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楠

作品数:36 被引量:23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开放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十二五”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13篇文化科学
  • 12篇社会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风险感知
  • 6篇环境行为
  • 4篇公众
  • 4篇城市
  • 4篇雾霾
  • 3篇实证
  • 3篇效能感
  • 2篇新媒体
  • 2篇行为逻辑
  • 2篇行政
  • 2篇意愿
  • 2篇政府
  • 2篇中国城
  • 2篇中国城市居民
  • 2篇社会
  • 2篇生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污染
  • 2篇理学
  • 2篇媒体

机构

  • 36篇上海开放大学
  • 4篇上海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上海电视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广东财经大学
  • 1篇泉州信息工程...

作者

  • 36篇王晓楠
  • 2篇王松华
  • 1篇赵玲
  • 1篇魏志慧
  • 1篇刘琳
  • 1篇张冉
  • 1篇李娟
  • 1篇张永芬
  • 1篇刘春霞
  • 1篇陈蕴

传媒

  • 4篇天津电大学报
  • 4篇吉首大学学报...
  • 4篇广东开放大学...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广东广播电视...
  • 1篇开放教育研究
  • 1篇成人教育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现代远程教育...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鄱阳湖学刊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应急管理...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外环境风险感知跨学科研究的知识谱系被引量:5
2020年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环境风险感知研究成为国际学者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国内外大量学者基于不同学科视角对环境风险感知进行研究,但这一研究领域仍存在较大争议。以1982—2019年公开发表的关于环境风险感知的415篇WOS期刊相关论文为样本,运用SATI软件构建知识单元共现矩阵,将矩阵导入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生成环境风险感知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采用SPSS软件对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呈现环境风险感知的9个研究流派和4个维度的知识谱系,并在此基础上割裂为实存论和建构论。多学科路径下环境风险感知研究在“概念阐释”“内容统一”“理论整合”呈现相互渗透,彼此交融特征,但是由于实存论和建构论的互异性和隔膜,导致环境风险感知研究难以实质融合,由此可为我国的环境风险感知研究提供借鉴和反思。
王晓楠
关键词:知识谱系社会网络分析共词分析
领导力理论视野下的法国远程教育变革及启示
2013年
目前,法国远程教育产业面临发展前景的挑战,不断缩减的财政预算、技术的匮乏、越来越高的学习需求,以及不断增加的全球竞争,使远程教育机构不仅要考虑他们的经济模式,而且要寻求在法国高等教育转型中的新的发展道路。其中,不容忽视的是领导力在国家远程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在领导力理论视野下,法国远程教育进行了系列的变革:由"独白"走向"对话",由控制走向引领,由集权走向自治,提升大学校长的领导力,以共同的愿景引领远程教育的变革。由此引发我们对于中国在市场经济转型中,开放大学领导力建设的深层思考。
马塔.姆贝耶王晓楠
关键词:领导力法国高等教育
公众环境风险感知对行为选择的影响路径被引量:17
2019年
心理测量范式、风险社会放大框架、社会表征理论等已成为社会风险感知研究的主流理论,但风险感知对行为选择的影响路径成为不解“谜团”。基于以上理论,通过对“2017年城市化与新移民调查”数据分析,构建了环境风险感知到行为选择的多维度路径模型,研究发现:风险感知分别对新媒体使用、社区环境效能感、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有着不同程度影响,同时这四个变量也影响了公众的环境行为选择。环境风险感知对行为选择的影响路径中,新媒体使用、环境效能感和政治参与分别起到了“放大”或“缩小”不同的中介效应。因此,政府通过与新媒体有效融合,增进公众的政治参与,提升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进而引导公众的理性判断和环境负责任行为。
王晓楠
亚洲开放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依托开放大学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是很多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政府提出"办好开放大学"的发展战略,为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和改革明确了方向。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根本任务。本文基于国际比较和治理结构理论的视角,在界定开放大学治理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亚洲七所开放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归纳出亚洲七所开放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模式,并比较了治理模式之间的异同点,希望能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提供借鉴。
王晓楠魏志慧张冉
亚洲开放大学模式研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被引量:2
2012年
