的有效剂量高于胸部和头部,即该条件预期产生的辐射危害较大,诱发继发性癌症风险较高。 王美娇 张艺宝 马竞超 丁艳秋 郭文关键词:热释光探测器 儿童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AlignRT引导联合开放式面罩的头部肿瘤放疗摆位流程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光学体表追踪系统AlignRT联合开放式面罩的头部肿瘤无标记线全疗程摆位流程,评估摆位时间和重复摆位次数,并对比分析AlignRT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两者之间摆位误差的差异、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132分次开放式面罩固定头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数据,全疗程放疗使用AlignRT引导无标记线摆位并以治疗计划系统中自动生成的外轮廓(Body)结构作为参考体表,结束摆位后分别获取AlignRT与CBCT两种系统的左右(x轴)、升降(y轴)、进出(z轴)、床旋转(Rtn)、进出倾斜(Pitch)和左右转动(Roll)6维方向摆位误差,并记录摆位时间与重复摆位次数。分别采用Wilcoxon和Spearman法分析两种系统摆位误差的差异和相关性;应用Bland-Altman法评估两者一致性。结果6维方向CBCT摆位误差均满足临床要求(线性方向范围-0.30~0.30 cm,旋转方向范围-2.0°~2.0°),摆位时间为(98±31)s,重复摆位次数占比1.51%(2/132)。两种系统摆位误差除x(Z=-3.11,P=0.002)、y(Z=-7.40,P<0.001)和Pitch(Z=-4.48,P<0.001)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摆位误差除z方向外,x(rs=0.47,P<0.001)、y(rs=0.29,P=0.001)、Rtn(rs=0.47,P<0.001)、Pitch(rs=0.28,P=0.001)和Roll(rs=0.45,P<0.001)均呈正相关。6维方向摆位误差95%一致性界限(95%LoA)分别为-0.12~0.09 cm、-0.07~0.17 cm、-0.19~0.20 cm、-1.0°~0.9°、-1.0°~1.5°和-0.9°~1.0°,95%一致性界限的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14~0.11 cm、-0.09~0.19 cm、-0.23~0.23 cm、-1.2°~1.1°、-1.2°~1.7°和-1.0°~1.1°,均位于临床摆位误差容许范围之内。6维方向摆位误差差值3.41%(27/792<5%)在95%LoA之外。在95%LoA范围内,差值绝对值的最大值分别为0.12、0.16、0.19 cm、0.9°、1.5°和1.0°。结论基于AlignRT联合开放式面罩的头部肿瘤无标记线全疗程摆位流程,使AlignRT与CBCT摆位误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摆位效率尚可,可应用于首次治疗,并实现治疗中� 李俊禹 吴昊 杨敬贤 周舜 卢子红 于松茂 陈吉祥 王美娇 姚凯宁 杜乙关键词:头部肿瘤 摆位误差 基于品质因素评价瓦里安锥束CT成像质量与辐射剂量风险收益比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比对不同Varian加速器平台机载千伏锥束CT(kV CBCT)系统的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指导临床选用风险收益比(成像质量/辐射剂量)最高的图像引导方案。方法利用CT剂量指数模体(CTDI模体)和CT电离室,以及Catphan604模体分别获取Edge、Truebeam、新旧两台ix加速器机载CBCT典型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参数,使用品质因素(figure of merit,FOM)值评估各图像引导方案的风险收益比。结果不同型号的瓦里安加速器配置的kV CBCT系统的FOM不同,差异广泛分布于0.65(温和成像一圈)~48.46(温和成像半圈)区间;各扫描参数间FOM也存在较大差异,均值为22.14±13.47。结论由于设备间和参数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实际测量的验证评估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影像引导方案,剂量敏感患者应优先选择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低的参数和设备;对图像质量要求高的患者应优选对比度噪声比(CNR)高的方案;而普通患者则可依据风险收益比进行选择,此时品质因素FOM可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利工具。 李俊禹 吴昊 杨敬贤 李廷廷 于松茂 卢子红 王美娇 李晨光 李玮博 张艺宝关键词:图像引导放疗 成像质量 2016年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14 2017年 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可靠的个人剂量检测数据是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定期开展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工作可以起到规范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工作,控制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的质量,提高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和水平的作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简称组织单位)组织开展了2016年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工作。 丁艳秋 郭文 胡爱英 郝述霞 王美娇关键词: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职业健康监护 使用硅半导体探测器采集FFF小野光子束基础数据的扫描参数优选研究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使用硅半导体探测器采集非均整模式小尺寸辐射野兆伏级光子束的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ile Depth Dose,PDD)、射野离轴比(Field Off Axis Ratio,OAR)等基础数据的扫描参数优选问题。方法以蒙卡仿真结果为参考,使用PTW60016硅半导体探测器,采用均值±标准差、Gamma1D分析等方法,定量评价不同采样时间与采样步长对小野射线质及半影区宽度测量偏差的影响。结果不同测量参数组合条件下,四个典型小野(1cm×1cm^4cm×4cm)射线质的标准差均在0.005以内;采样时间的增加对PDD和OAR测量精度影响较小,采样步长的减小有利于提高OAR半影区和PDD建成区测量精度,对大深度处PDD测量精度的提高无意义;采样时间对半影区宽度影响较小(标准差均小于0.05mm),采样步长的增大导致半影区展宽。