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婷 作品数:6 被引量:6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云南省部分地区老年人健康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卫生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2-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云南省2个县区随机抽取8个乡镇或街道,在每个乡镇或街道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或居委会,每个行政村或居委会随机抽取2个自然村或居民小组,每个自然村或居民小组随机抽取30户含有60岁及以上成员的家庭,最终共选取967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由调查人员入户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被调查对象总体健康得分(55.71±0.62)分,其中男性为(60.12±0.98)分,女性为(52.09±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687,P<0.01);城市人口得分为(58.13±0.85)分,农村人口为(53.06±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74,P<0.01)。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年收入、居住地、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是否患慢性病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P<0.01),年收入(β=0.123)及是否患慢性病(β=0.071)与综合健康得分呈正相关(P<0.01),性别(β=-0.159)、年龄(β=-0.276)、居住地(β=-0.178)、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β=-0.169)与综合健康得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云南省部分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差,城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好于农村老年人,宜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生命质量。 欧阳文婷 刘伯源 肖义泽关键词:老年人 影响因素 云南省部分地区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况研究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盘龙区、通海县两个县区城乡60岁及以上老年人流行病学调查,描述两县区老年人的一般社会经济学特征、综合健康状况,及其行为与危险因素;分析其卫生服务需求、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城乡60岁及以上老年人在... 欧阳文婷关键词:老年人 慢性病患病率 两周患病率 住院率 文献传递 2014年大理州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及减寿分析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2013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分析显示,恶性肿瘤是导致云南省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已成为严重威胁云南省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云南省大理州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寿命损失情况,根据2014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系统资料,应用死亡率及潜在减寿年数等对大理州居民的肿瘤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恶性肿瘤防制工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监测系统收集大理州居民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数据,分析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Excel 2007计算2014年大理州各类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以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2014年大理州恶性肿瘤死亡人数2 848例,死亡率为80.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82.43/10万,占全死因构成比的13.61%。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发病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食道癌。恶性肿瘤死亡造成居民PYLL为41 021人年,PYLLR为11.52‰,AYLL为14.40年,其中肝癌的潜在减寿年数最高。结论大理州恶性肿瘤呈高发状态,其中肺癌,及以肝癌、胃癌、肠癌、食道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危害当地居民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应作为防治重点。 欧阳文婷 肖义泽 左丽娟 林灿松 段炳华 施照云 杨丽宏 陈玲 杨雨强关键词:恶性肿瘤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2014年普洱市思茅区居民死亡原因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居民死因分布特点和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我国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分类标准(卫统29-2报表)对云南省思茅区2014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根本死因编码和死因分类,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4年思茅区报告死亡总数1 911例,粗死亡率为640.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33.76/10万,男性(689.94/10万)高于女性(491.83/10万);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73.89%(1 412/1 911);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2.99岁,去除前5位死因的影响,居民期望寿命可提高20.93岁。去心脏病、去恶性肿瘤、去脑血管病、去呼吸系统疾病、去损伤和中毒死因后居民期望寿命分别提高2.67、2.38、1.89、1.16和1.37岁。主要死因减寿顺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减寿率分别为17.32‰、16.00‰、9.76‰、7.49‰和3.80‰,男性减寿顺位与全人群一致,女性首位减寿死因是恶性肿瘤。结论思茅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应根据思茅区居民死因特点制定有效防控干预措施。 段义军 欧阳文婷 金丽关键词:潜在减寿年数 减寿率 中国≥60岁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meta分析 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 探讨中国≥60岁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现状,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老年人保健政策和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VIP)和Pub Med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2003年2月—2014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4篇中文文献,累计研究对象39 000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60岁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35.8%(95%CI=30.2%~41.4%),慢性病患病率为52.7%(95%CI=41.9%~63.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和农村≥60岁老年人两周患病率分别为30.8%(95%CI=22.5%~39.1%)和43.8%(95%CI=35.6%~52.1%),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53.3%(95%CI=26.4%~80.3%)和53.3%(95%CI=45.8%~60.8%);东部、中部、西部地区≥60岁老年人两周患病率分别为34.2%(95%CI=21.9%~46.5%)、30.3%(95%CI=16.7%~43.9%)和37.9%(95%CI=34.3%~41.5%),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61.9%(95%CI=43.0%~80.7%)、41.7%(95%CI=7.5%~76.0%)、51.1%(95%CI=44.5%~57.7%);Egger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中国老年人卫生服务的需求较高,大力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应列为老年保健的中心任务。 欧阳文婷 肖义泽 段义军关键词:卫生服务需求 老年人 两周患病率 慢性病患病率 META分析