我国政府提出"办好开放大学"的发展规划,为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和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成为远程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远程开放教育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教育模式之一。亚洲典型的7所开放大学,在创立背景、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及层次、经费来源、教职员工组成、教学传递模式、系统组织架构等方面各有特色,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为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大学提供办学自主权、发展多元化、系统架构等方面的经验借鉴。
王晓楠
放大还是缩小:差异化人际信任对雾霾风险感知的影响机制被引量:7
2021年
信任与风险感知的关系研究已成为风险感知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已有研究虽然探讨了不同类型信任对风险感知的影响,但是缺乏深入探讨人际信任对风险感知的影响。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深刻改变人际信任,并形塑公众的风险感知和应对行为。基于“2017年中国城市化与新移民调查”随机调查数据,在已有文献基础上,针对雾霾问题提出风险感知维度、人际信任类型,构建差异化人际信任对风险感知影响机制假设模型,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和结构方程等方法,验证人际信任对风险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人际信任分为三类:亲近人信任、周围人信任和陌生人信任。亲近人信任和周围人信任不仅对风险感知产生正向效应,而且通过人际交流对风险感知产生间接效应。陌生人信任会对雾霾风险感知产生负向效应。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差异化人际信任对风险感知影响的内在机理,更重要的是为构建信任机制和信息机制,引导理性、科学风险感知和应对行为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王晓楠叶茂鑫
关键词:风险感知人际交流人际信任
亚洲三地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以及良好的运行是开放大学获得竞争优势并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其包括教学支持服务和非教学支持服务两个部分。基于学习支持服务理论和国际比较的视角,梳理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理论,分析比较亚洲三所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我国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一种新思路、新视角。
王晓楠
关键词:学习支持服务
阶层认同、环境价值观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制被引量:44
2019年
"知"与"行"存在巨大鸿沟,探究社会心理学因素是如何影响垃圾分类行为成为重要问题。基于"2015年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分析阶层认同和环境价值观对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检验感知行为控制和感知行为动力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索促进公众垃圾分类行为的内在机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阶层认同对垃圾分类行为有直接效应,同时通过感知行为控制和感知行为动力体现出中介效应;环境价值观不仅对垃圾分类行为有直接效应,并通过环境行为控制表现出显著的中介效应。因此,提升公众的绿色消费理念、培育节约环保习惯,可以增强环境责任意识,促进公众垃圾分类行为。通过树立典型模范人物,增强阶层认同感,提升对环境满意度,为培育公众垃圾分类的自觉、自愿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王晓楠
关键词:环境价值观阶层认同
变革中的国外开放大学治理形态——以5所开放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自全球第一所开放大学建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起步、发展和壮大,全球已建立200多所单一、双重和混合模式的开放大学。不同类型、时期、地域的开放大学治理形态存在显著的不同。本研究立足于5所国外著名开放大学,深入比较他们在治理形态上(文化系统和实质理性)的特征,进而归纳为3种主要模式。我国开放大学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新型开放大学建设,严重阻碍了开放大学未来的发展。因此,通过深入比较国外开放大学的治理形态,进而反思转型期我国开放大学治理形态,为我国开放大学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晓楠
关键词:大学章程
中国开放大学核心能力维度和模型构建被引量:4
2013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及开放大学建设热情的不断高涨,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开放大学核心能力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界定开放大学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是这一研究的首要问题,关于该主题的实证研究在我国远程教育领域并不多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开放大学核心能力的假设维度和模型;然后基于国内开放大学系统、港澳台地区远程教育机构的133份中高层领导和专家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SPSS19.0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修正和完善了假设模型,从而得出中国开放大学核心能力维度包括文化、学术、社会服务、管理、人力资源。本研究可为开放大学建设的理论研究提供新视角,也为实践提供新思路。
王晓楠
关键词:核心能力模型构建实证研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