结论射线质对采样时间和步长不敏感;PDD测量精度对采样时间不敏感,4~50mm区域与采样步长成负相关,51~300mm深度不敏感;OAR半影区宽度对采样时间不敏感,与采样步长正相关;综合测量精度和效率,本研究推荐PDD数据采用0.5s、0.5mm(50mm以内)和1mm(51~300mm),OAR数据0.5s、0.5mm作为PTW60016的小野基础数据扫描参数。 岳海振 王美娇 刘卓伦 姚凯宁 弓健 王若曦 杜乙 张艺宝 吴昊关键词:基础数据 基于贝叶斯优化的高维自动放射治疗计划 目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可被视为一种平衡互相冲突临床目标的超参数调整迭代过程。本研究探索改进贝叶斯优化(BO)方法在高维自动计划问题上的表现。方法:回顾性选择20例已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作为测试... 王清莹 刘嘉城 姚凯宁 王美娇关键词:IMRT 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在光子束和电子束中的性能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W2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在兆伏级光子束和电子束辐射中的性能。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提供的光子束和电子束能量对W2闪烁体进行数据采集。研究内容包括静电计读数稳定性、W2剂量和剂量率线性以及角度响应,同时研究W2校准系数给剂量测量带来的不确定度。结果静电计读数稳定性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在0.03~0.47之间;W2剂量的线性回归因子均为1.0;剂量率线性的最大偏差为0.61%;6和10 MV的切伦科夫校准因子(CLR)分别为0.741和0.746,6、9、12和15 MeV的CLR分别为0.750、0.753、0.757和0.757。照射能量为15 MeV时剂量不确定度最大,偏差为3.15%。结论经双通道信号测量修正得到的信号不随角度变化而变化,即使是在高能电子束流下也成立。证实切伦科夫校准因子线性良好,该探测器可应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非共面射野剂量学测量。 王美娇 姚凯宁 李莎 岳海振 刘卓伦 蒋璠 吴昊 王若曦AAA和PDIP算法在非均整模式容积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预测方面的差异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各项异性算法(AAA)和射野剂量图像预测(PDIP)算法在非均整模式(FFF)容积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治疗前验证γ分析中的差异以及计划复杂程度对这种差异的影响,为临床上基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的剂量预测算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能量为6 MV FFF的两种测试野和16例头颈部肿瘤治疗计划,利用PDIP和AAA两种算法分别生成预测数据并与EPID实测数据进行γ分析,统计两种算法在不同γ评判标准下的通过率并计算通过率差异(Deltaγ)。计算上述病例每个射野的复杂系数,分析不同标准下两种算法的Deltaγ与复杂系数的相关性;利用γmean、γsd、γ1和γ通过率共同描述γ分布,并分析其与复杂系数间的相关性。结果:当评判标准为3%/3 mm或2%/2 mm时,不同算法下测试射野的Deltaγ较小。当评判标准为1%/1 mm,不同开野的Deltaγ变化明显:射野较小时,PDIP算法的通过率低于AAA;当射野增大到(10×10)cm2时,通过率基本一致;当射野继续增大时,PDIP算法的通过率逐渐高于AAA。全部射野的通过率与评判标准的关系类似:在3%/3 mm标准下,两种算法的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标准的提高,两种算法的通过率逐渐下降,二者之间的差异也逐渐明显。复杂系数与Deltaγ、γmean、γsd和γ1为正相关,与γ通过率为负相关。结论:PDIP算法对于有机械臂支撑的EPID的剂量预测更准确;AAA则适用于无机械臂支撑的EPID或机械臂反散射影响较小的射野。当计划复杂程度或评判标准提高时,两种算法的差异也增大。计划复杂程度对FFF计划验证结果的影响是负面的。上述结果提示临床应针对性地选择计划验证工具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姚凯宁 王若曦 岳海振 王美娇 蒲亦晨 吴昊关键词: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2017年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规范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不确定度评定工作,提高不确定度评定能力和水平,确保评定质量。方法开展2017年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能力考核工作,对其考核报告中不确定度评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提交完整考核报告及检定/校准证书机构259家,A类不确定度评定正确率为20.8%,校准、能量响应、角度响应、非线性响应B类不确定度评定正确率分别为55.2%、50.6%、25.5%、51.4%。被测量估计值及其不确定度有效位数表述正确率为34.0%。结论关于不确定度评定方面检测机构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建议加大对检测机构不确定度评定的系统化培训力度,规范考核报告表述.从而提高测量结果报告的水平。 张璇 郭文 丁艳秋 胡爱英 王美娇关键词:个人剂量监测 不确定度评定 放疗质控信息管理系统的本地化部署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介绍开源放疗质控信息管理系统(QA Track+系统)及其本地化部署流程和初步应用情况。方法基于质控服务器软硬件系统配置,制定满足本中心需求的本地化部署策略,利用防火墙设置和分级设置确保服务器与各网络信息交互时的数据安全,利用Python语言编制个性化的质控管理序列。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美国瓦里安公司EDGE加速器日检质控数据,并以图表形式展示分析周期内日检指标的分布情况。结果QA Track+开源软件平台具有软硬件兼容性好,质控序列可编辑性强,数据网络结构安全性强等特点。结论可用于放疗中心质控项目的记录、批量存储与分析,以及基于先验知识为输入项的加速器性能指标趋势预测与分析等工作,可为其他放疗中心开展相关质控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 姚凯宁 张思奇 杜乙 蒲亦晨 王美娇 刘嘉城 王翰林 吴昊 岳海振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